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細添
摘要:在高中歷史復習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借鑒超市貨品管理的經驗,梳理知識,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系,建立合理的知識體系,可以增強復習有效性,從而提高高考備考效率。
關鍵詞:貨品管理;歷史復習;構建知識體系
1 小店
小鎮,小街,小店。
夜已深,燈還亮,人未眠。
老板是一位圓臉發福,衣著普通的中年男子,此刻他正重復著每天打烊前的工作。他左手捧著賬本,右手夾著一支廉價的圓珠筆,一邊點數著貨架上的商品數目,一邊在本子上做著記錄,口里喃喃自語:“梳打餅銷量不錯,看來明天要多進點貨了。”“咦,這包鹽怎么放到文具架上來了,要把它放回去才行”......
老板忙了大約半個小時,一直把所有貨品都分門別類地整理好,同時又把有保質期的商品按到期先后整理了一遍,把保質期短的商品放在顧客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把保質期還比較長的商品放在了靠后的位置,還把利潤較高的商品擺在顯眼的位置。直到這一切忙完了,老板才在柜臺前的椅子上坐了下來,滿意地掃視了小店一遍,心滿意足地哼起了小曲……
老板看來并不富有,工作看來也并不輕松,是什么讓他這樣快樂呢?
2 困惑
放學了,校道上擠滿了腳步匆匆往飯堂趕的師生。
“老師好!”兩位女生來到我的身邊,向我問好。我轉頭一看,原來是我剛上完課的高三(9)班的兩位同學——張怡和李佳敏。
“你們好啊!”
“老師,我們的二輪復習都已經開始了,可我覺得我的歷史知識還是很亂,它們在我腦海里都快打起來了,我該怎么辦啊?”張怡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李佳敏附和著說:“我也是啊,翻開歷史課本,每一頁的內容都似乎很熟悉,但它們全部擠在我的腦海里的時候,那就像一坨漿糊了,快幫我想想辦法吧。”
“不著急,繼續努力梳理線索,所學知識就會慢慢變得有條理起來的,功到自然成嘛!”我安慰她們道。
看來她們對剛才堂上講的如何梳理基礎知識,構建知識體系還是不太理解,其實她們覺得知識很亂是因為她們的高中歷史知識體系沒有搭建好,這就好像買回了一大堆的沙子、磚塊、鋼材,但房子還沒有建起來,這一大堆建材看起來不亂才怪呢!但該怎樣才能給她們講得更淺顯易懂一些呢?
3 解惑
“你們的問題都是因為知識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只要這個體系建立起來了,你們就不會有亂的感覺了。”飯堂里排隊的師生很多,我們干脆在一張餐桌旁坐了下來。
“體系就是指若干有關事物或思想意識互相聯系而構成的一個整體。知識體系就是指知識是具有內在的聯系的,并且這些聯系中存在著一定的規律性,通過對這一些規律的梳理我們可以在各種知識之間建立起系統的、完備的結構,這一知識結構體系被稱為知識體系。”我繼續說道。
“我在不久前看到一篇論文,作者指出‘人類歷史本身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縱向觀察,歷史因果相襲;橫向觀察,各種因素相互依存。任何一個具體的歷史現象都處在一個前后相隨、左右相連的網絡之中。因此,在學習中,更應該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事實、歷史要領納入完整的科學體系之中,構建主干分明、脈絡清晰的整體結構。’江西省著名歷史教師應林葉也指出‘讓歷史知識網絡化,充分構建歷史知識的整體,把握各知識點之間內在聯系是今天歷史學習的重要方向’”。我進一步解釋道。
看兩人的臉上還是一片狐疑,我微笑著說:“其實知識體系的構建也沒那么玄乎,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在日常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鉆研,就完全可以自己獨立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
“第一步,首先在大腦中建立三個存放高中歷史知識的‘貨架’,一個放政治類貨品(知識),一個放經濟類貨品(知識)……”
“還有一個放思想文化類貨品。”張怡搶著說。
“真聰明,在進貨的時侯,我們可要對每樣貨品的生產日期、貨品特征、作用等作全面的了解,這其實就是每個知識點的時間、內容、意義了。第二步,將自己堂上學到的知識分門別類地放入到這些‘貨架’中去,例如三省六部制要把它放在政治架上,邸店、柜坊、飛錢要把它放在經濟架,唐詩肯定要放思想文化架了”我舉例說道,她們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第三步,為了便于管理,我們要按生產日期來排列這些貨品,比如三省六部制要放在漢代中外朝制度的后面和宋代二府三司制的前面,邸店、柜坊、飛錢放在交子的前面,唐詩放在漢賦的后面和宋詞的前面等等。”
“這就是單元復習時我們一起做的事呀,原來我們是在進貨來著,真有意思!”李佳敏插口說道。
“說得好,接下來是第四步,我們把三個貨架中同一生產日期的貨品歸攏在一起,同時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來。比如,剛才的三省六部制、邸店、柜坊、飛錢、唐詩這些內容我們把它歸攏起來,這樣對于唐朝我們就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我們也就能感受到唐朝的繁榮與強盛了,這樣,我們的貨品就全部擺放好了。”
“也就是說,我們的歷史知識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了,對嗎?老師。”張怡說。
“對,接下來我們還要做些什么呢?”我點了點頭,繼續啟發她們。
“老師,我來說,應該就是后期維護保養吧?我看我爸也是經常這樣去使用和保養他的車子的。”李佳敏說。
“很好,雖然我們的知識體系初步建立起來了,但是當新知識獲得時,還必須不斷重復前面的二、三、四步的工作,以使自己的知識體系越來越完善。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繪畫思維導圖、時間軸和加以適當的解題訓練等的方式來進一步鞏固知識體系。否則,我們辛苦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也會坍塌掉哦,就像再好的車子如果只放著不開,時間長了也會壞掉的呢!”我接著李嘉敏的話題說。
“最后就是取貨、交貨了,我們在考試時看到的題目就相當于顧客給我們下的訂單了,當我們了解了顧客的需求后,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對應知識體系中的貨品位置找出顧客滿意的貨品了,這樣顧客就一定能付給我們很高的價錢了。”我最后說道。
“那就是我們考試時拿到的高分了,哈哈!”她們高興地說。飯堂排隊打飯的學生不多了,我們起身向打飯窗口走去。
4 悟道
超市加強對貨品的管理,生意會做得更順。
學生加強對知識體系的構建,復習效率會更高。
人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會很快樂。
參考文獻:
[1] 趙井泉.構建歷史知識的整體結構——歷史復習的關鍵[J].教育與教師,2011(03).
[2] 應林葉.如何構建歷史知識的網絡化結構[J].江西教育,2010(Z6).
(作者單位:廣州市增城區荔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