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海
體驗教育是少先隊活動在理論和實踐中的新發展,即在注重教育活動形式和過程的同時,還要突出少年兒童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因為只有體驗,思維才能產生飛躍;只有體驗,獲得的思想感情和知識技能才能刻骨銘心;只有體驗,教育目標才能內化為少年兒童的基本素質。因此,作為輔導員老師就必須在活動中有意識地滲透體驗教育,培養學生從無意體驗向有意體驗的轉變,培養學生體驗的指向性。
如何有效地在少先隊中有意識地滲透體驗教育呢?下面我就此談一點自己的做法。
1 在小隊活動中滲透體驗教育應堅持"五自"
少年兒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組建的特色小隊,我們應該堅持"自由組合、自起隊名、自選隊長、自定服務項目、自我評議"這五個基本原則。
(1)自由組合。自由組合形成小隊,可以充分發揮少年兒童在少隊組織中的主體作用,給少年兒童主人翁的體驗。他們因共同的興趣走在一起,有利于活動的開展。通過申請建立小隊,得到研究、批準和備案,可以讓隊員感到認可的體驗。
(2)自起隊名。自起隊名應能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給少年兒童以精神激勵的體驗和責任意識的體驗。如以生肖屬相命名的小隊--"猴子小隊",隊員會從隊名的含意中去開展一些尤如猴子般生動活潑的活動;以活動內容命名的小隊--"助殘小隊"、"氣象小隊",隊員會有意識地從自起的隊名中知道自己的責任,給隊員一種責任感意識的體驗。
(3)自選隊長。自選隊長,能使隊員增加民主的體驗,同時也給每個隊員提供當隊長的機會,讓每個隊員有做領導的體會。通過隊員自我推選出來的隊長,隊長的信服力會較強,并且小隊的團結合作精神和凝聚力也會較強,這樣小隊工作開展就會很順利。
(4)自定項目。在小隊活動中,小隊及隊員根據自己小隊的興趣,自定項目,把愛好和專長通過自定的項目在活動實踐得到充分的發揮,表現出自己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做出自己特色,讓隊員有自主的體驗,積極的實踐活動讓隊員有具體實踐的體驗。
(5)自我評議。在小隊活動中,當天的隊長負責安排當天的活動,指揮整個小隊的活動,并做好活動記錄責任,鍛煉了他們的領導才能和管理能力。我們要求小隊在活動結束后進行一次評議,在隊長的領導、活動形式、活動的內容、活動的收獲上交流思想感情和經驗,這樣做可以達到有意識地滲透體驗教育,又可以使他們的體驗得到進一步升華。
2 沖破學校常規,在學校以外的領域發揮體驗教育
體驗教育不但要立足于學校,而且還要走出學校,走進社區,融入社會。少年兒童通過服務社區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做社會的主人翁,做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的人,為社會作出貢獻。少年兒童通過小隊活動走進社會去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以少年兒童獨特的角色去認識和辨別社會的美好與丑惡,提高他們在思想上、行動上明辨是非的能力,讓隊員在小隊活動中獲得服務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的體驗。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應該不斷地挖掘出更多更適合少年兒童去體驗教育的活動,為少年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活動氛圍,讓他們感受成長的快樂,主動地適應新的時代,新的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作者單位:浙江省慶元縣屏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