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琪
泥模亦可稱為“模子”,孩子們手拿一個泥模,只要有泥巴就可以印制出一批活靈活現的泥玩具,方便快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因此,泥模又被稱之為“孩模”。所謂寓教于樂,泥模便極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基于泥模豐富的創作題材,孩子們在泥模翻印把玩的過程中,逐漸的認識到許多動物、植物、人物,尤其是對中國傳統的名著、戲曲、神話故事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泥??芍^是兒童的啟蒙繪本。
沛縣微山湖一帶的泥模玩具,據考證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微山湖旁的路彥村,整個村莊每家每戶都制作從事泥模和其它一些泥玩具。這些泥模多采用直接手法進行創作,雖然看起來質樸,但它們傳達著藝人們對生活的觀察與感受,一些泥模飽含寓意,小小的泥模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期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每逢廟會時期,熱鬧非凡,泥模藝人們這天也都會趕往廟會,誰都不愿錯過這個生意興隆的日子,那時在微山湖兩岸時??梢砸姷矫耖g貨郎售賣的泥模玩具。
沛縣泥模的制作工藝最早可以追溯到徐州地區漢代的陶俑,徐州漢代陶俑就是通過大量的模制方才滿足當時的需求。通過模制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極大地縮短了制作時間,實現了技術的創新。然而,這一技術也存在一些弊端,許多優良的模具經過長期的使用會逐漸受到破壞,從而導致后期的陶俑越來越粗糙,缺乏起初的神韻。這也是泥模同樣存在的問題。所以在印制泥模之前,可以取一些浮土撒在表面,然后在講柔軟的膠泥放入其中印制,這樣就可避免有黏土殘留在泥模中,影響泥玩具的形象神態,也可延長泥模的使用壽命。
《哪吒鬧海》是神魔小說《封神榜》中十分經典的情節,講述龍王作威作福、禍害百姓,不僅壓榨百姓索要貢品還逼迫交出童男童女,于是哪吒懲治邪惡的故事。泥模上所描繪的就是哪吒主持正義,為民除害的形象。泥模選取了哪吒騎在惡龍身上激烈斗爭的情節,海浪翻涌,充分營造出了當時緊張刺激的氣氛。《豬八戒》是《西游記》中最為滑稽搞笑的人物形象,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吃懶做、膽小怕事。泥模上可謂將豬八戒的形象惟妙惟肖的呈現了出來,肥頭大耳,圓滾滾的肚腩,手拿釘耙盤坐在地上歇息,完全展現了他生性懶惰、大腹便便的特點,整個泥模頗有趣味。包公因鐵面無私、廉潔奉公,多次為民請命,美名深入人心,深受百姓擁護。泥模《包公》刻畫包拯身穿官服手拿卷宗的形象,人物額頭正中的月亮明確的表明了人物的身份,觀察人物的面部表情,嚴肅認真,把人物剛正不阿的精神氣質表現的淋漓盡致。濟公平生表面以玩世不恭、裝瘋賣傻的形象行走江湖,實則樂善好施,才華橫溢,深知民間疾苦,懲處為富不仁之人,被后世稱為“活佛”,在民間美名遠播。泥?!稘沸蜗蟮孛枥L了濟公的外形,頭戴一頂小沙帽,眼含笑意,牙齒盡數露出,充分的表現出了濟公在嘲弄惡人時玩世不恭的模樣。
以上人物共同之處就是他們都是正面人物,代表著人間的真善美,懲治龍王的哪吒、降妖除魔的八戒、鐵面無私的包青天以及好善樂施的濟公,這類作品的熱銷充分體現了百姓們的心中所想,即生活在一個安樂、祥和的理想社會中,所有善良、正義、美好的事物最終都會獲得勝利。在新中國解放前,百姓們的日子大多清苦,在官僚地主的欺壓下艱難度日,平日里的娛樂活動可謂是少之又少,傾聽這些戲曲人物的故事,或感同身受、或扼腕嘆息、或切齒痛恨、或拍手稱快,這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使人們在自己的不幸中找尋到了慰藉,填補了精神上的空虛,其中的價值觀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自身。
沛縣泥模中,除了人物,表現最多的就是動物的形象了。因為孩子一般都會很喜歡小動物,所以動物也是喜聞樂見的泥模形象。動物泥模的刻畫與人物類似,最為關鍵的就是神態的表現,能做到生動形象便是極好的了。植物類的泥模作品由于對孩子的吸引力較小,所以此類作品數量不多,多表現帶有吉祥寓意或堅韌品質的植物形象,如“蓮花”素有“出淤泥而不染”,代表著君子?!笆瘛眲t象征多子多福。桃又叫壽桃,代表著長壽。這些飽含豐富寓意的植物形象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積累,是人們在生活中不斷探索的智慧結晶。
對于類似泥模這些土生土長的民間玩具來說,目前市場的需求更多是作為工藝品來收藏,它的功能已經悄然改變。為了能將這些飽含心血、代代相傳的民間玩具繼續傳承下去,在轉型改造的同時,我們不該過分執著于追求它的商業價值,能夠引進課堂,成為教具,也是一條路子。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泥模在兼有娛樂性的同時,其中的教育性更是不容小覷。孩子們在翻印泥玩具的同時,既能樂在其中,又可以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同時,膠泥的柔軟性可被再塑造,有助于孩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制作出自己滿意的泥玩具。沛縣泥模多以神話故事和戲曲人物為主,孩子們在收集把玩的過程中,相互介紹自己的人物優點,不知不覺中傳播著中國的傳統文化,逐漸增強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
參考文獻
[1]管艷.淺析中國民間泥玩具的審美構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版),2016,36(06):93-95.
[2]趙冬霞,陳芳,竇勤軍.徐州泥玩具考略[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7(04):157-160.
[3]鄭麗萍,程鳴.淺談生活中的民間玩具[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1(02):74-76.
[4]段勇,王江麗.談淮陽民間泥玩具的直覺創造性[J].大眾文藝,2011(0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