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道寅
摘 ? 要:林業資源在國內眾多資源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加強林業建設工作是當前林業從業人員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從林業資源發展情況來看,森林火災對造林效率造成的影響較大,工作人員在開展造林工作時需要重視森林防火工作。主要對常見林業造林方法進行介紹,并對如何開展森林防火預防工作進行相關措施分析。
關鍵詞:林業資源;造林方法;森林防火;措施
近年來,國內建筑行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工程項目建設中需要的林木種類及數量越來越多。由于林木砍伐數量過多,導致國內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水土流失量日益嚴峻。因此,必須加強林業資源利用率,通過林業造林建設工作保障生態環境平衡。在林業資源保護工作開展方面,林業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森林防火標準進行護林管理,以防林業資源出現重大損失而影響到周邊生態環境穩定。
1 ? 常見林業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是林業部門管理林業資源中的重要手段,對造林工作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在造林方法運用方面,林業工作者需要對苗木立地條件、經營管理與種植環境等進行綜合考慮,合理選擇造林方式,從而提升林木成活率。栽植造林法、播種造林法與分殖造林法等屬于林木建設工作中常見造林手段。
1.1 ? 栽植造林
在栽植造林法運用方面,穴植屬于常用手段之一,栽植人員需要在地塊上挖出1個植穴,大小在40~60 cm,深度控制在30~50 cm,且穴底必須平整。在樹苗栽種過程中,種植人員需要將苗木扶正,以保障苗木根系能夠得到充分舒展,促進苗木生長及根系擴張。對于一年生苗木,栽種時可將苗莖入土三分[1]。由于穴植造林方法對土壤環境要求偏低,苗木種植成活率偏高,因此在林業造林中具有較大應用空間。在穴植造林方法應用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利用周邊林區道路或者公路等擴展防火帶,將周圍可燃物清理干凈,通過工程阻隔帶發揮防火作用。
1.2 ? 播種造林
播種造林法也被稱為直播造林,主要由種植人員將種子播種到土地中。因為播種造林是直接將林木種子埋入土地中,所以不需要林業部門提前培育樹苗。相對于其他林業造林方法而言,播種造林法對操作人員技術要求不高,因而在植樹造林方面得到大面積推廣。
然而,播種造林法其后期撫育管理工作和造林環境要求相對較多,比如造林環境周圍土壤中需要擁有充足的水分以及養分,且病蟲害相對較少,因此造林選址應選擇人煙稀無之處。在播種造林法運用方面,林業部門必須加強防火隔離帶建設工作,使隔離帶密度達到防火標準,避免林業資源出現火災問題。
1.3 ?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法主要以樹木枝干葉等器官為基礎,通過一些種植技術達到林業種植目的。分殖造林法種植條件較高,部分林木種植需要優良土壤,且適用樹種類型較少,常用于泡桐、松樹與柳樹等樹類種植,且在分殖造林法應用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準備很多的造林材料。在分殖造林法技術應用前,林業部門必須提高技術人員防火意識,明確各技術人員必須重視火災預防工作。
木荷是一種園林綠化樹種,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與耐火性,樹種成活率相對偏高,生長速度快,對林業部門推廣生物防火林具有重要意義。在森林防火措施制定方面,可將木荷這種防火特點的樹種種植在森林火災常見地帶。通過木荷樹種種植形成防火隔離帶,將火災與周圍樹種隔離,以防森林火災危害范圍擴大。森林火災容易從地表向四周蔓延,在木荷防火林帶建設方面可選擇喬灌結合方式進行樹種種植,并將油茶種植在木荷林下形成復層林分。另外,安排專門管理人員負責木荷修剪工作,加強木荷頂端優勢控制,使木荷林帶轉變成灌木狀,實現立體防火的目標。
2 ? 森林防火措施研究
2.1 ? 加強森林火災監測
在森林火災監測工作開展方面,雖然林業部門已經安裝了火情監控設備,但部分瞭望塔密度偏低,難以將整片林區范圍覆蓋進去。且一些瞭望塔是建立在密林高地,塔上工作人員環境艱苦,在火情監測工作中可能會出現火災發現不及時或者瞭望范圍有限等問題,導致地面火災撲滅工作不及時,容易出現重大林業資源損失。因此,林業部門森林火災監測管理中所使用的監測設備已經難以滿足現代森林防火需求,必須立足于現代科技,及時進行監測設備更新。
在森林火災監測系統更新管理方面,林業部門可以通過現代技術進行森林防火通訊網絡體系建設,提高林業防火管理人員工作效率,實現對林業資源動態監控及保護。
在現代森林防火管理方面,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范圍逐漸擴大,管理人員在樹苗成活率、山林畝數與林木種類等數據資料整理時都會應用到現代信息技術。
在森林防火通訊體系建設方面,林業不可選擇短波與無線模式作為通訊網絡,應加強森林防火信息化管理控制,彌補林業執法缺陷,提高森林火災預防管理人員工作水平[2]。
在林業執法工作開展方面,林業部門可以利用無人機與攝像頭進行林區巡防,對林區內部存在的私自砍伐樹木現象進行監察及罪證收集,以提高執法人員工作效率。
2.2 ? 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教育
相關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國內森林火災多數是人為造成的,因此林業部門應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提高林業管理人員及周圍公民的森林防火意識。在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開展方面,林業部門必須擴大宣傳教育范圍,使附近公民能夠認識到森林火災危害性,提高公民災害應對措施及滅火意識。
在廣大群眾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方面,林業部門首先需要建立群防群護體系,對林區以外人員進行防火經驗、防火觀念及防火責任宣傳教育。森林周圍城市、農區及鄉鎮等是林業部門森林防火宣傳教育重要地區,在宣傳教育工作中必須堅持地方政策主導,加強刑法宣傳、基本性宣傳與政策宣傳等,呼吁更多城鎮內居民參與森林防火工作中,提高公民自覺防火行動意識。
在森林防火控制方面,林業部門應落實相關管理人員防火責任,推行防火教育制度,通過森林火災預報與預測等工作提高可信度,增強民眾防火意識。
2.3 ? 加強森林撲火隊管理
在森林防火工作開展中,林業部門需要加快森林撲火隊建設,加強撲火隊管理工作。在撲火隊成員選擇方面,需要將隊員年齡限制在20~45歲,所有隊員都要經過醫院體檢,并簽訂勞動合同。在撲火隊管理方面,林業部門應加強撲火隊隊員專業培訓工作,專門聘請部隊干部進行軍事訓練,以提高隊員體能素質與服從意識。另外,加強撲火隊隊員火災撲救知識培訓工作,通過滅火機操作、火場風險規避與火種燃料等知識培訓,提高管理人員職業素質。由于森林防火工作比較特殊,因此撲火隊隊員在簽署勞動合同之后通常禁止請假,若有特殊情況則可根據請假時限由隊長、分管副局長及局長進行假條審批。在日常森林維護工作開展過程中,撲火隊隊員需要按照林業部門相關管理條例及工作人員輪流巡視,開展火情監測、防火宣傳及防火查檢等工作[3]。
綜上可知,林木造林是林業部門維持林業資源的一種管理手段,對區域內生態環境穩定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由于森林火災、林木砍伐泛濫而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必須加強林業造林管理,以確保地方生態環境穩定。在林木建造方面,栽植法、播種法及分殖法等都是常見造林方法,不同造林方法技術要求、土壤需求及樹種類型也不一樣,需要種植人員合理選擇種植方案。在林業資源管理過程中,林業部門需要加強森林防火措施完善工作,通過防火宣傳教育、森林火情監測及撲火隊建設管理等提高林業保護水平。
參考文獻:
[ 1 ] 黃恩梭.關于林業資源管理與林業造林方法的實踐探討[J].山西農經,2018(9).
[ 2 ] 趙建,趙剛,李斌.林業造林方法在實際造林營林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9).
[ 3 ] 段永清.淺談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防火工作的聯合作戰[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6(6).
(收稿日期: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