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藝 劉慧麗
摘要:氣象手機短信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準確有效、機動靈活、方便快捷等優勢,是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中具有新聞性的通俗化、人性化的氣象科技服務產品,氣象信息服務在突發性災害事件應急服務中具有重要作用。為提高突發性災害事件應急氣象短信服務能力,應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渠道,不斷拓寬突發性事件預警短信發布范圍,提高氣象短信業務人員氣象知識。
關鍵詞:突發性事件;預警信息;氣象短信;信息服務
近些年,為了讓更多的社會公眾及時準確獲得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氣象部門除了加大廣播、電視、電話12121、網絡等媒介傳播力度外,還重點加強了手機短信發布網絡建設。 “十二五”期間,山西省氣象信息公眾覆蓋面不斷擴大,災害性事件預警信息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僅2017年一年內,省氣象局就向政府及各部門決策人員發送預警短信21萬多條,利用多種媒體及時發布各類氣象預警信號3085次,發送手機氣象短信8100多萬人次;運城市氣象局向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及相關部門決策人員發布各類預警信號及重要天氣信息118次,發布預警信息條數100余萬條。由于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覆蓋率的拓展,氣象防災減災水平也大大提高,有效減少了災害事件損失。
1 氣象短信服務的優勢與局限性
手機氣象短信是一種具有新聞性通俗化、人性化的氣象服務產品,具有傳輸速度快、覆蓋面廣的優勢,能使氣象信息更及時、更快捷、更準確、更直接、更經濟的傳達給社會各行業人士,更多、更廣泛、更有效和人性化的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于社會公眾生產生活。手機氣象短信的開展,彌補了傳統氣象信息傳播途徑的滯后性、被動性,不受地域、時間限制,特別是遇到災害性、突發性天氣事件,如暴風雪、寒潮降溫、大風、沙塵暴、強對流天氣等,氣象預警短信的作用更加突出,可在第一時間內向廣大手機用戶發送預警預報信息,使群眾能夠及時做好防護措施,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氣象部門在天氣突發狀況出現時免費發送的災害性預警信息深受廣大老百姓的歡迎。手機普及率高,費用門檻低,且人際傳播速度快,一條重要信息可在短時間內被用戶一傳十、十傳百的轉發,收到廣泛的影響。但是,就目前通訊技術水平來說,手機短信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信號覆蓋及發布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阻礙氣象短信發布的及時性。
2 氣象信息服務在突發性災害事件應急服務中的重要作用
突發性氣象災害應急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專業的應急隊伍、應急物流保障、緊急運輸保障及應急響應標準化系統配合完成,這些應急工作的啟動和開展以突發性氣象災害信息或氣象預警信息為核心的預警機制,及時收集、傳遞和共享災害天氣及受災情況的隨時變化信息是做好應急工作的關鍵,政府及時決策、協調行動,社會公眾正確判斷形勢、消除恐慌心理等做好應急準備工作都必須以氣象信息發布為前提;若公眾提前了解災害信息,有利于穩定民心,而信息的不明現象則會引發其他問題。因此,災害性預警信息的發布在應對突發性災害事故中具有權威性,應加強突發性氣候災害和可能引發事件的預報預警信息進行收集、風險分析判斷和持續監測,建立快速、及時、詳細、準確的氣象信息“綠色通道”。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的建設,承擔著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及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的授權發布任務,運城市氣象局在此基礎上與各相關單位進行了專線連接,并與移動、聯通、電信等通信運營商和廣播電臺、網站、報社、大型超市、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控制等單位建立常態化的綠色預警信息傳輸通道,并進行了北斗大喇叭氣象預警信息發布農村全覆蓋建設。
3 提高應急氣象短信服務措施
3.1 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渠道
依托氣象業務,不斷完善氣象科技服務的運行機制,重點開展突發性災害事件氣象預警信息發布手段,暢通氣象為民服務信息發布渠道,推進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手機短信發布工作,提高預警信息發布時效,實現手機預警短信對于各級政府領導和應急責任人、基層應急隊伍及社會公眾的全覆蓋。隨著信息傳遞技術的發展,運城市氣象局將進一步完善升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建設,不斷創新信息發布手段,為公眾提供更豐富的氣象服務內容。
3.2 不斷拓寬突發性事件預警短信發布范圍
通過多種手段,解決預警信息發布“最后一公里”問題,利用手機短信、互聯網等媒介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進一步擴大氣象服務信息覆蓋面,讓氣象短信遍布農村、學校、企業、社區、街道,以各種有效途徑及時準確傳遞至各行各業人民群眾手中。2012年,山西省發布的《關于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各級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氣象災害監測和預報預警能力,建立健全突發性災害預警信息快速發布“綠色”通道,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95%以上,至2020年,基本消除農村預警信息發布盲區。
3.3 提高氣象短信業務人員氣象知識
氣象短信沒有約定俗成的內容、形式,編寫不像氣象預報那樣有著規范約束,在保證常規預報要素信息的前提下,可不拘一格的任人發揮,如利用對聯、詩歌等形式,采取擬人、甚至略帶夸張等手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因此,作為氣象短信業務工作人員,應不斷加強對氣象知識的學習,加強相關知識培訓教育,熟悉并掌握各種業務規程,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和摸索經驗,不斷改進氣象短信編寫技術,使氣象短信內容不局限于預報要素信息,還要通過對預報產品的加工包裝,盡可能使災害性及突發性氣象短信內容豐富多彩,通俗易懂且簡潔明了,這樣才能吸引用戶注意,引起用戶重視,達到用戶滿意,從而提高氣象服務質量。
4結束語
隨著山西省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體系的順利推進,運城市氣象局建成了常態化的綠色預警信息發布通道,并大力推進和擴展預警信息發布體系建設范圍,在全市各縣(市、區)建立了突發性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出臺了市、縣三級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所有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將作為公益性信息進行免費發布,在防御重大氣象災害中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賈子冰,李娜. 突發災害事件的應急氣象短信服務策略[J]. 廣東氣象,2008,30(6).
[2] 李芬,楊世剛,王小青. 山西氣象手機短信發展前景展望[J]. 山西氣象,2004(2).
(作者單位:運城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