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佳 汪文橋 王帆 王倩



摘要:損害賠償是因一方違約而對無辜的另一方進行補償的一種手段。承包商工期索賠的建立,是為了在項目目標受到影響而無法按期完成的情況下,依據合同條款避免對業主進行損害索賠的一種保護性措施。國際工程施工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建立成熟的工期索賠體系至關重要。回顧了巴基斯坦N-J水電站長達10 a施工過程中的工期索賠實例,梳理了FIDIC合同條件下不同延誤事件的索賠過程及分析方法,提出了索賠報告的編寫思路和建議。可供同類工程借鑒參考。
關鍵詞:工期索賠;FIDIC合同;國際工程;N-J水電站;巴基斯坦
中圖法分類號:TV51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19.07.010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開始在國際工程承包領域嶄露頭角,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際工程項目履約期間受到的影響因素往往比較復雜,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如麥加輕軌、波蘭A2高速等。充分掌握和運用合同,保證項目按合同如期履約,才能避免造成損失。工期索賠是合同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避免企業遭受誤期罰款的一種保護性措施。
1 研究背景
1.1 工程概況
Neelum-Jhelum(以下簡稱“N-J”)水電站位于巴基斯坦Azad Jammu& Kashmir地區,是巴基斯坦在建的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標志性工程。
N-J水電站為高水頭、長距離引水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969 MW,水電站施工區域從大壩進水口至尾水出口軸線全長約32 km。引水隧洞軸線長28.58 km(單洞段全長8.95 km,直徑為11.40 m,鉆爆法施工;雙洞段全長39.26 km,采用TBM掘進和鉆爆法相結合施工),尾水隧}同全長3.5 km。洞段最大埋深1 900.00 m,最大地應力108.80 MPa,最高外水壓力4.00 MPa。
N-J水電站引水隧洞是巴基斯坦建設規模最大、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隧洞工程,建設中面臨軟硬圍巖互層、高地應力、極強巖爆、高外水壓力、軟巖大變形和通風排煙等一系列技術挑戰。同時,在這種多變地質狀況下,采用TBM施工更是世界級難題。
1.2 合同概況
項目業主為巴基斯坦水利水電開發署(WAP-DA),設計(監理)單位為以美國HARZA公司為牽頭方的5家公司組成的聯營體(NJC),承包商為中國葛洲壩集團(牽頭方)和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聯營體,項目合同類型為土建PC+機電EPC。
承包商與業主簽署的合同是以“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1987年第4版,紅皮書)為基礎,根據項目實際情況調整后(刪除了FIDIC施工合同通用條件中關于提出索賠的時間限制條款)編寫的[1]。FIDIC施工合同條件的核心是“公平、公正、合理、科學”,是一種合同各參與方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合同管理模式[2]。
支撐項目工期索賠的基本合同條件為承包商與業主所簽訂的合同44.1條“竣工期限的延長(Ex-tension of Time for Completion)”。
按照合同約定,項目合同工期93個月,在完工日期要實現工程的整體移交。合同對于工程整體移交的誤期罰款為2,000,000巴基斯坦盧比ld(約合12 974美元ld),提前完成移交的獎勵為500,000巴基斯坦盧比ld(約合3 243.5美元ld)。
2 總進度計劃
N-J水電站于2008年1月30日開工,截至工程整體移交時,應業主及工程師的要求,承包商一共提交了15版總進度計劃。在這些計劃中,只有兩版得到了工程師和業主的認可。
2.1 總進度計劃R1
2008年11月,工程師批復了承包商提交的第一版總進度計劃R1,該版進度計劃得到了業主同意,將工程整體移交時間確定為2015年6月30日。
2.2 總進度計劃R8
2011年4月,業主與承包商簽訂了引進TBM的備忘錄(TBM MOU),改變了A1支洞與A3支為,洞之間部分引水隧洞的施工方法。根據調整后的施工方法,承包商更新了總進度計劃R8并得到業主批準,總進度計劃R8中確定工程整體移交時間為2016年6月30日。
2.3 開口計劃
在項目實施階段,由于業主方的征地問題,資金支付問題,項目供電問題,自然災害、地質災害和工程師的設計理念變更等,陸續發生多次工期延誤事件。延誤事件發生之后,承包商及時響應,收集相關延誤資料,向業主發出索賠通知。從工程開工至項目整體移交,承包商共向業主發出了4期的工期索賠報告(EOT)(見圖1)。
三方(承包商、工程師以及業主)對第一期的工期索賠報告達成共識,且更新了總進度計劃。對于之后提交的工期索賠報告,由于承包商與工程師、業主與工程師之間對于不同的項目均有爭議,截至目前仍未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因此,在項目整體移交前,項目完工日期一直為開口狀態。
3 造成延誤的事件
索賠管理作為項目合同管理的重要內容,貫穿于工程項目施工的全過程。承包商必須充分認識到索賠工作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正確合理地進行實踐操作[3]。
3.1 征地及洪水
承包商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根據工程總體施工進度計劃及工程性質,將整個工程分為3個相對獨立的標段,各標段同步作業。巴基斯坦為土地私有制國家,工程開工后,由于業主的征地款不到位或部分區域的征地款沒有與土地所有人協商一致,導致承包商施工無法正常開展或在己展開施工的部位頻頻出現當地居民阻工的現象。不管是承包商的辦公用地還是工程施工用地項目,都沒有按照計劃進行移交或開展施工。施工部位分散,因征地原因導致的各種問題頻出,在相關事件發生后,承包商及時發函業主,并提醒業主由于征地問題可能帶來的工期延誤。
項目設計集水面積為6 682 km2,河水主要來源為自然降水及雪山融水。據業主提供的氣象資料顯示,每年的6-9月為降雨高峰,占全年降雨量的52%。2010年7月,在業主征地問題未完全解決的情況下,項目所在地發生了500 a一遇的特大洪水災害。由于3個標段施工現場均位于相對應的河流山谷旁,且洪水來勢兇猛,施工現場瞬間被淹沒,通往各個施工現場的臨時道路全部沖毀,現場來不及撤離的機械設備、物資材料被席卷一空,導致工程一度停滯。
洪水對項目造成了致命性的嚴重影響。災害發生后,經三方多次商談,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業主將綜合考慮由于征地和洪水事件引起的工期延誤,并由此綜合評估造成的工期延長。
3.2 設計變化
項目的招標圖紙使用是基于咨詢公司在1997年提供的初步設計資料,詳細的設計在工程施工期間根據計劃逐步進行,使工程實際設計有較大的可調整空間。工程所在地2005年發生了7.6級地震,再加上開工后對于工程地質情況的更進一步了解,業主的獨立專家團隊在項目開工后又對初步設計做了論證,論證結果表明初步設計存在缺陷。隨后工程師轉變了設計理念,造成了部分工程量的大幅增加(見表1)。
3.3 巖爆
巖爆防治是一項世界性的難題。隨著地下工程的深度增大,巖爆問題越來越成為影響工程進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巖爆的發生機制至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目前對于巖爆的發生機制、巖爆預測等的相關研究還不成熟[4-5]。在項目引水隧洞TBM掘進的過程中,先后發生了超過1 000次的巖爆事件,其中有7次較大的巖爆造成了設備損壞,2015年5月31日發生的極強巖爆導致其中一臺TBM停機達223 d之久。
在TBM掘進期間,根據巖爆發生的情況及實際的地質條件,工程師調整了原設計,為減少巖爆的發生,在掌子面前方增加了大量的卸壓孑L釋放巖石應力,在已開挖洞段增加了大量的支護工作,而這些新增項目進一步加大了承包商的工作量,部分項目還占據到直線工期,對TBM的掘進效率有直接的影響。
由于隧洞內受空間和交通的限制無法增加更多的工作面,額外增加的工作導致了整體工作效率降低。而在項目中發生的極強巖爆,也遠遠超過了一個有經驗的承包商可以預見的程度。根據合同規定,項目可適用特殊應用條款IIA( Conditions ofParticular Application-Part IIA):當遇到任何一個有經驗的承包商不可能合理預見的任何自然力(只要發生在現場范圍內),都是業主的風險,承包商有權享受巖爆停機和預防巖爆額外增加工程量導致的延期。
3.4 資金延誤
項目工程款涉及巴基斯坦盧比、美元、歐元3種貨幣,根據施工項目的不同按比例進行支付。截至目前,承包商一共申報了102期的中期支付證書(IPC)。合同60.1條規定,業主在收到工程師審核的中期支付證書后,需在28 d內完成當地貨幣的支付,42 d內完成外幣的支付。
由于資金緊張,業主在施工期間大部分工程款支付既不充分也不及時,多期工程款拖延支付超過了合同規定期限的一個月。針對由業主延遲支付可能給承包商帶來的損害,合同69.4規定,承包商有權在業主通知(延遲支付)28 d后停工或降低施工速度,這對于承包商是有利的。
4 工期索賠
工期索賠形式上是承包商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的需要,以避免在原合同竣工日不能完工時,被要求支付誤期損害賠償費[6]。由于多種延誤因素的存在,項目施工進度已經完全無法滿足總進度計劃R8中對于工期節點的要求,為避免可能發生的誤期罰款,同時防止業主反索賠,承包商在延誤事件發生時就已發函工程師,并抄送業主,準備工期索賠事宜。
4.1 關鍵線路
項目關鍵線路是一個動態控制的過程,隨項目進展、工程量變化、工作內容調整和不同機械工具的使用而發生變化。在工程師批準的總進度計劃R1中,明確了整個項目的關鍵線路為關鍵線路1(見圖2)。
簽訂TBM MOU之后,約2lkm引水隧洞的施工方法由人工鉆爆改成了TBM。相比人工鉆爆,TBM掘進及支護的效率明顯提升。隨后,由于在開挖過程中對地質情況的重新判定,工程師在A3支洞與A4支洞之間的穿河段增加了1 474 m的鋼襯施工,大大增加了該段施工難度。由于主要施工設備和施工方法的變更以及工程設計方案的改變,導致整個工程的關鍵線路從關鍵線路1變成了關鍵線路2(見圖2)。在總進度計劃R8中,業主及工程師均認可了工程關鍵線路的改變。在計劃執行過程中,由于部分項目設計的變化導致工程量增加、地質條件惡劣導致的巖爆及增加支護、業主支付不及時、設計工程師出圖慢、車間圖批復不及時等,導致工程實際關鍵線路發生變化。在EOT 3中,承包商提出新的包含關鍵線路2(見圖2)在內的5條平行關鍵線路,但一直未得到工程師及業主的認可。
4.2 延誤分析方法
工程項且通常比較復雜且是動態的,因此,任何“抄近路”式的延誤分析方法只能針對具體發生的事件提供信息,對于工期評估是不適用的[1]。項目整體采用了關鍵線路法的工期索賠分析方法,在中期索賠報告中,針對不同時期發生的不同延誤事件,需要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項目的征地工作由業主負責。根據FIDIC合同41.1條,業主應在工程師下達開工通知的同時,按照合同規定的工程施工順序給承包商提供相應的施工道路及場地等。2010年的洪水遠遠超出了一個有經驗的承包商可以預見的程度,業主及工程師一致認可該風險不應由承包商承擔。承包商采用綜合影響分析法分析了征地及洪水造成的工程延誤,該法得到業主認可。
兩臺TBM是并行作業的,其施工內容、效率基本一致。承包商分別分析了兩臺TBM從開始引進至該項工程全部完工期間的延誤事件,分為正式施工前、施工降效和停工3個部分。其中,TBM施工前的延誤主要是因為業主對于該專項資金的支付延遲,設備廠家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試組裝,導致現場組裝期間故障頻發。承包商采用了時間影響分析法對該期間內的延誤事件進行了分析評估。直觀分析表明,極強巖爆導致的停機事件超過了經驗豐富的承包商可預見的程度,停機期間的所有時間索賠均得到業主認可。巖爆降效是因為TBM的施工內容發生了變化,通過綜合對比,承包商采用計劃影響分析法對比分析變化前后的TBM工序及掘進效率,并計算該段時間內的索賠時長。
由于地質、設計理念等的變化,在施工期間設計發生大調整,剔除TBM MOU簽訂時覆蓋掉的設計變化,承包商著重分析占據關鍵線路(部分關鍵線路未得到業主認可)的設計變化。在大壩混凝土施工、地下工程灌漿等過程中,承包商可增加工作面,但是由于業主未支付相應的趕工費用,于是承包商按照實際施工效率與總進度計劃R8的施工效率進行了對比,最終得出應索賠的工期。由于原設計部分隧洞是包含襯砌的,采用計劃影響分析法計算隧洞襯砌增加導致的工期延長;穿河段的地質情況要比預想的差得多,而穿河段鋼襯屬于新增項目,承包商根據實際竣工進度橫道圖法計算該段的工期延誤。
對于業主分期支付的款項,承包商按照合同對不同項目的幣種支付比例界定了幣種權重,并按照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分期支付的延誤時間。根據關鍵線路法消除重疊部分非關鍵線路的延遲,并考慮到延期支付期限內狀態的復雜性,選定應用于工期索賠的費用延期綜合影響系數。承包商采用追溯分析法,動態分析施工階段資金支付延遲導致的工期延誤。
4.3 索賠報告
索賠報告是施工期間不同延誤事件的綜合反映,是承包商向業主發起工期索賠的依據之一。采用關鍵線路法的索賠報告包含了索賠階段概述、關鍵線路選擇、延誤事件說明、延誤工期計算以及詳細的支撐材料。
承包商預估到即將發生的索賠事件(或索賠事件已經發生)后,應及時收集原始資料(包含同期施工記錄、各種單據憑證、當事人陳述、影視資料、會議紀要、往來函件、鑒定過程、鑒定結論等),保留充分的索賠證據,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向業主發出索賠通知,并著手展開索賠報告的編寫。
項目施工過程中,根據關鍵線路上主要延誤事件的發生時間共編制了4期EOT索賠報告。其中,承包商接受了工程師及業主對EOT 1的評審結果,在更新總進度計劃R8的過程中已將三方簽署的EOT 1索賠時間進行了更新(見圖1)。由于三方對EOT 2之后的關鍵線路的判定存在差異,工程師只評估了EOT 2&3&4中發生的部分延誤事件,整體工期索賠目前暫未達成一致意見。由于對評估結果的不認同,承包商在包含EOT 3之后的索賠報告里順延了前期EOT的索賠時間,工期索賠結果基本可覆蓋項目實際進度:T2+T3+T4≥日期5-日期4。
5 結語
工期索賠是雙方責任和利益的再分配,是承包商對于權利的訴求,也是承包商保護自身利益的一項重要措施,貫穿于項目管理的全過程。FIDIC合同條件對于合同參與方是公平、公正的,運用好工期索賠,將風險合理轉移至責任方從而避免企業遭受損失,是參與國際工程市場的承包商必須要熟識和掌握的基本本領。
N-J水電站項目的工期索賠過程完全覆蓋了項目的整個施工階段,延誤事件涉及征地、自然災害、地質、設計變更、資金支付等多個方面,從關鍵線路的選擇、不同類別延誤事件的索賠分析方法運用到索賠報告的編寫,完整分析了FIDIC合同條件下關鍵線路法工期索賠的過程,值得同類項目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 Roger Gibson. Construction Delays Extensions Of TimeAnd Prolongation Claims[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 李夢琴,張鴻喜.國際工程工期索賠處理方法探討[J].水利水電技術,2000,30(7):48-51.
[3] 雷進生,易光輝,樊永華.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承包商施工索賠實踐[J].水運工程,2009,427(5):5-8.
[4] 周宏偉,謝和平,左建平.深部高地應力下巖石力學行為研究進展[J].力學進展,2005,35(1):91-99.
[5] 祝方才,宋錦泉,巖爆的力學模型及無理數值模擬述評[J].中國工程科學,2003,5(3):83-89.
[6] 劉東元,張苗苗,王東坡.國際工程工期索賠的計算方法分析.項目管理技術,2009,7(7):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