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云
自推行了國庫信息處理系統(TIPS)為核心的財稅庫銀橫向聯網電子繳稅業務,實現了國庫、國稅和商業銀行的信息資源共享,實現業務處理無紙化和電子化,減少了稅收入庫環節,縮短了資金在途時間,實現了實時電子對賬,確保了稅款的及時、準確、足額繳庫,從根本上解決了稅款征收過程中因環節多導致的遲解、壓庫現象,有效降低了資金風險。但伴隨新業務、新系統的推廣運行,國庫資金風險呈現新的特點,向國庫業務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一、電子繳稅業務中存在問題
(一)系統風險應予重點關注。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的推廣運行使國庫業務的電子化、網絡化程度提高,但系統風險應引起高度關注,如系統和網絡故障風險、數據信息傳輸風險,易造成數據丟失、篡改和偽造破壞的可能性存在。
(二)制度建設應進一步完善。財稅庫銀橫向聯網涉及多個聯網單位,各單位在系統運行、操作管理方面的要求存在差異,客觀上需要一套涵蓋所有業務環節的管理制度規范業務行為。目前,還沒有一套統一、完善的規章制度為業務系統的運行作制度保障,制度建設滯后業務發展。
(三)國庫監管難到較大。隨著國庫業務范圍不斷拓寬,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國庫監管工作面臨的情況日趨多樣和復雜,監管難度加大,給國庫監管帶來新的困難和問題。目前,國庫以“預防為先”的外部監管手段比較少,缺乏現場監管和非現場監管的有效結合手段和措施,沒有形成國庫非現場監管的監測、評價和反饋機制,制約了國庫監管職能的充分發揮。
(四)電子化業務監督手段落后。實行橫向聯網后,國庫業務流程發生了變化,賬務處理電子化,事后監督人員無法進入TIPS和TBS對電子繳庫業務進行審核監督,TIPS和TBS也沒有自動審核電子繳庫信息的功能,電子繳庫業務成了無人問津的“邊緣”地帶,暗藏安全隱患。
二、國庫電子繳稅業務風險防范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系統管理,提供良好的環境。不斷優化TIPS功能模塊,加強TIPS、相關系統和網絡運行的管理,建立系統和網絡運行監測,安全管理制度,及時做好計算機和網絡設備的維護、殺毒軟件的更新升級、網絡安全防范,做到數據實時、雙備份、異地存放,從技術層面防范系統風險。
(二)完善制度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對憑證認定、信息審核、業務操作流程、電子信息清單及憑證的使用問題、系統打印輸出的國庫資料要素、格式進行統一規范。同時合理國庫崗位設置、職責分工、業務檢查方式、風險排查措施做出明確規定和要求,從制度上規范業務行為。
(三)有效防范操作風險。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加強人員管理為切入點,重視對各聯網單位業務人員和納稅人的培訓,內容包括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加強財政、稅務、計算機等知識的學習,加大對國庫會計主管權限的牽制和操作行為的監督,防止差錯的發生,有效防止操作風險。
(四)發揮國庫事后監督的效能。積極適應國庫業務發展的需要,加強國庫事后監督管理,便于事后監督人員對電子信息進行審核和對比,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風險隱患,確保國庫事后監督不留“死角”,實現時效性和準確性的雙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