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鵬 謝辰璐 咸會增 王俊山 沈艷濤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力企業也快速發展。線損管理在電力管理工作中占據重要位置。臺區線損管理涉及到用戶量大、基本檔案相對較少、有效數據收集存在問題以及設備老化等情況,需進行信息化建設,以保證電力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從而促進臺區線損工作的正常高效開展。為完善和提高臺區線管理的質量,需將用戶用電信息、相關數據分析、設備情況及人工方面的采集都進行有效分類管理,以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為建設中心,促進電力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電力企業用電系統的臺區線損管理中,需將人工抄表中出現的錯抄、估抄及估抄等現象進行有效且多角度的分析,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實現臺區線損管理的真正目的,從而實現技術化革新。
關鍵詞:用電信息 采集系統 臺區線損管理研究
引言
影響線損率的內部原因:電能量損耗與線路的電阻率、供電線路長度、導線橫截面積等有很大關系;外部原因:電流在通過線路時發熱、發生電動力、竊電、三相線路電流不平衡、對外放電等現象都會導致電能量損耗。除電力線路自身因素和電流因素影響之外,應該最大限度地減少其他原因導致的線路電能量損失:轄區內抄表異常、抄表失敗、營銷系統客戶檔案與采集系統不一致、臺區現場接線與系統掛接關系不對應、臺區線損模型建立有誤、有表無戶、數據同步有誤等原因。可以沿著線路走徑逐一摸排清理,理清線路接線方式和臺區關系,嚴加管理考核,有效降低線損率指標。
一、線路損耗管理模型
鑒于上述問題,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平臺出臺了“四分線損”模式的線損分析智能化模塊———即按照用電區域、電壓等級、傳輸線等級、分臺區進行線損的處理計算,并根據供電網絡拓撲關系及各供受電點的正向有功無功、反向有功無功的電能數據,按指定周期或固定時間段對線損進行處理計算。四分線損中“四分”是指綜合分區、分壓、分線及分臺區等四個模式在內的綜合分析處理管理模式。其中,分壓———即按電壓等級不同進行線損統計處理的管理方式,在所管轄區域內從宏觀角度檢測不同電壓等級下的電網線路的耗損狀況。分區———即按供電區域劃分,對劃分后的若干個行政管理單位進行線損計算處理的管理方式,對所轄供電區域從宏觀角度考核線損率狀況的方式。分線———包括主變壓器損耗、送電線路、10kv饋線三種設備損耗,是對所管轄區域內各電壓等級下的構成主設備的元件的電能損耗進行計算處理的管理模式。分臺區———針對于公用變壓器,即對所管轄區域內電網中各公配變的電能損耗進行計算處理的管理模式。
二、優化措施分析
(一)對于臺區線損精細化分析進行優化
(1)已有采集系統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有:低壓用戶電量異常情況分析、臺區供電量數據異常情況分析、線損異常診斷報告智能生成、臺區線損統計和即時線損統計以及集合線損分析等等。需要對臺區線損精細化分析進行優化,形成高效的臺區線損管理機制,特別要加強線損正常臺區異常的監控。要遵照區域性管理方式加強臺區異常情況的監控,快速準確進行數據異常用戶定位以及原因分析,對其實施及時處理。(2)除了做好已有用戶的管理外,要加強增量用戶的管控力度,特別是要確保新裝、過戶業擴現場信息的準確性,及時完成相應表計的安裝以及營銷錄入等工作。尤其是對于新建用戶,更是要加強通信信號的管控,確保其正常運行。另外,要定期進行臺區線損專項整治工作,特別是要對那些不能通過已有營銷系統核對的異常臺區實施重點檢查,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例如臺區檢測、線路走向檢查等)對現場用戶臺區對應關系進行核查,采取針對性措施對異常臺區實施整改。
(二)采集異常的排查
某臺區線損率一直處在合格范圍內,某天開始突然出現高損現象。首先我們利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的高級應用-臺區線損管理-臺區線損統一視圖功能,查詢出現線損異常前兩天至今的采集成功率、采集覆蓋率指標,如果從異常開始時采集成功率明顯降低,再穿透到具體采集失敗的用戶明細,再到數據查詢分析里查詢、分析這些用戶用電量情況,若一直正常用電,基本上就是因為這些用戶采集失敗致線損率升高,從而派采集運維人員到現場處理,線損恢復。新增用戶采集未覆蓋。從查詢出現線損異常前兩天至今的采集覆蓋率指標,如果從異常開始時采集覆蓋率降低,再穿透到具體未覆蓋的用戶明細,再到SG186系統查詢該用戶的歸檔日期等,分析出這些用戶營銷系統未及時同步到采集系統,在采集系統做一下同步即可解決。
(三)對臺區電網的供電范圍進行合理規劃
為避免臺區線損管理中出現供電范圍過大的情況,需對供電范圍進行有效合理的規劃,從而減小臺區線損率。需合理有效地選擇變壓器,以保證用戶的基本用電信息能得到精準的計算,做到變壓器“不超荷”“不負荷”,減小線路受到的阻力。需防止頻繁變壓和減少不平衡的電流出現。具體配電中,需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從而提升臺區線損管理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四)加強臺區管理的規范性,進一步提升線損統計的準確性
對于臺區線損管理來說,最主要的難點之一就是戶臺對應問題。想要有效保證臺區低壓客戶和配變信息現場的匹配性,一定要確保臺區的客戶能夠進行100%的調查,要確保每一塊表和每一條線路的準確性。在進行戶臺關系核查時可以采取如下幾種方式,分別為:現場核查、用電信息采集系統、SG186營銷系統等等,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結合來對戶臺關系進行核查,對于疑難臺區可以實施全天候的集中抄表,以此來對供售電量進行核對。以此種方式對錯掛臺區客戶進行有效清理,同時能夠對竊電用戶進行有效查處。
結語
隨著我國電力企業的不斷發展,臺區線損管理需得到進一步提升。現狀表明,臺區線損管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因此,分析了影響臺區線損管理的因素,以解決臺區線損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需完善管理機制,進一步強化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從而保障臺區線損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王 毅.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臺區線損管理研究[J].中國市場,2016,(45):129.
[2]陳 霖.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臺區線損管理研究[J].電力訊息,2015,(24):83-84.
[3]常 沖,唐森木,華玲燕.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臺區線損精益管理[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農電),2015,(5):48-49.
[4]姚岱松.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臺區線損管理探析[J].電力訊息,2017,(2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