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艷
摘要:教育扶貧作為我國扶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真正實現脫貧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現代社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所在,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曾指出: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在思想上讓孩子擺脫貧困機制,通過教育精準扶貧,進行精準管理、精準幫扶,從而打破面子工程的建設,從教育上進行脫貧根源的拔除。但是在教育進準扶貧這一政策執行的過程中,不論是執行力度,還是實施政策、實施問題都需要我們進行精準計劃,精準落實,那么,如何做到教育進準扶貧的質性發展?如何實現精準扶貧?是本文主要探究的內容所在。
關鍵詞:教育精準扶貧;價值邏輯;問題與對策
教育可以說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在,良好的教育不僅可以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地技術支持、人才輸出,同時也是國建富強、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對于教育精準扶貧這一政策的落實而言,《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的意見》等國家政策無不清晰展示了教育精準扶貧的基礎性、根本性,為此,我們一定要堅實這一政策的落實,通過科學化教育價值邏輯分析,進行實踐問題的探究,在問題的交流解決中實踐策略計劃落實,讓教育成為貧困脫貧路徑中的一種。
1 教育精準扶貧的價值邏輯
貧困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困乏,俗話說的好:凡是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真正貧困的思想的寬泛,只有我們思想得到價值的升華才能從根源上擺脫貧困因子,教育作為思想提升的有效途徑,它不僅可以有效幫助人們進行思想、情感的提升,同時也是從根源上阻斷貧困傳遞的根本路徑,在精準扶貧這一工作的開展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深入教育本質,在科學化教育思想的深化中實現人們價值、理念等內容的提升,讓教育成為脫貧的有效途徑,從而實現貧困學生健康的成長發展,通過教育力量優化貧困人口流動,阻斷代際式的貧困傳遞,讓貧困人員在精準扶貧中從輸血轉變為造血,從而優化社會的發展,實現教育精準扶貧的價值功效。
2 教育精準扶貧的實踐問題
對于教育精準扶貧而言,要想實現教育扶貧的實際性發展,讓人們不論是思想還是行為得到全面化的提升,如何做到精準便是基礎所在,就目前而言,我們依然會看到,教育幫扶不到位的現象,有很多地方依然存在面子工程,對扶貧對象的篩選也只是片面性的一個過場形式,不僅無法實現貧困人口的教育幫扶,也會產生資源不平衡的問題現象,同時在教育精準扶貧中人們對貧困這一理解存在誤差,倘若僅僅依靠單方面的力量進行教育精準扶貧這一工作的開展,不僅無法實現教育脫貧的這一計劃,同時也不利于人們健康教育觀念的形成,為此,我們要創建多元主體參與的教育扶貧機制,從而實現教育精準扶貧的質性發展,讓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實。
3 教育精準扶貧的對策分析
3.1 開展多元主體參與制度,提高教育精準扶貧的執行力
在精準教育扶貧這一政策的落實中,為有效實現教育精準幫扶,幫助人們擺脫學習障礙、思想障礙,我們可以進行多元主體參與制度的建設,在戶籍、學籍檔案等信息管理中進行精準教育幫扶篩選,同時結合因村派人的制度進行實地考察、實際問題分析,通過這一多元主體參與制度的建設,使得教育精準扶貧落實到實地,在分工協作、交流機制完善的過程中實現智慧教育幫扶,這樣既可以找準教育幫扶對象,也可以發揮教育的力量鼓勵社會組織對扶貧工作進行積極參與,而作為教師的我們更要重視自己的責任所在,在充分了解學校信息,學生信息的基礎上幫助教育扶貧做最后的助推力,從而提高教育精準扶貧的執行力度。
3.2 利用互聯網手段,有效破除精準教育扶貧的貧困觀念
在信息化的發展,對于教育精準扶貧這一工作的開展也得到了時代型的格局創新,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構建教育精準扶貧網站,在這一網站中我可以就扶貧地區進行政策建設公布,同時也可以讓扶貧對象在這一網站上就教育問題展開留言在這一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從思想上讓人們擺脫貧困觀念,為教育精準扶貧注入新鮮的生命活力,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一網站進行相關學者、社會組織人員等進行教育扶貧計劃網絡論壇建設、教育扶貧公共群建設,在這一共同的參與中增強教育脫貧的自信心,從而實現教育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作為教師的我們還可以在這一教育扶貧網站上進行扶貧教育新的共享,在這一資源的交流中呼吁更多的人們加入到扶貧計劃,從而助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中為教育降準扶貧進行落實到位,最終實現教育精準扶貧計劃的順利開展,在積極的推廣活動中提高貧困人員的綜合素質,為脫貧實踐的發展提供質性的發展前提。
4 結語
對于精準教育扶貧這一政策的落實而言,我們不僅要從價值進行分析,還要著手與實際問題的探討,從而結合多元主體參與制度的建設以及互聯網手段的運用使得這一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實,讓人們在解放思想的過程中實現共同富裕,從而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 任友群,馮仰存,徐峰.我國教育信息化推進精準教育扶貧的行動方向與對策分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8(04).
[2] 武賽賽,曹榮夢,李雙玉.“精準扶貧”視角下教育扶貧現狀、價值邏輯、問題及對策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8(10).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