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營改增”全面的實施,根據企業反饋情況來看,有的企業稅負減少,有的企業稅負有所增加。本文對企業稅負增加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就降低企業稅負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營改增;稅負;降低;增加
一、背景介紹
2016年5月1日隨著“營改增”在房地產、金融、生活服務業的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已全面完成。作為供給側改革降低企業成本的重要措施,“營改增”確保企業稅負只減不增。在“營改增”實施的初期,由于企業自身特殊情況的存在,部分企業稅負出現了稍微增加的情況。如何全面降低企業稅負需要政府、企業共同參與,確保企業稅負只減不增。
二、企業稅負增加的原因分析
“營改增”的目標是減少重復征稅,減輕企業負擔,確保所有企業稅負只減不增。針對部分企業稅負增加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由自身的特殊性所致。筆者認為,企業稅負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增值稅稅率設計欠合理
根據“營改增”試點方案,不同行業稅率有增有減稅率,有的行業“營改增”后稅率降低,有的行業稅率增加。比如交通運輸業,其稅率從3%增加為11%.稅率增加明顯,要確保企業稅負不增加,交通運輸企業必須取得8%的進行抵扣,否則,企業稅負就會增加。實際情況是企業很難取得8%的進行抵扣,所以,企業稅負增加在所難免。
(二)企業難以取得進項抵扣發票
企業增值稅進項抵扣的前提是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種種限制部分企業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根據中國建筑會計學會專家調研結果顯示:全國施工企業只有31%可以拿到增值稅專用發票,近69%的企業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故無法進行進項稅抵扣,必然就會引起企業增值稅稅負的增加。
(三)可抵扣的成本費用不足
隨著新營改增稅費改革機制的出現,各方面出現了相關的改革,其中改革較大的即是相關的抵扣條款,新的稅務加納要求中,明確規定,如使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的項目,免交增值稅的項目、用作為集體福利或者是個人消費中產生的相關增值稅項目無論是涉及無形資產還是不動產等都是要繳納相關的增值稅,以上相關的行為都是個人消費行為,產生稅務需要按照要求進行正常繳納,不可以進行相關的抵扣計算。同時如個人購進的旅客運輸業務、貸款、餐飲、居民日常消費都不可以進行相關的抵扣。
傳統的企業成本計算過程中,相關的餐飲和出行車票都可以計算在企業成本范圍之內,在進行稅務繳納過程中可以進行相應的抵扣,但是在營改增實施之后,餐飲住宿等較多都不可以計算其中,餐飲行業包括可以提供餐飲和餐飲相關服務的行業,住宿行業則是提供相關住宿業務的場所,場所提供的服務消費無法抵扣納稅金額。
三、企業實施“營改增”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為推動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相關的企業實施稅費制度改革。在此過程中不包括建筑行業在內的第二產業都需要進行相關的增值稅繳納。同時對于營業稅來說,要將第三產業領域加入納稅的行業當中。因此對于納稅企業來說,不僅需要繳納一種稅費,同時需要繳納第二種稅費情況,簡單來說部分企業需要疊加繳納兩種稅費。導致企業稅費壓力在逐漸地增加。對于增加稅費負擔來說,一部分屬于第三產業的服務行業根本沒有提升自己服務質量的壓迫感,導致被服務對象的幸福指數在降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目的是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所以在當前的市場發展過程中,較多企業在生產經營和服務領域得到不斷的提升,而對于傳統稅費制度來說,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社會發展要求。對于營改增制度來說,其與當前的國際的稅費制度較為吻合,給企業自由發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四、“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對于營改增來說.其是一把“雙刃劍”首先在稅費制度的使用過程中,其有著較多的優勢,新稅費制度為企業提供了較大的自由空間,但是對于其部分企業來說,在繳納相關稅費之后,要進行第二次稅費的繳納,導致較多的企業相關成本負擔在增加。在目前的營改增制度實施過程中,主要有兩種納稅形式,即是小規模納稅主體和常規性納稅主體。因此對于不同規模的納稅主體來說,其有著不同的影響,所以帶來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一)對規模較小的企業納稅人的影響
對于規模較小企業來說,年營業額在五百萬以下的企業算作小規模企業,對于小規模企業來說,在傳統企業的稅費的繳納過程中要進行5%營業額來繳納營業稅,但是在營改增稅費之后,小規模企業需要繳納的營業稅費用將為3%,大幅度的降低相關營業稅的納稅比例,有助于降低企業的相關運行成本。并且對于小規模企業來說,由于成本的降低保證資金鏈的流動,讓其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活動較多的發展空間。
(二)對于常規性納稅主體的影響
對于常規性納稅主體來說,其營業額在年度超過五百萬的企業,在其繳納相關稅費的同時,要按照國家相關的規定進行稅費繳納,同時要以主體規模的標準進行相關的增值稅繳納。在實施增值稅改革之后,較多的稅費繳納主體都得到了全面的幫助,降低了相關企業的運行成本,同時對于小常規企業來說,保證了整體的經濟發展,但是對于常規企業來說,與傳統繳納稅費有所不同,對于排除建筑行業的第二產業來說。相關的企業要進行高額的附加服務進行稅費的繳納,所以較多的企業不但沒有進行增值稅負擔的降低,企業稅負不降反升。
五、降低企業增值稅稅負的建議
為確?!盃I改增”確保企業稅負只減不增的目標,減少企業重復征稅,促進企業結構轉型,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證“營改增”政策全面落地生根。
(一)合理設計增值稅稅率
通過近兩個月的增值稅稅負測算的申報情況,對稅負增加的企業或行業的增值稅稅率進行綜合測算,測算出某個企業或行業的進項到底能有多少,根據測算設計出一個合理的增值稅稅率,保證企業稅負只減不增。
(二)打通各個行業抵扣鏈條
在當前的各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要想降低相關的稅負影響,要對增值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在當前的稅費繳納過程中,首先要了解繳納的基本情況,對于繳納企業來說,年營業額以五百萬為限,低于五百萬的企業為小規模企業,但是高于五百萬的企業則是常規納稅企業。在營改增以后,小規模企業的繳納稅費比例由傳統的5%降低為3%,保證企業成本的降低,但是對于常規納稅企業來說,在完成相關稅費繳納過程后,要進行相關附加稅費的繳納,簡單來說就是增值稅的相關成本在增加。同時對于企業的相關抵扣情況也出現了較多的變動,導致部分成本出現增加的情況。
我國企業中小型企業占絕大多數,無法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與小規模納稅人發生經濟業務取得的發票無法抵扣。所以,應當取消增值稅專用發票與普通發票的區別,這樣才能打通各個行業的抵扣鏈條,確保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確保企業有充足的抵扣,減輕企業負擔。
(三)優化企業進項抵扣項目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有些成本費用無法抵扣,比如餐費、車費等,這也是引起企業稅負增加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應當進一步優化可抵扣項目,把餐費、車費等納入抵扣項目,擴大可抵扣項目范圍,使企業成本費用“應抵盡抵”,最大程度減少企業重復征稅。
參考文獻:
[1]唐杰.全面營改增后企業降低稅負的有效策略[J].會計師.2016(12).
[2]陳成龍.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25).
[3]李駿.“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稅負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
[4]王筱.“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稅負和績效的影響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8.
作者簡介:
王芳,重慶文理學院,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