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輝
摘要:輸配電在供電系統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為了保證電能實現安全穩定的輸送,對其可靠性具有較高的要求。在這個背景下,研究10kV以下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檢修問題,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就此展開了論述,以供參閱。
關鍵詞:10kV;配電線路;運行維護;檢修
1 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常見的一些故障
1)雷電。雷電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雷電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電。經過統計,雷擊引起的跳閘事故占到60%左右,特別是在一些地形復雜、土壤電阻率高的地區。可以說雷擊是引發輸電線路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經過統計雷害事故占到電力系統事故的50%以上。2)外在因素。對于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來說,其得到的資金投入比較少,有的設備存在嚴重的老化現象。用電負荷的增加也會發生故障。此外,有的外部因素也會產生電路故障,比如:鳥蟲的攻擊。3)人為因素。有的駕駛員倒車不慎會對電桿造成損壞。有的線路之間的距離太小,如果天氣有變化,刮大風、下大雨,那么碰線的狀況就會發生。有的工作人員對線路安裝工作不負責,因此導線太松弛。4)管理因素。有的工作人員沒有做到及時的維護和管理,對設備老化的狀況沒有觀察到,此外也沒有及時發現電纜故障。而有的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不強,責任感更是不夠,這都會影響線路故障的及時發現。總之,引起配電線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單相接地、設備老化、短路故障以及倒桿問題。其中,單相接地發生的概率比較高。
2 10kV以下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和檢修
2.1配電線路的檢修措施
2.1.1通過調查分析明確故障位置
當某處的配電線路發生故障后,檢修人員應該遵循一定的步驟進行故障位置的明確工作。首先,以現場運行人員提供的線路故障信息為依據,精細分析故障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故障發生原因的判斷和分析,爭取能夠明確發生故障的位置。其次,在大體明確故障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按照故障錄波器提供的故障波形圖等資料,對故障線路的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進行明確。再次,檢修人員要在堅持先主后支的原則的基礎上,排查線路故障。在排障過程中,根據線路的特定情況做出不同的安排。其中,對于排查后沒有發現故障的線路,工作人員可以將分支斷路器斷開,先進行試送電,在此基礎上逐級查找,恢復無故障線路,最后實現對故障點的位置準確定位的效果。為了提升故障點的排查速度,工作人員在做好必要排查工作的同時,還要尤其注意沿線用戶的使用反映情況。深入分析這些信息,能促進檢修人員更快、更準確地找到故障原因和位置,實現快速恢復供電的理想效果。
2.1.2選擇合理的故障排除法
(1)測絕緣電阻法。這是在眾多接地故障排查線路的方法中最為有效的一種,并且十分簡單異性。具體的運用過程中,主要是對需要使用兆歐表測量設備與接地的絕緣電阻就能準確定位故障位置。(2)試送電法。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具有非常多的分支線路,因此發生線路故障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變電所的電源端或者線路的斷路器,運用直接試送電合閘這一方法進行定位故障的位置。(3)速斷與過流法。在配電線路中,速斷與過流的區分標準主要是根據故障電流的實際大小來判斷。而在分支線路上安裝柱上斷路器,對各級斷路器的時限進行整定也能夠實現充分的配合。有利于工作人員快速且精準的找出在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哪條主干線上發生的故障類型是速斷還是過流。簡言之,其運用的排查原理為逐段、逐條的對整條配電線路進行排查,遵循從上而下的排查原則,從而直到確定故障點的位置為止。
2.1.3應用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
第一,應用GPS技術對配電桿塔和配變點實行導航且準確進行定位,進而提高配電線路檢修與巡查的成效和質量;第二,充分發揮配電網自動化的優越性,為第一時間明確配電線路運行狀況,需實行實時監控;第三,提升小電流接地自動選線設備的加裝速度,為提升店里供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配電故障問題擴大化;第四,改造和新建10kV配電線路的過程中,配電分段與配電分支開關位置應用分支斷路設備可以有效降低配電線路故障問題的出現率。
2.2配電線路的管理維護措施
(1)強化對電力用戶的管理。據有關調查統計數據顯示,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中有將近50%左右的線路故障問題是由于用戶設備引起的。為此,必須加大對電力用戶設備的管理力度,可通過加強對用戶設備的巡視檢查來及時發現設備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協助用戶解決設備問題,以此來改善用戶設備的運行質量,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減少設備損耗,而且還能降低設備故障幾率,有助于配電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2)加強線路巡視工作。檢修維護工作人員,應當做好每一條線路的巡檢工作,并定期對線路中的電氣設備進行試驗和檢修,及時發現并處理設備的潛在隱患,提高設備的運行質量。具體工作內容如下:定期對配變和絕緣子等進行清掃;對變壓器和避雷裝置等設備進行定期電阻測試及耐壓試驗。此外,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來臨前,應提前做好檢查和預防工作,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以便故障發生后能夠在第一時間內組織搶修,縮小事故影響范圍,快速回復供電。(2)加大對線路特殊區段的管理。所謂的線路特殊區段主要包括多雷區、重污染去、重覆冰區以及容易受外力破壞區等,對于這些區域內的線路應當進行重點管理。應針對雷擊高發地區制定防雷措施,如定期對絕緣子和防雷設備進行檢測,確保設備運行狀況穩定、可靠。同時,還應結合季節特點,對線路和設備進行檢測。如夏季溫度高、雨量大容易造成導線馳度增大,而冬季溫度地又容易使導線馳度縮減,所以必須根據季節的不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一步降低故障發生的幾率。此外,特殊區域配電線路的巡視計劃也應結合季節特點來進行制定。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10kV以下配電線路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在運行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產生各種故障。我們應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與時俱進,積極應用先進檢修技術和檢修工具,優化檢修管理,與此同時,積極尋求更為優越電網技術和設備,促進10kV以下配電網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和檢修手段朝著高效化、科學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最大限度降低配電線路故障發生率,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黃亮.10kV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要點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7(33).
[2]鐘沃輝.對10kV配電線路運行維護與防雷措施的探討[J].科技視界.2017(34).
[3]黃兆峰.10kV以下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技術檢修[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44).
(作者單位: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平和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