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齊 門天宇
摘 要:隨著城市化戰略的提出,建筑工程項目逐漸增多,給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需求市場。但是,在建筑工程的發展過程中,由于部分施工單位管理受傳統管理理念束縛,對新技術、新設備的認知不足,導致管理方式較為落后,嚴重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為改善這一狀況,施工單位應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利用數字化手段對自身的管理方式進行創新,從而提升施工單位的管理效率,保障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高效管理。
關鍵詞:建筑工程;數字化;施工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工程的科技含量逐漸提升,對施工單位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單位應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借助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及先進的科技手段,對自身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實現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數字化管理。施工單位數字化管理手段的應用,可以有效保障管理人員對建筑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管理,提升管理質量,從而實現施工單位與時代的融合發展,進而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數字化管理的意義
數字化管理工作的進行,可以實現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管理信息的高效采集,保證管理信息在各施工環節的高效流轉,從而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及時、準確的管理信息支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環節的高效進行[1]。
(一)有利于創新施工管理模式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傳統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勘查,不僅需要管理人員大量的體力勞動,而且管理效率低下,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數字化管理工作模式的出現,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遠程監督,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除此之外,數字化管理工作模式的出現,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實時監督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從而及時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質量隱患進行檢測,保證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安全、高效進行。
(二)有利于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數字化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相對于質量管理而言,數字化管理方式,可以實現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行監測,從而避免因人為因素造成的施工質量下降問題。相對于安全管理而言,數字化管理可以及時發現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從而在第一時間內提醒安全管理人員,提升安全隱患的排除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發生對施工過程的影響[2]。相對于進度管理而言,數字化管理可以實現對施工進度的有效監督,通過與預期施工進度的比對,對施工進度進行有機的調整,保證建筑工程在預期工期內完成交付工作。
(三)有利于實現施工信息共享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施工信息,這部分施工信息對施工單位的管理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首先,數字化管理工作的進行,可以為管理人員的工作收集更為全面、更為精確的施工信息,從而提升施工信息的獲取效率,為后期管理工作的展開提供指引;其次,數字化管理工作中收集的施工信息全部儲存于互聯網平臺中,施工單位各個部門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自主的進行數據的搜尋、下載,實現了施工信息在不同施工部門的共享,保證了施工信息的最大化利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數字化管理手段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數據化管理模式的施行具備一定的系統性特征,要求施工單位建立合理的施工數字化管理體系。
(一)建筑工程施工環節的結構化分解
建筑工程施工中,數字化管理工作的進行,首先要做的便是將施工環節進行結構化分解[3]。施工環節的結構化分解過程,管理人員應依據建筑工程各個施工環節的工作內容進行細分,從而提升細分后各個工作模塊的獨立性。此項工作結束過后,管理人員應對細分后的工作模塊進行編碼,編碼過程中應依據各個工作模塊應遵循的原則進行分類,從而實現對各工作模塊的高效管理。在此項工作中,應重點強調的是,應根據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實際狀況,采用最小分項進行編碼。
(二)強化施工單位的模塊特征目標
當建筑工程施工環節結構化分解工作完成后,管理人員應對所編碼的工作模塊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出各個模塊的特征目標。在工作模塊特征目標的制定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從全局出發,綜合考慮各工作模塊所需的成本、公式、質量標準等信息,從而為工作模塊特征目標的強化打好基礎。除此之外,工作模塊特征目標的強化過程,還應考慮建筑工程的整體要求、施工單位的工藝水平等條件。此項工作中,應重點強調的是將各工作模塊所需考慮的內容進行數字形式轉換,從而提升工作模塊特征目標的精確性。
(三)貫徹落實施工管理操作工作
上述工作結束后,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還應全面貫徹落實管理操作工作。上述工作只是為建筑工程的施工環節進行鋪墊,換言之,只是為建筑工程施工環節的展開提供理論基礎。施工環節的開展,還是需要管理人員加強對施工人員操作行為的管理,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從而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環節的有序進行[4]。除此之外,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施工環節的監督,對于其中突發的問題,應進行及時的處理,保證施工信息的有效收集與應用。
(四)加強對施工環節的監督評價
施工單位管理人員應借助數字化手段,全面收集建筑工程施工環節的施工信息,從而幫助管理人員對施工環節進行高效的監督與評價。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獲取施工信息數據與各工作模塊特征目標數據的分析比對,增強對施工環節施工效率的認知,從而得出更為精確的評價。評價內容應從施工成本、施工質量、施工安全、施工進度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從而提升評價內容的全面性,為施工單位數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經驗教訓的指引。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數字化管理理念已經被眾多的企業所接受。建筑行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更應發揮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引進數字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推動施工單位管理模式的創新,進而推動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更為充沛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關秀麗.建筑工程施工中數字化管理手段的應用探微[J].建材與裝飾,2018(33):157-158.
[2]來偉祥.對建筑工程施工中數字化管理手段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11(08):92.
[3]熊小東.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數字化管理分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16):39.
[4]熊小東.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數字化管理分析[A].旭日華夏(北京)國際科學技術研究院.首屆國際信息化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C].旭日華夏(北京)國際科學技術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