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雷

【摘要】目的? 總結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特點與診治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對診治過程進行總結。結果? 80例患者經治療后,20例患者獲得顯效,53例患者獲得有效,7例患者治療無效,80例患者經患者治療后的HR、EDV、LVEF和pro-BNP相比治療前顯著改善(P<0.01),差異有統計血意義。結論?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合并多個并發癥與誘因,再加上癥狀不夠典型,非特異性癥狀復雜繁瑣,臨床上應當積極對患者的原發病和并發癥進行治療,合理用藥,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指導患者正確飲食、適當休息、合理鍛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診治;臨床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全球共同關注的衛生問題,由于心臟結構受損或功能發生衰退后影響心室充盈與射血異常的一種綜合征。有研究指出[1],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發病人群為中老年患者,50歲發病率為1%,65歲以上的發病率則達6%~10%,80歲的發病率甚至增加10倍。我國的流行病血調查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超過50%,且80%的住院患者年齡均超過60歲,經調查發現,大部分老年患者對疾病的了解較少,無法接受有效的治療和飲食指導等,所以病死率較高[2]。本文對我院既往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診治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將其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既往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歐洲心臟病血會2005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與治療指南中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3]。男49例,女31例;年齡67~89歲,平均(75.5±6.5)歲;住院時間12~27d,平均(16.4±4.6)d;根據紐約心臟病協會對慢性心力衰竭的分級,Ⅱ級27例,Ⅲ級38例,Ⅳ級15例。
1.2治療方法
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為期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治療方案涉及標準治療以及誘因治療、病因治療。其中標準治療包括利尿劑、強心劑、醛固酮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誘因和病因治療包括降壓、降糖、降脂、抗凝、抗炎、抗感染、增強免疫等。于治療結束后6個月進行臨床觀察,比較患者治療前后的HR(心率)、EDV(舒張末期容積)、LVEF(左心射血分數)、血清 pro-BNP水平的變化。
1.3統計血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血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血意義。
2結果
2.1治療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標和血清pro-BNP水平比較
患者治療后的HR、EDV、LVEF和pro-BNP相比治療前顯著改善(P<0.01),詳見表1.
3討論
心力衰竭是指心臟博出的血量無法滿足靜脈回流和機體組織代謝需要的一種疾病,主要由多種原因造成心臟輸出量下降、心肌收縮能力弱化無法滿足機體的需求。冠狀動脈硬化引發的心臟病、心瓣膜疾病、急性肺梗阻、高血壓性心臟病、慢性肺臟疾病和內分泌疾病等都會造成心力衰竭,同時也成為了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高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特點鮮明,患者常出現呼吸加快、潮式呼吸、濕羅音、發紺和水腫等癥狀。
臨床上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主要建立在標準治療基礎上,適當的積液利尿劑、強心劑、醛固酮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幫助心肌重塑,改善心臟功能。此外還要對高齡患者的誘因、病因進行積極的控制,由于高齡患者多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肺阻塞、慢性支氣管炎等,血液容易處于高凝狀態,再加上重要器官逐漸衰退,所以治療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酌情給予降壓、降脂、降糖、抗炎、抗感染等治療。從各個環節減輕對患者的心臟損害,逆轉心功能。腦鈉肽是一種心肌細胞產生的肽類激素,一旦心臟功能出現障礙,腦鈉肽系統就會被激活,大量產生釋放入血,所以血清中的pro-BNP可用于對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后的病情改善[4]。本次研究發現,80例患者中僅有7例治療無效,其余73例均明顯好轉,pro-BNP相比治療前也顯著改善(P<0.01),提示患者病情預后良好。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合并多個并發癥與誘因,再加上癥狀不夠典型,非特異性癥狀復雜繁瑣,臨床上應當積極對患者的原發病和并發癥進行治療,合理用藥,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指導患者正確飲食、適當休息、合理鍛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陳以勒,潘高云.N-末端腦鈉肽前體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血雜志,2014,17(13):3650-3651.
[2]田朝偉,陳曉輝.急性心力衰竭的診治進展:2016 ESC 急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急診醫血雜志,2016,25(7):854-857.
[3]周翔,陳志亮,熊秀林等.慢性心力衰竭并發高尿酸血癥中西醫診治思路[J].吉林中醫藥,2017,37(7): 657-660.
[4]韓劍樹,李柏濤,欒嵐等.腦鈉肽測定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治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 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