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領導者是領導活動過程中重要的主體因素之一,它作為領導者的相對概念,在領導活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日常活動中,被領導者的地位很容易被忽視,本篇文章便是從被領導者的概念出發,探討被領導者的重要性,從而方便以后工作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被領導者;領導主體:領導活動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0617953
在多數情況中,領導活動總會被大家誤認為就是領導者的活動,從而忽視了領導活動中的其他要素,其中被領導者就是領導活動重要的主體因素之一。如果在領導活動過程中缺少被領導者的參與,那么領導活動的有效性就無從談起,所以說,被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必須得到重視。
一、了解被領導者的概念
被領導者可以被理解為是在領導活動中執行具體決策方案、命令、任務,實現組織目標的具體執行者。其本質是被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內在屬性,是由被領導者在社會中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決定著,不同社會中的被領導者有著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也就有著不同的本質,被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被理解為是一個雙重角色,也就是說,在一個領導活動中,某個人也許是被領導者,但是在另一個組織活動中,可能就成了領導者,因此,被領導者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被領導者是領導活動中的基本要素,是實現領導目標的主體要素,是領導雙向活動中的最基本力量。他們在領導活動中一身兼二任:在領導者看來,被領導者只是被領導的對象;但是在組織看來,他們又是領導活動的基本力量,與領導者共同構成了領導活動主體。作為被領導者的個人往往都會具有獨特的個性,這些表現在個人的性格、動機、能力以及欲望和情感等方面;他們的能動性主要體現在參與領導活動的能動性以及對領導信息作出反應的能動性。總之,了解被領導者的內涵能夠為之后了解被領導者的重要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重視被領導者的地位與作用
被領導者對其所在組織或團體的關心程度,他們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等條件,以及對于本職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等,都極大影響著領導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活動績效的提高。離開了被領導者的認同、支持與參與,領導活動便無法開展,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的主導地位以及組織者和指揮者的作用就無從體現。由此可見,被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發揮的重要性,它們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被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處于基礎的地位
被領導者的群體活動是領導活動產生的社會基礎。人類社會之所以會出現領導者以及領導活動,歸根到底是由于被領導者群體活動的需要。人類社會在剛剛形成之初,人們為了生存的需要,必須以群體的形式進行共同勞動,因而就必然要求對這種群體活動加以組織、指揮和協調,于是才能取得群體活動的成功,這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原始自然的領導活動。后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共同勞動的規模越來越大,社會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領導活動也就越來復雜,于是,在社會分工中,就出現了專門行使領導職能的領導層。從領導活動的形成來看,可以說如果沒有被領導者的群體活動,就不會有領導者以及領導活動。社會主義條件下,領導者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授予或委托,領導者不再是社會的統治者、奴役者,而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領導者只是憑借人民授予的權力,凝聚被領導者的經驗和智慧,代表被領導者的利益和意志,率領被領導者去實現特定的目標。所以,領導者必須向人民負責,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如果領導者濫用職權、營私舞弊,那么,他們的權力最終將會被人民剝奪。
(二)被領導者在整個領導活動中起著最終的決定作用
在領導活動過程中,被領導者既接受領導者的指揮和控制,又能動地參與領導活動,向領導者提出各種要求和建議,并對領導者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采取不同的態度和方式對待領導者的領導和指揮,因而,被領導者對本組織的關心程度,對領導者的信任程度,對完成本職工作的自覺主動性以及被領導者自身的素質等,都最終決定著整個領導活動的績效。在某一時期,社會的領導者,總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被領導者的愿望和要求,從而創造較為顯著的厲史業績。但是,被領導者也不是在每一時期都會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在社會主義時期,作為被領導者的廣大人民群眾對領導活動的這種最終決定作用,才得以比較充分地表現出來,在社會主義社會,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關系是較為平等的互助關系。領導者和被領導者所從事的工作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并沒有商低貴賤之分,這就為廣大被領導者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創造了基本的前提條件,也讓他們更有信心在領導活動中發揮其決定性的作用。隨著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逐步完善,隨著各級領導工作科學化、民主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將會為廣大被領導者充分發揮其作用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
(三)被領導者對領導效能起決定作用
簡單的說,領導效能主要是指作為領導者的個人或者集團組織,領導被領導者完成組織目標或者組織任務的效率。領導效能的高低直接決定和反映了管理者工作效率以及任務完成度。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家總是習慣于將工作結果的好與壞歸因于領導者,反而忽視了作為主體之一的被領導者的重要作用。我們應該對被領導者的定位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比如說,組織中工作目標的實現與否,不僅取決于領導者的領導能力、目標的正確與否、工作方式是否得當,還取決于被領導者的工作積極性以及他們對工作的配合程度,因為如果被領導者不配合完成工作,所有的準備都于事無補。由此可見,被領導者對于提高領導效能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主題因素之一,被領導者是相對于領導者而言的,因此領導者必須重視被領導者的重要性。了解影響被領導者工作積極性的因素,做到以人為本,關心被領導者,重視其對領導效能的影響。
總之,被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同時也要求領導者處理好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系,被領導者也要在工作中對自身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定位,要明確自己的角色行為,在工作中要有敬業精神,鍛煉個人的執行力以及處理好與同事之間的關系,提高個人的工作積極性,為領導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何影.被領導者對領導效能的影響因素分析[J].農場經濟管理,2004 (04):32-33.
[2]張政。被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唯實.1992 (02):55-57.
[3]安麗娜,王佳男,牛彥翠.現代領導活動中領導者如何處理與被領導者的關系[J].中國證券期貨,2012 (12):297.
個人簡介:吳凡(1995-),女,漢族,陜西西安,延安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領導科學與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