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隨著越來越多的朋友通過互聯網接觸保險,許多年輕的朋友都試水網上買保險,那么,網上的保險產品是否可以把家庭的風險保障都完全覆蓋呢?
作為可以購買保險的渠道之一,互聯網因其便利、自主獲得許多互聯網原住民的喜愛。《2018年互聯網保險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75.2%的網民接受互聯網購買保險。細化來看,在互聯網上買過保險的群體中,排在前3的渠道分別是“支付工具(如微信錢包、支付寶)”“保險公司官方”和“第三方平臺”。
《報告》顯示,互聯網保單量在5年間增長了18倍,根據CNNIC發布的網民數據進行推算,目前互聯網保民數量在2.22億左右,28.7歲成為網民首次購險的平均年齡。其中,一年期重疾險和一年期醫療險在互聯網上的購買率較高。
以支付寶為例,能否在支付寶一站式解決個人的風險保障問題呢?
其實早在幾年前,支付寶就布局了螞蟻保險,不過一直不溫不火,直到去年10月16日“相互保”(后更名為相互寶)的重磅推出,讓很多人知道了支付寶的保險平臺。
最開始,“相互保”是定義為一款重疾保險,人人免費參加,一旦有人出險,大家分攤保額,而出險的人則可以獲得30萬元(年齡不滿40周歲)或10萬元(年齡介于40至59周歲)的理賠款。這樣的一款低門檻保險產品,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3天達到330萬,9天破千萬。不過,“相互保”現象引起銀保監會的關注,在經過調查后被銀保監會定性為違規,后來罰款93萬元。
后來更名為相互寶,成為一款網絡大病互助計劃,不再是一款保險產品,也不再受銀保監會監管。一旦成員初次確診保障范圍里的疾病時,可以申領30萬元(年齡不滿40周歲)或10萬元(年齡介于40至59周歲)。與成員有沒有購買其他商業保險沒有關聯。
由最開始只有芝麻分650分以上的人才能加入,放寬至不用滿650分也能加入相互寶計劃,再升級至可以給家人加入相互寶,相互寶的參與人數在急劇上升,截至2019年4月22日,相互寶已有5300多萬人加入。
那么,是否可以只要相互寶,而不用再購買其他商業保險呢?答案顯然不是。雖然相互寶讓大家以極低的門檻獲得了幾十萬元的保障,但這份保障額度并不高,期限也不是長期的。
首先,相互寶大病互助計劃是否會一直運行下去未可知,如果哪天支付寶單方面終止這個大病互助計劃,大家的保障就沒了。
其次,即使相互寶大病互助計劃能夠一直運營下去,但目前若年滿60周歲,互助計劃則自動終止,60周歲以后就沒有任何保障。這個時候再想去購買商業保險,也會因為年齡而保費水漲船高甚至買不了重疾險。
最后,相互寶是給付一次即終止,且最高只有30萬元。如果個人不幸出險,后期想再購買任何商業保險,也會在拒保名單上。如果想要更高保額,顯然相互寶不夠,還需補充一份商業保險。
對個人來說,全面的保障有哪些呢?
最基礎的風險保障包括意外+重疾+醫療+壽險的搭配。重疾險是用來補償因為重疾導致收入發生中斷的損失,按照年收入的3至5倍來配置。醫療險是針對住院費用,社保無法報銷的部分進行報銷,憑住院發票進行報銷。意外方面,需要涵蓋意外身故、傷殘、意外醫療等責任,用來補償因意外身故或意外傷殘造成的收入損失,意外險按照年收入的10倍來配置。壽險是以身故或全殘為賠付條件,其中定期壽險對30-60歲的責任作補充很有必要。對家庭頂梁柱來說,萬一身故,家庭收入終止,壽險彌補這種損失。定期壽險按照年收入的5至10倍來配置。
那么在支付寶上,是否可以找到這幾類商業保險呢?完全可以。以Z女士為例,今年31周歲,稅后年收入24萬元,重疾保額建議配置80萬元,可以30萬元相互寶+50萬元重疾搭配,定期壽險保額建議100萬元,覆蓋人生責任最重的20年。醫療險則以萬元住院醫療險+百萬元醫療險搭配,實現住院不花錢。至于意外險,建議保額50萬元。具體配置詳見上表。
如此一來,Z女士每年僅需10200元,就可以獲得160萬元的身故、全殘保額,80萬元的重疾保額,10萬元的輕癥保額,202萬元的住院醫療保額。不同于傳統保險公司的年繳,支付寶還提供了月繳模式,如好醫保重疾險,50萬元保額,按月繳費的話,每月只需786.06元,可以分攤繳費壓力,不過相應的,總保費也會貴698.72元/年,20年共計13974.4元。
階段性的保險配置完畢后,或許有人會有疑問,是不是大家以后都可以在網上自己解決保障問題呢?
時下,互聯網保險因價格便宜以及便利,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如果本人可以自信地把自個兒和家人的保障配置齊全的話,互聯網自助購買保險不失為一種渠道。
不過,配置保險是家庭財務規劃的重要環節,重點在于前期的風險診斷和需求分析。保險銷售只不過是保險價值鏈中的一個環節而已,前端的保險咨詢,購買前的核保,購買后的后續服務、理賠等等,都是保險價值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需要注意的是,在線投保的保單,在售前咨詢、售后服務和理賠保全等各個方面,有可能會“略遜一籌”。如線上投保多采用簡易的“如實告知”核保,投保人在投保時沒有專業的保險代理人指導,對“如實告知”的理解較模糊,甚至部分產品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提示,有可能會造成未來保險理賠糾紛的井噴。
另外,通過互聯網自助買保險是因為產品簡單而有了自助購買的可能,同時因為自助,也存在著買錯的可能。如螞蟻保險在售的健康類保險,其產品結構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大多數為一年期消費型產品。想要長期保障的,需要仔細排查。如螞蟻保險上有四款重疾險,如“好醫保·重疾險(終身)”“好醫保重疾保障”“成人及兒童長期重疾險”“健康福·重疾險”。第一款被保年齡限制在45周歲以下,第二款為一年期重疾險,第三款投保年齡限制在40周歲以下,第四款是一款定期重疾,保20年或30年,保障年限限制在70歲以前。可以說這樣的設計基本把中老年后重大疾病風險全部排除在外,大大降低了賠付比例,投保的要求偏高。
螞蟻保險在售的所有保險產品都是由各保險公司承保,支付寶是銷售平臺,和消費者之間并沒有保險責任關系。目前螞蟻保險的產品線只有少部分公司零星幾款產品在平臺上銷售,大部分主流產品并不包含在內。
影響保障的,不是保險公司的大小,也不是購買渠道的異同,而是保險產品。保險產品的最終體現就在于保險條款。因此,識別并讀懂保險條款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是自己鉆研合同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如保險經紀人或代理人去做,消費者可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