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虹
摘 ?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逐年提高。因此,在實際的森林防治工作之中,必須要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質量,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對病蟲害進行安全防治,為林業整體發展打基礎。針對現階段病蟲防害技術的發展應用,對國家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技術應用發展現狀和種類進行了闡述,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森林;病蟲防害;技術應用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各種先進的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森林病蟲防治工作中,仍需全面深入研究,保證不同防治措施的充分利用,提升我國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能力,使森林生存環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仍需要進一步改進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促進森林病蟲害防治方案的優化配置。
1 ? 森林防治技術概述
目前的森林保護工作中,已將生物防治技術運用到整體的生物保護進程之中,環境保護也逐步受到國家的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森林資源利用過程中,很多病蟲害的發生容易導致資源的破壞和損失?,F階段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所采取的防治技術主要是指化學防治,利用化學防治會對整體的森林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破壞,針對這一問題,更為環保的生物防治技術已經開始研制。生物防治技術首先是要遵循整個生態環境的生物發展模式,充分利用相關的依據嚴格確定整體的生物之間的關系,利用森林各種病蟲害天敵的投放,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這樣可以避免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投放化學試劑造成環境污染的情況,也不會給整個森林環境殘留病毒的機會[1]。不僅如此,還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生物資源進行生物的優勝劣汰斗爭,進一步提升整體的物種進化功能,改善生物生存環境,促進整體森林資源的穩健保護性發展。
目前,福建省羅源國有林場泥田工區4603、4604、4606-4611小班共計83.3 hm2松材線蟲病進行全面處置采伐措施,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對呂洞工區部分小班中存在松類枯死木進行清除,處置松類枯死木株樹850株,對松材線蟲進行有效的蔓延控制。但人員生產成本投入較大。
2 ? 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分類
2.1 ? 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利用生物之間本身所具有的聯系,對于有克制關系的生物進行相互分類,一起克制一些對人類有危害的生物的繁衍,從而能夠起到有效控制病蟲害危害的作用。不僅如此,在實際的操作之中,這種防治技術還符合現階段的環保型社會建設的目標,能夠使人類、動物和植物安全共存,也不會存在有毒物質,能夠對有害生物進行長期作用,充分克制其生長,并且殺蟲效果非常好,從而間接在自然界建立起一種優勢群體效益,進一步提高整體的病蟲抗擊主導群地位。它還可以節約防治成本,利用自然界中本身就有的生物加大對病蟲害的抗擊,進一步發展整體森林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2.2 ? 捕食性昆蟲防治技術
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之中,為了保護基本的天敵昆蟲,可以將森林改造為混交林,保證天敵的昆蟲能夠有充足的生存環境,進一步促進昆蟲種類的發展,補充自然中天敵昆蟲的數量,引進新的捕食性寄生昆蟲,促進現階段自然生物防治技術的進一步提高。對昆蟲性防治技術的提高可以進一步把握現階段的森林發展高速期,促進森林環保工程技術的進一步提高。因為在整體的自然界之中,一直都是采用弱肉強食的生存發展狀態,很多病蟲都是有自己的自然天敵,可以利用這一個特點對病蟲進行環保型的消滅,采取自然發展模式,為環境提供原始的驅動力,為其他技術研究提供一些暫緩的時間,發展更高效的技術研究和模型研制。
2.3 ? 農藥技術防治
相對于化學農藥來說,生物農藥可以對基本的病蟲害起到持久性的防治控制。在實際的噴灑過程中,這種綠色農藥對于人體的危害性也較小。在我國現階段的森林防治中,可以進一步促進這種技術的發展,加大研究技術的支持力度,改進生態環境。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這種農藥噴灑技術對每一代的害蟲都要噴施兩次以上才可以達到98%的防治效果[2]。
3 ? 防治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在整體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必須要使整個生物技術能夠很好地對森林病蟲害進行殺害,保護整體的森林生態環境。在這種背景下,需要不斷引進和研發先進的生物技術,進一步推動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創新驅動發展,改進我國的自然生態環境。
3.1 ? 保護和利用森林的害蟲天敵
在實際的森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進一步提高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必須要充分保護好森林區域的生態自然環境,采用一些生物技術,例如天敵昆蟲的保護和引用。加強這種生物技術的發展,為整體的昆蟲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進一步種植多種生物植被,把單純的森林植被變成混合種植類植被,可以為生物技術的天敵昆蟲提供良好的食物和增加森林生態區域中的昆蟲發展機會。但是由于森林病蟲害的害蟲種類非常多,因此僅僅投放一種害蟲天敵并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針對這個情況,可以為天敵昆蟲提供一些人工養殖場,增加天敵在生態中的生存率,起到更好的消滅害蟲的作用。不僅如此,還可以對天敵的生存環境進行維護,然后破壞害蟲的生長和繁殖環境,進一步促進整個森林自然生態環境的平穩運行發展[3]。
3.2 ? 生物農藥防治技術的發展應用
在整體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可以用很多菌類中提煉的生物農藥,對害蟲進行噴灑,防止出現一些天敵昆蟲沒有完全消滅害蟲的情況[3]。因為這種農藥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的副作用,它的使用是安全的,不會危害人體的健康。但是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應該要保護好生活中的天然微生物,防止害蟲對這種農藥產生抗藥性,也可以在一些森林土壤中清除難以分解的殘留有害物質,促進病蟲害的長期控制治理發展,進一步合理地保障森林生態環境的干凈整潔。在2017—2019年福建省羅源國有林場針對北際工區、寒洋工區300 hm2的柳杉林地內全面藥物噴灑阿維菌素加蘇云金桿菌藥物進行柳杉毛蟲的防治,對所有小班做好前期監測工作,提供蟲齡、數量、時間,以便及時實施預防作業,達到最佳的預防效果。
4 ? 結束語
我國現階段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并不能對我國的森林病蟲害起到根本性的防治作用,還在逐步改進的過程中。但是現階段采用的生物防治技術,可以對我國森林病蟲害起到安全的殺蟲作用,也能夠促進整體的病蟲害防治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國還必須進一步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自然防治,有效地促進森林保護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詹新武,周世健.基于GIS技術的森林病蟲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統[J].中國森林病蟲,2005, 24(1):24-27.
[ 2 ] 張再福.(超)輕型飛機防治森林病蟲害技術研究[J].林業科學,2000,36(3):81-86.
[ 3 ] 孫淑清,羅繼生,李慶君.現代技術在我國森林病蟲害監測管理中的應用[J].防護林科技,2004(2):38-39.
(收稿日期: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