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斌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如果長期不治療,就會發展會慢性萎縮性胃炎,其惡變率高且病癥頑固,很多醫生對此感到頭痛。當前社會人們生活飲食習慣差且存在加強的生活壓力,使得很多人具有腸胃疾病。慢性淺表性胃炎就是常見腸胃之一,患者不僅僅痛苦且很難治愈,容易復發。夏季馬上就要到來,腸胃疾病進入高發階段,慢性淺表性胃炎通常伴隨著胃痛、胃脹等癥狀,發病起來,患者痛苦不堪,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很多人對此不夠重視,長期不治理可能會發生病變,威脅生命健康。淺表性胃炎頑固難治,當前醫院在治療淺表性胃炎時多采用西藥治療,如奧美拉唑、嗎丁啉、胃復安等藥物,這些西藥具有見效快卻易反復的特點。停止服用藥物之后,很快容易復發,且長期服藥,人體會對藥物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再需要服用藥物時需要加大劑量,長此以往,對人體產生較大的副作用。因而加強慢性淺表性胃炎防治心得研究,有利于調理腸胃疾病,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實現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不藥而愈”。
單純的西醫來治療淺表性胃炎,具有指標不治本的特點,且西藥多數對人體存在著較多的副作用,研究發現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病與患者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以及患者有著密切的聯系,且與患者的精神狀態密切相關,因而為防治淺表性胃炎,需要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以及精神狀態等處著手,以此來加強對淺表性胃炎的防護。
防治淺表性胃炎要以控制為主,養成健康的作息和飲食習慣。當前很多人患有淺表性胃炎,很大原因在于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喜歡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長此以往對胃部造成很大的刺激。再加上對自己的身體不夠重視,沒有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長時間下來,胃部的一些小毛病就發展成了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很痛苦且病癥十分頑固。為保持健康和防治胃炎,人們需要養成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人體的胃部活動是具有一定的規律的,胃部生理功能包括胃液的分泌、胃部運動活動等。當人們飲食不規律時必將會導致胃部功能的不協調,長久下來,就會發展為胃病。臨床治療中發現,經常進行夜間工作的人員,還有生活不規律的人員,患淺表性胃炎的概率要遠遠的高于其他人員。因而要想防治淺表性胃炎,就要保證規律的作息。另外,還需要健康飲食,一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濃茶、咖啡等,同時要避免食用過硬和過于粗糙的食物,飲食應該以精細食物為主。二是應該以食用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和牛奶等能夠保護胃黏膜的食物,患者每餐不宜進食過多,少吃多餐是防治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一種有效的方式。三是患者應該減少煙酒,吸煙和飲酒都會影響胃黏膜的血液供應,進而產生胃炎。四是要養成正常作息的好習慣。五是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患有淺表性胃炎的患者胃動力通常不足,因而在進餐時要堅持細嚼慢咽,以減少失誤對胃部的刺激。除此之外,患者還要加強自身身體鍛煉,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
另外,在臨床中發現很多患者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其是由于郁結所致,這與中醫理論相一致。中醫認為“氣機失暢,脾升胃降功能失調”,也就是說胃炎患病與人們的心情和精神狀態密切相關。現代人普遍承受著較大的生活壓力,老人養老壓力、孩子升學壓力。生活負擔重,精神緊張,因精神和心理因素導致慢性淺表性胃炎秉著數量上升。因而,防治慢性淺表性胃炎,心理和精神上的調理也十分關鍵,為此患者要保持闊達的心胸和樂觀的心態,從而改善胃炎癥狀。
在保持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之后,有的慢性淺表性胃炎“不藥而愈”,但是多數淺表性胃炎在保持健康生活習慣的同時,要結合一定的藥物治療。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過程中,抗菌和保護胃黏膜以及抑制胃酸的分泌是治病的基礎,單純西醫治療具有見效快卻治標不治根的特點,建議在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時采用中西醫結合方式。西醫治胃病,在于抗菌、保護胃黏膜以及抑制胃液的分泌,而中醫認為胃病發病主要是脾胃功能的失調,因而中醫治療多是對患者脾胃功能進行調理。“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中西醫進行結合,利用中醫藥來對患者進行調養,以調理脾胃功能。在服用藥物的時候要盡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在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期間,要避免服用對胃部具有強烈刺激性作用的藥物,如消炎痛、四環素、阿司匹林等藥物。在服用藥物時最好時選擇湯藥類,因為中成藥已經經過加工和處理,效力已經減半。
當前我國多數上班族胃部存在小毛病,上班族飲食和睡眠不規律,且上班族久坐辦公室不進行身體鍛煉,吃完飯就埋頭工作,長期以來胃部就出現了問題,上班族工作時間忙,不能及時進行治療,就慢慢發展成了慢性淺表性胃炎,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損害。為防治淺表性胃炎,維護自身的身體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做好預防工作。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多喝水、健康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以及能夠保護胃黏膜的食物,加強身體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另外,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一旦胃部存在不舒服就提早進行治療,避免病情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