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世界最專業保姆”之稱的菲律賓傭人是國家的金字招牌、創匯英雄。這群勤勞能干的菲律賓姑娘們可以說是巾幗不讓須眉,她們在世界各國的家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菲傭金字招牌是如何打造的
按中國人的說法,菲傭實際上就等于小保姆,但兩者的層次卻不可同日而語。菲律賓的很多“菲傭”都是受過高等專業訓練、持有大學文憑的優秀人才。菲律賓政府近年來為了保障菲傭在世界勞務市場的總體競爭實力,要求所有前往海外提供家政服務的人都必須具備一定學歷,且接受必要的技能和語言文化培訓,考核合格頒發認證證書后才有資格成為一名“菲傭”。
這些考核的內容五花八門,除了基本的家政內容,如使用各種常用的家用電器、清理房間、根據菜譜烹飪適合雇主口味的飯菜、知道如何妥善照料老人、兒童或寵物外,還需要對輸出目的地的地理、宗教、飲食風格、價值觀、節慶、著裝要求以及社會行為準則等方面有所了解。
菲傭在中國香港的真實生活
菲傭大量進入香港,成為香港社會一個特殊的群體,是在上世紀70年代。
幾十年過去了,菲傭已成為今天香港人生活的必需,不論是有老人或孩子需要照顧的家庭,還是二人世界,都會請菲傭打掃衛生、煮飯做菜、照顧老幼,有的甚至為寵物小貓小狗請菲傭。
不僅是香港人喜歡雇傭菲傭,對于菲傭來說,高月薪也使得香港成為她們海外就業的最佳選擇。在香港,政府規定菲傭最低月工資是3800元左右,雇主包吃包住,每年還要支付她們返家的來回機票,這對于很多香港家庭來說承擔起來綽綽有余。但對于一名菲傭來說,這樣的收入卻能養活故鄉的5個親人。
“新國家英雄”背后的辛酸
據統計,菲律賓目前有700多萬人在世界各個國家從事家政工作,占全國人口的10%左右。這些人分布在全球140多個國家。每年寄往國內的外匯超過100億美元,占菲律賓外匯總收入的24%。政府深深感受到菲傭對國家經濟的貢獻,因此稱她們為“新國家英雄”。
雖然專業的工作表現享譽世界,在本國也享有極高的聲譽。但菲傭們畢竟背井離鄉,遠離親人,感情上的寂寞和精神上的空虛,是最難耐的。她們普遍感到缺少關懷,缺乏理解,有時還要忍受歧視和別人的白眼。
菲傭們把自己最美好的年華貢獻給了雇主家庭,自己的父母、子女卻得不到照顧;長年的分居,夫妻感情也容易出現裂痕,不少丈夫大把大把地花著妻子在外賺的血汗錢,想離婚,一封信過去就拋棄了她們。
曾有菲律賓參議員建議通過法律限制女傭出國,但在國內就業不景氣的冷酷現實面前,大多數的菲律賓女性還是愿意忍受種種苦痛,犧牲自己的自由和青春來改善家庭的生活。
(摘自《看世界》 王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