雷紅旗
摘 ? 要:通過一系列措施與方法,普查及收集澄城縣農作物種質資源,摸清當地農作物地方品種、野生品種,實現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安全保護和高效利用,為選育新品種、改良遺傳工作鑒定了基礎。
關鍵詞:農作物;種質資源;調查;收集;成效;建議
農作物種質資源又稱品種資源、遺傳資源或基因資源,作為生物資源的重要部分,是培育優質、高產、抗病、抗逆新品種的物質基礎,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性戰略資源,對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價值。在全球“基因大戰”的大背景下,農作物種質資源的種類數量、利用效率以及農作物育種和生產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競爭力水平。雖然我國在20世紀已進行過兩次種質資源普查,但是范圍小、種類少、家底不清,加之近年來,隨著經濟基礎不斷提高、氣候條件不斷變化、種植結構不斷調整、作物生存環境發生改變,許多農作物野生近緣種資源和地方品種大量消失,且消失速度顯著加快,生物多樣性遭到了嚴重破壞。因此對現有種質資源進行全面普查和搶救性收集,摸清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工作勢在必行。
1 ? 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和收集的實施
1.1 ? 澄城縣基本情況
澄城縣位于陜西關中盆地東部,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溝壑縱橫,南與大荔縣毗鄰,北與黃龍縣接壤,東隔大浴河與合陽縣相望,西界洛河與蒲城縣為鄰。海拔470~1 285 m,年平均氣溫12 ℃,降水量680 mm,無霜凍期,晝夜溫差大,年日照時數2 616 h,是陜西延安南部熱能輻射的最高值中心。
澄城縣總面積1 121 km2,轄9鎮1辦,160個行政村,1 401個村民小組,7.46萬戶人。澄城縣野生植物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為主,高大喬木零星分布。在前兩次全國作物種質資源調查補充采集活動中,澄城縣收集了54個品種的種質資源,有小麥16個、大麥3個、蕎麥1個、玉米1個、
谷子2個、綠豆3個、白小豆1個、小豆4個、豌豆1個、蔓豆1個,果樹、蔬菜、經濟作物未統計。隨著櫻桃面積的不斷擴大,澄城櫻桃也于2018 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商標。
1.2 ? 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
為貫徹落實《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30年)》(農種發〔2015〕2號),澄城縣種子管理所與農業農村部種子管理局組織的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苗資源調查和采集合作,本著“陜西農業發展(2018)49”文件的精神,結合澄城縣的實際情況,選拔了專業技術人員,在規定的時限內成功完成了種質資源的調查和采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1.2.1 ? 廣撒網
2018年5月在澄城縣召開的“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調查與采集”動員培訓會議上,廣泛宣傳了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并對調查工作的技術指標和要求進行了詳細的培訓。同時通過張貼公告、微信平臺、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營造濃厚氛圍,做好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的基礎工作。
1.2.2 ? “查、訪、看、采、送”五部曲
通過大量查閱統計年鑒、地方志、澄城縣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報告收集、渭南土地資源等資料,找出了古代地方品種和野生相關作物的分布范圍、主要特征和農民認識?!皡⒂^”,通過召開座談會、家訪等形式,以農林離退休干部、老專家、頂尖人才、驢友等為重點,分為山區重點地區、偏遠農村等重點地區進行家庭咨詢,掌握重要的信息資源,增強調查的針對性,走進農戶家中、菜園、田間地頭,多留心、多觀察,發現資源品種;對于收集和篩選的重要信息,檢查實地定點,查找基本信息并填寫招標表格,聯系相關專家,提供相關信息,確定最佳收集方案;與相關專家協調和溝通后,按照標準操作進行收集和提交。
2 ? 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工作的建議
通過這次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工作的開展,對澄城縣種質資源的現狀進行了新的掌握,總體調查也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然而,在實地調查和種質資源采集過程中,了解到科技更新速度過快、優良品種推廣面寬、保護意識淡薄等很多原因的存在,作物種質資源的生存與死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今后做好種質資源收集與保護工作有以下幾條建議。
2.1 ? 加強資源保護,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
長期開展種質資源收集工作,才能查到縣城內各種農作物的種植歷史、栽培制度、社會經濟和環境變化,以及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緣植物種類、地理分布、生態環境和瀕危狀況等重要信息,不同作物種質資源品種多樣性及進化特征的鑒定,確保通過妥善保存,能夠為未來國家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基因資源,確保糧食安全。
2.2 ? 完善種質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機制
從法律、法規、制度等方面規范和保護種質資源,特別是珍稀瀕危資源、地域性強的資源和在資源豐富的聚集地建立保護區。同時,建立有償征收機制,對農戶家中的有效種質資源進行有償交換,提高群眾保護種質資源的積極性。
(收稿日期: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