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鑫
摘 要:自中國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40年以來,經濟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創造了中國奇跡,中國的電子商務也蓬勃發展,正在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經濟增長點。但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和電子商務發展也存在著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因此本文對電子商務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 區域經濟 協調發展
一、引言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澳大利亞關于電子商務的研究報告(2006)[1]認為電子商務可使GDP提高并促使進出口貿易條件得到改善,勞動者的實際工資水平得到提高。Choi S.Y.等(1997)[2]也指出電子商務在經濟活動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正跨入“消費升級”全新時代,電商不斷創造著新的消費需求,引發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范玉貞、卓德保(2010)[3]認為電子商務發展對我國經濟增長發揮作用但存在滯后效應。楊堅爭等(2011)[4]指出電子商務指數每增加1%就會帶動GDP增長0.017%。李勇堅(2014)[5]研究得到電子商務通過消費乘數效應促進經濟增長。劉曉賀等(2014)[6]以上海為例證明了電子商務交易額每增加1%,可帶動GDP增加0.39%。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及企業競爭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及各細分領域交易規模實現不斷攀升。其中,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7.85萬億元,2016年為22.97萬億元。數據表明,過去的五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增加了15.12萬億元,增長了近3倍。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繼續,以及中國的一二線城市不斷成長,電子商務行業也將繼續受益。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典型的塊狀經濟特征,東南沿海屬于較為發達地區,北部和中部屬于快速發展地區,西部則相對落后。通過計算全國各省市電子商務和區域經濟兩個系統相互彼此影響的程度,我們發現廣東、浙江、江蘇、北京等沿海發達地區的電子商務和區域經濟協調度都很高,但是廣大內陸地區的協調度都普遍較低。為什么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格局是與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相匹配呢?
二、理論機制
(一)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
首先,電子商務可以拉動內需,網絡零售種類齊全、產品新穎、價格低廉,刺激著我國消費群體的消費欲望和需求,不斷擴大著我國的消費市場,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其次,電子商務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傳統服務業與互聯網相結合,促進了制造業與服務業的有機融合,使制造業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創新產品種類、提高產品質量,從而加速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
最后,電子商務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區域特色的發展。電子商務打破了傳統的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集中式城鎮化思路,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以小城鎮為中心的分布式城鎮化思路。主張信息的聚集,實現了門對門的資源配置方式,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此外,不同區域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了對自身的特色產品和特色文化進行宣傳推銷,打造品牌優勢,開拓區域特色經濟的發展。
(二)區域經濟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
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政府引導。政府在充分了解區域經濟特點、標準和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實際區域的適合電子商務發展的優惠政策,支持政策的同時,對該政策制定相關的制度予以充分的合法的保護;(2)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前提基礎,只有在具備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的基礎上,電子商務才有發展的可能性;(3)電子商務人才隊伍建設。通常來講,電子商務對人才技術和綜合能力的要求很高,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備專業扎實的技術基礎,也必須要具備優秀的整體素質和能力;(4)物流體系的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的支持,商品的配送離不開物流,因此,要保證物流的質量和速度,可靠高效的物流是電子商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影響因素
(一)對外開放程度
在內需不振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發展必須融合到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去。在世界不同區域內的貿易協定和貿易爭端都有升級趨勢,爭奪世界的市場,是提升本國經濟的重要手段。而東南沿海地區的開放程度遠高于內陸地區,這也為東南沿海區域的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的便利,而電子商務的發展又會對區域經濟產生刺激,為這些區域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所以沿海區域的耦合協調度會高于其他區域。
(二)技術創新
沿海區域的互聯網普及率以及科技的創新能力遠高于內陸地區,同時金融業也很發達,在這方面,沿海區域具有天然的優勢,使得電子商務在我國從沿海區域開始快速發展然后向內陸進行擴散。這就導致了沿海地區的經濟與電子商務的發展是相輔相成,快速發展。
(三)人才集聚
隨著新經濟增長理論的出現和發展,信息技術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內生要素,在總產出增長率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北京、上海、廣州、浙江等地區由于其經濟優勢對于人才有著極大吸引力,特別是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這極大的促進了沿海地區的互聯網公司的發展以及電子商務的流行,使得區域經濟與電子商務保持高速發展與極大的相關性。
(四)物流體系的完善程度
電子商務的興起促進了物流公司的發展,也提高了物流公司的地位,促使物流公司形成了精密的運輸網絡和通訊網絡。而現代物流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進步的重要支柱,幫助產業企業之間實現真正的價值交換,更加優化、高效的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幫助企業提升經營水平,調整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價值與經濟結構。沿海區域的資金優勢以及政策傾斜,其物流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擴大了區域經濟的影響范圍,降低了企業的成本,相對于內陸更為完善的物流體系,為沿海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并對區域經濟的增長提供動力。
四、對策建議
(一)堅持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抓住“一帶一路”機遇
加強中西部的發展,為其提供更多的經濟支持與政策幫助,為中西部的電子商務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電子商務的發展除了依賴與國內市場,廣闊的國外市場也能促進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抓住“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機遇,與其他國家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通過經濟技術合作來提升電子商務水平。
(二)加強政府引導,建立與完善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首先,地方政府部門應當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扶持力度,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并實行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以有效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其次,應當積極完善融資與投資服務體系,并加大對電子商務企業的金融支持,積極研發出相應的信用體系。再者,應當將公安、稅務以及工商等部門的監管職能充分發揮出來,不斷加大對電子商務活動的監督與管,促使電子商務的規范化發展。此外,應當對于需要付費的公共電子商務服務平臺予以相當的重視,并構建起協同監管體制來確保電子商務得以有序運轉。
(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體系
政府應該加強交通、網絡、通信、服務機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為電子商務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支持。
(四)加強電子商務人才隊伍建設
我國目前電子商務方面的人才不多,十分缺乏,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非常強烈。電子商務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方式有:第一,要對人才進行知識教育和實踐教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確保人才在各方面都能做到優秀,以培養綜合性的各方面素質優秀的人才為目標;第二,要健全電子商務人才市場管理體制,創建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網絡數據庫,還要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的人才的積極互動和分享交流。第三,要制定公平、合理的電子商務人才獎勵制度,提高人才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要注意加強團隊之間和合作和默契,創造一種和諧、高效的工作氛圍和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 Austral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 (DEST), Committee E . An Australian e-research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 final report of the e-Research Coordinating Committee[J]. Dest, 2006.
[2] Choi S Y, Stahl D O, Whinston A B. The economics of electronic commerce[M]. Indianapolis, IN: Macmillan Technical Publishing, 1997.
[3]范玉貞,卓德保.我國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研究[J].工業經濟,2010(8).
[4]楊堅爭,周濤,李慶子.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1(10).
[5]李勇堅.電子商務與宏觀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學習與探索,2014(8).
[6]方華,張燕飛.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研究——基于上海市的統計數據[J].農村金融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