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華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提升,環境問題也受到更多人關注。環保驗收監測工作的開展,能有效的為環境管理者提供準確的環境信息,促使環境治理工作逐漸系統化與規范化,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較舒適的生活環境。但從當前的環保驗收監測工作的情況看,還存在許多問題,分析與研究這些問題是目前環保驗收監測工作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保護;工作程序
1環境的驗收監測工作現狀
近年來南通的建筑行業發展十分迅速,同時相配套的建筑材料行業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建筑材料行業的發展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卻給自然環境帶來較大的威脅,而且一些建筑材料生產工程項目在建設的過程中,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存在生產質量低下的現象,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比較大,所以想要提高環境的質量,首先就要從建筑材料生產行業開始,對生產過程的方法、材料的性質以及規模進行分析,然后針對性的制定環境保護的措施,通過綠化工程的發展來更好地調整生態的平衡發展。
2驗收監測工作程序
驗收監測工作的開展主要由準備、編制驗收監測方案、現場監測與調查、編制驗收監測報告(表)四個階段組成。
2.1準備階段。準備階段是驗收監測工作的第一步,主要收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批復、初步:設計文件及其他與建設項目相關的基礎資料,與此同時對建設項目現場進行初步勘察,以便為編制切實可行的驗收監測方案做好準備工作。
2. 2編制驗收方案階段。在查閱相關資料及前期現場勘察的基礎上,確定驗收監測范圍及布點、監測污染因子、監測方法及使用的儀器、污染物排放對應的驗收標準、現場需調查的內容。驗收監測方案應充分反映環保要求和實際完成情況,依據相關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規范,合理安排環保檢查和驗收監測內容。
2.3現場監測階段。現場監測階段主要是依據驗收監測方案確定的工作內容進行監測及檢查,具體從環保設施監測、污染物排放監測、環境質量監測、生態環境影響調查、環境管理檢查、清潔生產核查和公眾意見調查幾方面開展工作。
驗收監測應在生產企業工況穩定、生產負荷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75%以上情況下進行,國家、地方排放標準對生產負荷另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廢水、廢氣、噪聲及固體廢物監測分析過程應按國家相關規定做好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環境管理檢查、清潔生產核查需嚴格按該項目環評文件及其批復核查是否落實,公眾意見調查需實地走訪,了解項目周邊民眾真實意見及訴求。
2.4編制驗收報告(表)階段編制驗收報告(表)階段通過匯總監測數據和檢查結果得出結論,以報告書(表)的形式反映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的結果。驗收監測報告(表)需從總論、建設項目工程概況、建設項目污染及治理、環評及批復要求、驗收監測評價標準、驗收監測結果及評價、國家規定的總論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公眾意見調查結果、環境管理檢查結果、驗收監測結論及建議這些方面進行闡述。
3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及應注意的問題
3.1在建筑生產的過程中,會實時的對現場情況進行環境數據的采樣工作,這時候就要注意,采樣工作是否會對工況產生影響,工況是否按照設計方案進行。
3.2雖然環境監測驗收是國家規定必須完成的,但是在有些數據的采集過程中,常常會觸及相關機構的敏感點,如果態度過于強硬,很容易造成監測部門與被檢測單位的不和諧,影響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
3.3在監測過程中,發下異常并不是一定要進行上報后才能夠解決,監測可是也可以馬上進行合理意見的提出。
4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改進對策
4.1加強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制度的執行與監督
環保部門在實際的工作中,要按時監督企業按照項目建設的具體設計要求,在項目實施的前期、建設期間和試驗生產階段貫徹實行好建設項目的管理規定。在項目建設初期,要督促企業落實成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其批復以及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在項目建設期間應該檢查污染物治理設施與主體工程建設同時進人施工狀態;在試驗生產階段,環保行政主管部門要增強審批人員責任心,在批準生產試運行時一定要到現場進行核查,確保符合試生產條件的情況下批準試生產,避免不符合生產條件的企業進行生產并驗收,從而確保監測單位按規章制度辦事,確保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4.2加強建設項目驗收相關部門的溝通
積極加強建設項目企業、環評單位、環評審批部門、環境監測與驗收主管部門的溝通,在項目環評時,環評單位應與企業進行充分溝通和現場勘查,在充分了解企業情況之下,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或表;環評審批時,審批部門聯合環境監測站和驗收主管部門,借助環境監測站和驗收主管部門在以往驗收監測中的經驗,確保環保審批的合理和規范;在驗收監測過程中,環境監測站及時與企業、驗收主管部門溝通,指出項目在驗收監測存在的問題,督促企業整改并完善有關手續。
4.3加強環境監測站自身能力建設和第三方監測機構監管
監測部門要嚴格履行職責,保證基礎資料和數據的準確、完射日常監督管理下,必須采取縱深防御的原則和多重保護的手段,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問題。具體來說,在安全問題上,一定要有所準備,防患于未然;最好做兩手準備,有兩套應急方案;不可以忽視事件隱患,只有這樣才能有備無患。要考慮周全,將準備做得滴水不漏,把防御措施設計得更完善一些,把安全量打得更充足一些,盡管這樣會提高成本,但是必須要從全局、從長遠來進行考慮,這十分重要及必要。
4.4危廢處置
在驗收監測工作中,對于固體廢物的檢查很多時候只是一帶而過。對生活垃圾或化學、物理等性質簡單的固廢可以不用著墨太多,但對于危廢則要重視。對危廢的收集、貯存、運輸、轉移處置方面檢查是否符合國家對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特別規定:查看危廢是否集中收集、是否單獨安全存放、自己無處理能力的危廢是否與具有處理資質單位協議處理、已轉運的危廢是否具有“五聯單”等。
5結語
驗收監測是環境監管的重要手段,是控制污染和防止生態破壞的重要保證措施。規范監測是驗收監測的生命線,在環保工作日益重視的今天,從事驗收監測的人員要有危機意識,要有責任共擔意識,要有對環境負責任的意識,做好整個監測的全過程監控已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曹金敏.淺談環境驗收監測工作及應注意的問題.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4).
[2]陳慧琳.淺談環境驗收監測工作及應注意的問題.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5).
[3]薛曉棠.淺談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程序及應注意的問題.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4).
(作者單位:江蘇國創檢測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