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康妹
摘 要:世界經濟的發展將會直接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分析當前的世界經濟秩序調整與市場預期對于實現中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本文重點對當前世界經濟秩序轉型與相應的市場預期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世界經濟秩序 市場預期 全球化
隨著全球治理赤字問題逐漸嚴峻以及各地區經濟發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內憂外患,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遇到了巨大的挑戰。特別是不同國家之間的貿易戰爭在很大程度上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增加了不穩定因素,增加了市場的恐慌心理。因此在目前乃至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會是經濟發展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并存。
一、世界經濟秩序轉型與治理赤字現狀
(一)世界經濟形勢處于放緩趨勢
《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為3.7%,相比于今年4月份預測的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降低了0.2%,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國政府采取的貿易政策。目前全球市場普遍存在恐慌情緒,尤其是石油貿易的國際環境動蕩不安,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穩定因素。當前世界經濟戰略體系正處于過渡發展階段,美國提出的美國優先戰略將必然會對當前的國際經濟秩序形成巨大沖擊。
(二)大國間博弈和斗爭日漸突出
目前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的頭號大國,但是不能否認目前美國的綜合國力正在逐漸下降,新崛起的大國與美國之間開始全方面的進行博弈。目前美國政府為了限制中國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限制中國在美國的投資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這將會降低全球經濟市場的發展信心,增加了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因素。現階段美國與歐洲以及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沖突和競爭正在日益激烈,信任赤字形勢逐漸嚴峻。
(三)全球治理赤字面臨新的困境
首先傳統世界經濟秩序所構成的一系列國際規則均是基于霸權主義以及不平等地位的基礎上的,目前已經難以適當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1]。其次目前全球經濟治理正在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包括氣候變化、貿易保護主義、難民危機以及地區沖突等。在冷戰結束之后,隨著民主化運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發展逐漸呈現出去中心化以及分散化的發展特征,傳統的發達國家,如英國、德國以及法國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經濟困境。
二、中美博弈成為世界經濟秩序競爭的核心
(一)中美之間認知發生變化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和工業國,在美國嚴重已經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利益。但是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人均GDP依然處于世界上的中下游水平。中美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以及溝通不暢問題。中國宣稱自己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而在美國眼中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和平的重大威脅。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已經將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因此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是美國為了限制中國發展而采取的措施。
(二)中美之間開始全面競爭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自此之后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的貢獻率明顯超越美國。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12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特別是“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提出之后,中國已經與世界上103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118份貿易合作協議。由此可見,中國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越來越大,這已經成為美國無法更改的事實。因此中美之間已經逐漸進入全面競爭階段。中國為了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包括在通信設備、交通設備、醫療器械、人工智能以及航天裝備等多個領域進行攻關,如果中國制造2025計劃進展順利,中國將順利進入制造產業鏈的中上游環節[2]。這對于美國來說是非常不愿意看見的結果,因此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對中國進行貿易封鎖,包括中興事件以及華為5G事件等。
(三)國際權力與實力發展此消彼長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經濟體量差異正在逐漸縮小,預測數據顯示基于中國經濟發展6%的增長速度,中國GDP將在2027年趕超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而目前基于當前的進出口總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家,中國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國經濟正在逐漸衰落,日本、俄羅斯、印度以及中國的經濟發展逐漸鞏固。但是在中美實力此消彼長的發展中中國能否成為真正的世界大國還存在很多未知數,有待于在發展中進一步探索。
三、世界經濟秩序無中心化發展
(一)美國逐漸退出導致世界經濟秩序出現權力真空
美國為了實現美國發展優先的戰略,更好實現國內經濟的發展,相繼推出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巴黎協定》、《伊朗核協議》以及《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關于強制解決爭端之任擇議定書》等協定,這對于世界貿易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出美國對于當前的世界經濟治理體系的不滿。當前世界經濟秩序發展也正處于一個過渡階段,而美國的這一系列退出國際組織以及國際協議的舉動對于全球經濟市場發展的信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目前世界經濟市場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逐漸轉變為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之間的博弈。
(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形成沖擊
隨著美國大國地位的逐漸衰落,世界上的地區大國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角色,地區之間的合作正在重塑國家貿易新體系,通過這種地區之間的貿易合作來有效抵制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思潮以及美國的貿易戰,在該過程中任何一個國家均不能置身事外[3]。基于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形勢來看,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多邊機制是解決貿易摩擦的主要方式。
(三)歐洲一體化發展遭遇挑戰
經過大半個世紀的發展,28個歐洲國家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共同體。但是隨著希臘危機的不斷嚴峻以及英國脫歐影響的不斷增加,歐洲共同體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除此之外,歐債危機的影響、法國的黃背心運動以及德國的移民危機等問題都是歐洲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
四、世界經濟秩序調整下的市場發展預期
(一)全球市場依然存在恐慌情緒
目前石油依然是全球經濟市場最為主要的貿易商品,由于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的不斷加大以及對俄羅斯的不斷打擊導致世界石油價格不斷上漲。此外美元持續走強,導致全球股市不斷震蕩,對于全球市場發展帶來了恐慌情緒。除此之外,中美貿易戰將中美兩國帶入了全面博弈的新階段,這對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將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同時世界地緣政治的不穩定也在逐漸增加,這對于美國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均具有較大的打擊。在該背景下,沒有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因此,整體來說世界經濟市場預期面臨嚴峻考驗。
(二)全球貨幣政策依然寬松
雖然歐洲危機的影響正在逐漸消退,但是由于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因素正在逐漸增加以及世界經濟發展動蕩不安,導致世界經濟發展形勢并沒有出現本質上的好轉,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均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在該背景下美聯儲不斷釋放出寬松的貨幣政策信號,將下一次加息延后至2020年,因此目前寬松的貨幣政策已經逐漸成為市場的共識。但是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于經濟的發展并非全是有利因素,其將會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潛在的發展隱患比如貿易保護主義等,對于世界經濟發展轉型以及縮小貧富差距均具有不良影響。
(三)新興市場發展形勢更加嚴峻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以及美國退化國際組織等行為對于美國的國際信用以及國際信譽均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將不利于世界經濟的復蘇,尤其是對于世界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將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目前世界新興市場的發展形勢日益嚴峻,土耳其里拉暴跌,委內瑞拉嚴重的經濟危機以及巴西經濟衰退等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穩定因素。目前世界經濟治理體系正在面臨前所未來的巨大挑戰,美國政府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對于新興市場的發展將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特別是對于那些嚴重依賴投資以及出口的新興國家。2018年9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日益加劇的保護主義、新興市場的脆弱性和金融市場的波動性正在變得更加突出,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摩擦將會嚴重打擊經濟信心”。
(四)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貿易發展帶來挑戰
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頭號大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并沒有發揮積極的作用,而是率先采取了貿易保護主義,實施美國優先發展戰略,導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以及反全球化發展的浪潮,對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美國公開抵制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則,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對抗自由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期間,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共采取了75條貿易限制措施,這也充分反映出世界貿易正處于低迷的狀態。
五、結束語
基于上述分析,世界經濟的發展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世界經濟發展秩序將會長期進行調整,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戰將會持續開展并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因此整體來說世界經濟將會進入大變革、大調整的過程中。中國應該抓住機遇,實現自身的發展,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更好的彰顯自身的大國地位。
參考文獻
[1] 劉曄. 新型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構建[J]. 管理學刊, 2019, 32(2):11-17.
[2] 魏建國. 中國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和國際經濟秩序的維護者[J].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 2018, 16(5):90-91.
[3] 曹前滿. 論特朗普的攪局與世界經濟秩序的邏輯[J].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 59(1):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