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世劍
摘 要:優化產業結構不僅是滿足社會需求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的有效措施,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極為有利。如今,經濟金融的作用不斷加深,也給社會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影響,與產業結構之間更是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诖耍恼路治隽私洕鹑诨瘜Ξa業結構優化的影響機制。
關鍵詞:經濟金融化 產業結構 影響機制
眾所周知,全球經濟正朝向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日漸緊密,中國經過不斷的發展與建設,也以更加強勢的狀態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競爭當中,不斷加深與世界各國的溝通及交流。當前,我國的改革開放正處于不斷深化的關鍵時期,為加快金融行業的發展速度,國家更是給予了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不僅不會對國外企業的投資進行過多的干涉,還鼓勵中國企業和個人進行海外投資。雖然,此種政策有利于我國加快金融行業的發展速度,做好產業結構的優化,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西方國家的金融態勢一定會給我國的產業結構和金融發展帶來風險。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要想實現優化產業結構的目標,必須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并對我國本土經濟金融化對金融結構產生的影響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一、概述
近20年,經濟金融化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并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贏得了廣泛關注,無論是對于我國經濟發展還是對于世界經濟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所謂經濟金融化,就是在全部經濟活動當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現有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有價證券、保單等內容。實際開展金融活動時,需要以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為準,從廣義角度來說,經濟金融化也可以說是整個金融行業。而中國經濟金融化則是在國內進行的金融活動。值得注意的是,經濟金融化不僅與金融行業本身之間有所關聯,還會直接影響甚至左右國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諸多領域。不難發現,經濟的增長與發展和金融創新都是影響經濟金融化的直接因素,政府的國債增長也會給經濟金融化帶來一定的效應。因為,國家經濟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從而為經濟金融化營造了更為良好的內外部條件。而金融創新則是只在20世紀60年代后出現的貨幣物品和新型的金融工具,經過不斷的建設與發展,其使用比重不斷增加,在經濟活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從而為經濟金融化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政府進行的宏觀調控可以說是一只看不見的“大手”,給予了經濟市場適當的干預,與此同時政府還會發售大批量的國債,這為經濟金融化提供了更加強大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非銀行機構的快速發展,為經濟金融化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的非銀行機構所進行的融資行為,使得金融行業的非中介化成為可能,并經濟金融化目標的實現注入了新鮮的血液[1]。
二、經濟金融化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經濟金融化可以說是進行了系統性的轉變。此種轉變以銀行為主,企業和居民生活也是轉變的直接因素。而在經濟金融化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經濟體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當前,我國的金融機構和經濟發展均處于關鍵時期,只有構建良好的金融機構,才能為社會經濟結構的升級打好基礎。從企業角度來說,要想獲得更大的利潤,必須做好投資和風險管控,而且投資是以具備充足的利潤為前提的,在此過程中金融利潤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互聯網技術及信息技術的共同影響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流日漸緊密,也正是受到此種大環境的影響,經濟金融化才得以加快,并在各個部門和各個企業之間快速的擴散。
(二)消極影響
有學者認為,經濟金融化有利也有弊。雖然經濟金融化會在短期內為利潤的增長提供助力,但是不利于長遠的發展。經過一段時間的增長后,利潤會受到經濟金融化的影響而有所降低,甚至給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帶來負面效應。另外,經濟金融化帶來的影響會直接阻礙實體經濟的投資與建設,致使實體經濟的創新無法達到預定的目標。從整個行業來說,因為世界經濟金融化的影響,我國的制造業缺乏創新,過度依賴外部市場,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站穩腳跟。收入是每個員工最為關心的問題,但是經濟金融化會逐漸加大貧富差距,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以上均是金融化給產業結構升級帶來的消極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的轉化也會直接影響到實體經濟,這是從價值鏈角度進行分析后得出的結果,最終給整個產業鏈的調整帶來阻礙,增加難度。
三、經濟金融化影響產業結構優化的機制分析
(一)確保產業結構合理、規范
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不僅是重新分配資源,也是依據我國經濟的發展狀況完成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2]。實際調整產業結構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消費需求,還要將不理想的產業結構按照相應的需求調整至合理范圍內,從而提高資源效率,逐步改善資源能源過度浪費的問題,但是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并不是一天兩天即可快速完成的,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逐步的修整并優化。加之經濟金融化的影響,產業結構需要經過多次的完善才能達成預定的目標。在整個產業鏈條當中,各項產業的質量與水平參差不齊,一定會有高質量的產業,也會有劣質產業,要想提高整體產業鏈的水平與價值,必須學會應用金融資源,利用金融資源的優勢完成資源的配置與淘汰。也可加快劣質資源的轉化速度,使其盡快完成向優質資源的轉化,從而為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提供動力。雖然說優質產業對于劣質產業來說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存在比例失衡的問題,這是因為優質企業發展速度過慢,未達成預定的目標。要想完成第二次的優化與配置,必須利用金融資源,從而借助金融資源的優勢加快發展速度,將產業比例結構調整至合理范圍內。
(二)對產業結構優化的支持
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必須朝向高級化的方向發展,這也標志著產業結構的整體水平會朝向更加高級的方向轉變,產業結構的轉變是一個動態性的過程,也是其不斷升級進步的過程。優化產業結構的目的在于提高產業結構的總體產值,這也是產業結構朝向高級化方向發展的最終目標。如今,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速度十分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