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望根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財經素養教育已經成為社會普片關注的問題,提升中學生的財經素養顯得尤為重要。而財經素養教育和數學學科的聯系非常緊密,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財經素養,值得我們探索與實踐。本文以求話費充值最佳方案為例,探索如何在數學課堂滲透財經素養教育。
【關鍵詞】 ?財經素養 標準框架 話費充值 最佳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025-01
財經素養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在個人消費與規劃方面。比如:話費充值、繳交水電費、汽車加油等,都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但是怎樣可以最節省呢?以用函數方法求話費充值最佳方案為例,本文通過建立函數模型y=ax+■,得出每年話費充值次數為x=■時最佳,同時在數學課堂中滲透財經素養教育,以提升學生的財經素養。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函數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一、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1.模型的解釋
我們每次話費充值時都會同時消耗一定的多余價值,如:每次消耗在路上的交通費、每次交費的時間成本及每次存入話費的利息損失(若存入銀行可產生的利息),將此類消耗降為最小即為最佳方案。
2.模型的假設
①每次話費充值的值相等;②每個人每次話費充值消耗相同的時間與金錢。
3.未知數設定
a:每次話費充值消耗的時間與金錢價值(元);b:銀行的活期月利率;T:一年話費總額(元);x:一年話費充值次數;y:一年話費充值消耗的費用(交話費消耗的時間與金錢價值及存入話費的利息損失總和)(元)
4.建立函數模型
一年中話費充值消耗的時間與金錢價值為ax(元);
每次話費充值數為T/x,若存入銀行獲得利息的時間為12/x(月),每次話費充值產生的利息損失為12Tb/x2,故一年話費充值產生的利息損失總額為12Tb/x(元)。
∴y=ax+ax+■(1)即為一年話費充值消耗費用總和的函數模型。
5.求解最小值(最佳方案)
式(1)的導數為:y′=a-ax+■,則y取最小值時,x=■.
∴話費充值的最佳方案為:
一年話費充值x=■次,每次話費充值金額為■(元)。
二、課堂的融合與應用
1.標準對照,制定目標
依據教育部編寫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對照2018年1月,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發布的《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設定教學目標如下:
2.創設情境,模型應用
結合《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創設財經素養教育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財經問題導入,讓學生感知財經素養與財經社會息息相關,而很多財經問題可以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自然的引出以下實際問題并引導學生建立上述函數模型予以解決。
小明爸爸,每年話費總額T=2400元,每次話費充值的交通費及時間成本約a=4元,銀行活期月利率為b=0.5%,求話費充值最佳方案?
(答案:x=■=■=6次
即一年存6次話費,相鄰兩次話費充值間隔天數為:365/6≈60天,每次話費充值金額為:2400/6=400元。)
3.學科融合,提升素養
通過利用導數求解費用最省問題,依據《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合財經元素,使財經素養教育與數學學科有效融合,讓學生正確認識到數學知識與財經社會密不可分,達到提升學生財經素養的目的。本文的數學模型也適用于繳交水電費,卡片充值,汽車加油等過程中,處處留心皆學問,處處省錢皆財富,讓我們把數學知識應用到財經社會的點點滴滴中去吧!
三、課堂實踐后的反思
1.深挖知識節點,融入財經元素
生活中的許多的財經問題和數學學科的聯系非常密切,如利潤最大、材料最省等。我們可以在財經問題與高中數學知識相融合的知識節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合財經元素,滲透財經素養教育,提升學生財經素養。
2.創設財經情境,樹立財經觀念
數學知識源于日常生活,財經素養源于財經社會。教學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社會的普片現象,創設財經素養教育的實際問題情境,通過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和財經社會的緊密性,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財經問題的思維模式,樹立學生更加適應財經社會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