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中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達2.5億輛,電動自行車使用率極高,超過60%以上,電動車已經漸漸成為人們重要的代步工具,也是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但關于電動車的安全隱患,你知道多少?2019年3月13日南寧市綠園小區內停放電動自行車的車棚突發火災,現場火勢蔓延極快,導致車棚內停放的15輛轎車、226輛電動自行車發生不同程度的損毀。目前電動車充電引起的火災數不勝數,損失嚴重,根據2018年全國火災情況調查,每3起重大火災中就有1起是電動自行車引發的。2019年央視3.15再提電動車充電安全隱患,如何安全充電成為行業話題,作為電動車車主,也需要規范充電,下面我們來逐步分析。
一、電動車引起火災的特點和原因:
一是電動車起火有它的特點,由于本身是由鉛酸電池,其壽命只有一到兩年,超期服役是存在很大安全隱患的,起火快,只要100秒。電動車燃燒實驗證明,一旦電動車燃燒起來,毒煙以每秒1米的速度快速向上,所以1樓電動車著火很快會導致整幢樓陷入毒煙密布的狀態,極易造成人員傷亡,甚至群死群傷火災事故。
二是電動車起火多數是不當的電池充電造成的,而且多數發生在半夜,放在樓道或者家中充電則更為危險,一旦發生事故很容易造成人員傷亡,所以電池安全這塊的問題我們還是不能小覷的。
三是電動車風險存在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產品本身問題、使用環節的安全隱患和監管環節的失靈。目前主要是鋰離子電池,具有高電壓、高比能量、長循環壽命等卓越性能。也是新能源汽車、電動車的“心臟”,然而,一旦產生電池熱失控很容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熱失控主要發生在充電階段尤其是滿電狀態。時間則是多發生在夜間、午間休息時間。
電動車燃燒時,會產生劇毒的一氧化碳等氣體,充斥在樓房內。吸入高溫煙氣,氣管會被灼傷,進而導致窒息。電動車燃燒產生的黑煙多,容易導致樓房內光線不足,給人員疏散帶來很大困難。
針對目前由電動車引發的各類火災,事故頻發,2017年12月29日,國家公安部已經下達了明確的文件,《關于規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范的通告》規范居民充電行為,提高安全充電意識,并要求物業以及相關單位加強管理與監督。
有了政策,就有了標準和行為規范。政策的落實,還需要廣大電動車車主的積極配合,預防和杜絕由于電動車、電動汽車而引起的火災事故。
二、要保證電動車及消防安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停放位置:有充電汽車、電動車的駕駛人員,在停放電動車時,不應該在建筑物內(居民住宅的居室除外)停放、充電,不提倡大家在居民住宅的居室內停放、充電。
2.規范充電:在電動車充電時,需要遠離安全出口和可燃雜物,應該規范充電,不應長時間充電,最好充電時有人看護。
3.不要“飛線”,私自拉線:不應該從樓內拉出“飛線”為電動車充電。私拉電線為電動車充電,如果線路容量不夠,會引起線路過載,易引發火災事故。
4.充電裝置。物業管理單位(或承擔相應職責的單位及個人)應在室外集中設置電動車集中停放區域,加裝集中充電裝置,充電裝置應具備定時斷電、過載保護、短路保護、漏電保護等功能。
5.設立禁停區域標示。物業管理單位(或承擔相應職責的單位及個人)應在禁停區域醒目位置張貼電動自行車禁停標識,按規定停放電動車。即使電動車不是在充電狀態,但停放在樓道內也很危險,若是遇到了極端天氣或電瓶老舊發生故障,也有可能發生火災。對占用禁停區域私停亂放、私搭亂接電線等違規情況開展檢查巡查,及時勸阻、制止違規停放、充電行為。
6.定期檢查維護。應購買有生產許可證廠家生產的合格電動車,不應私自組裝、改裝電動車。很多車主私自添加電池或者是購買劣質充電器,自以為很聰明,省錢了,其實反而給自己的安全以及大家的安全造成隱患。定期檢查、維護、保養電動車,及時更換老化電氣線路和電瓶。建議每半年至一年到維修點做一次檢查。根據有關技術標準,電動車普通電瓶的使用年限為1.5~2.5年,建議定期更換電瓶。
現在國產電動自行車有1000多個品牌,5000多種款式,售價從1000多元到5000元、6000元不等。價位不同,選擇的材質就各不一樣。充電線路和充電裝置等配件質量也參差不齊,所以作為車主還是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安全意識常念心中。安全、和諧、文明的家園是我們的理想,也需要我們自覺維護和遵守,電池生產商不斷改進工藝,為車主提供安全放心的產品,電動車充電站廠家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在充電環節加以保障,而車主遵守物業以及國家相關政策,正確充電,規范充電,我們如今的電動車充電問題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