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艷艷
一、冬桃綠色防控技術操作規程
(一)基礎防治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增施基肥,合理灌溉,控制濕度,控氮增鉀,合理負載,增強樹勢是防治病蟲害的基礎。加強苗木檢疫,采用不帶病蟲害的砧穗和苗木。
2.行間種植豆科紫花苜蓿,可以固氮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果園小氣候和抑制雜草生長,有利于葉螨、蚜蟲、食心蟲等天敵繁殖。在天敵達到一定數量時,適時刈割,迫使天敵上樹控制蟲害。
3.果園鋪草可增加土壤肥力。在雨季到來之前在樹冠下的樹盤內鋪麥秸草或稻草等,厚度15~20 cm。通過鋪草可保持土壤水分,調節土壤溫度,增加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鋪的草經過一年風吹、日曬、雨淋,腐爛后變成肥料),有利于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
4.在果樹休眠期進行樹干涂白可以保護樹干,防治日灼和凍害,且具有殺蟲、殺菌的作用。涂白以2次為宜,第1次在落葉后至土壤結凍前,第2次在早春。涂白的部位以主干為主,幼樹、樹冠不完整的大樹病樹、樹干的南面及枝杈向陽處應重點涂。不要在枝梢上涂,以免燒壞芽子。涂白劑有不同的配方,一般可用生石灰10份、硫磺粉0.5份、食鹽0.2份、動物油0.2份和水35份進行配制。
5.利用短波燈光、性誘劑、氣味物等誘殺果園害蟲,具有使用安全、對天敵影響較小、不污染環境、經濟效益顯著的特點,值得進行示范和推廣。如佳多頻振式殺蟲燈,燈外配以頻振式高壓電網觸殺,使害蟲落袋,達到降低田間落卵量、壓低蟲口基數而起到防治害蟲的作用。氣味物誘殺包括性誘劑誘殺和迷向、糖-酒-醋誘殺、爛果誘殺等方法。
6.化學農藥的安全期。病蟲害化學防治藥劑在整個生長季節中的施用次數和最后一次施用距采收的時間(d),用圓括號注于各農藥之后,如5%噻螨酮1500~2000倍液(1,40),表示整個生長季節中允許施用1次,最后施用的日期距采收的時間必須在40天以上。藥劑后未用圓括號標注的化學合成農藥,也是在整個生長季節只能施用1次,最后施用的日期距采收的時間要在30天以上。
(二)主要蟲害防治
1.梨小食心蟲。新建果園要避免同桃、杏、李混栽。春季、夏季要及時剪除桃樹被害梢。在果實采收前,在樹干上綁草繩,誘集幼蟲在此越冬,冬季解下燒掉,消滅越冬幼蟲。測報和誘殺成蟲。在成蟲發生期,用糖酒醋液制成水碗誘捕器,掛在樹上誘殺成蟲,每667 m2掛2~3個。每天或隔日清除蟲尸,并加足糖酒醋液。糖酒醋液比例為糖:酒:醋:水為1:3:1:80,要將四者混勻。性誘芯誘殺。取直徑15~20 cm的碗或小盆,里面盛滿水,水中放少許洗衣粉。將梨小食心蟲性誘芯懸掛于水面上方約1 cm處,將水盆掛于樹干距地面1.5 m處,每667 m2掛4~5個。
2.桃蛀螟。越冬蟲化蛹前處理向日葵、玉米、蓖麻等寄生植物的殘體,消滅其中幼蟲??墒褂煤诠鉄簟⑻谴滓夯蛐哉T劑誘殺和測報成蟲。在成蟲產卵前進行果實套袋。藥劑防治在蛾高峰期后進行(5月底6月初),可用的藥劑同防治梨小食心蟲藥劑。
3.蚜蟲類(包括桃蚜、桃瘤蚜、粉桃蚜)。受蚜蟲危害嚴重的果園,萌芽前噴5%重柴油乳劑,殺死越冬卵。應注意保護的天敵有:草蛉類、瓢蟲類、食蚜蠅、蚜繭蜂等。
二、冬桃水肥一體化技術操作規程
(一)土肥管理
1.土壤管理。每年秋季在行間進行深翻改土,在樹冠外圍深翻40~60 cm。幼樹行間可間作綠肥或豆類等作物。每次灌水及降雨后進行中耕。
2.施肥原則應符合《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要求。 一是基肥。于秋季果實采收后(9—10月)結合耕翻改土施入?;拭?00 kg果施腐熟有機肥150 kg,同時混入磷酸二氫銨1.2 kg、硫酸鉀1.2 kg。一般每667 m2施3000~4000 kg優質有機肥,以溝施為主,施肥部位在樹冠投影范圍內。施肥方法為挖放射狀溝、環狀溝或平行溝,溝深30~45 cm,施后灌水。二是追肥。萌芽前及花后7 d,每100 kg果追施尿素0.5 kg,開10 cm深的環狀溝施入;果實硬核期每100 kg果施尿素0.3 kg;果實膨大期每100 kg果施硫酸鉀 1.0 kg。追肥后及時灌水。采收前30 d禁止追肥。三是根外追肥。萌芽前噴4%~5%硫酸鋅,盛花期噴1次0.2%的硼砂溶液,硬核期前噴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采收前20 d禁止根外追肥。另外,有條件的產區,應根據土壤和葉的分析結果,進行營養診斷施肥。
(二)灌溉與排水
1.萌芽前結合追肥灌1次水,硬核期灌1次水,采收前15 d禁止灌水,入冬前灌好封凍水。
2.雨季前要疏通排水系統,保證雨季排水通暢。桃怕澇,嚴防桃園內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