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破獲潛伏的臺灣特組織
1971年春,我所在的通信連隨團部駐扎在北京珠市口西大街133號。當時,我在通信連擔任通訊員工作。
4月13日,連里接到上級通知:伊朗巴列維國王派遣他的孿生妹妹阿什拉芙公主訪問中國,今晚周總理將在前門烤鴨店宴請公主。由于兩國沒有外交關系,此次宴請屬絕密。上級要求我連于16時前到達指定哨位,全連出動,武裝執勤兵員53名,便衣執勤兵員68名,無線電靜默,有線電話關閉,上級所有通知全部由通訊員口傳。
在接下來的戰前動員會上,指導員透露:早在阿什拉芙公主來我國之前,其動機已被臺灣方面設在伊朗的間諜機構獲取。據我有關部門通報,臺灣方面已下達阻止阿什拉芙公主與我國高層領導會晤的指令。而就在今天0時45分,我有關部門偵破一個代號為“長江好”的臺灣特務組織,現場抓獲潛伏特務7名,并在東城區棉花胡同附近繳獲美式AN/GRC-142、AN/GRC-108電臺各一部,炸藥53公斤,定時炸彈16枚。
據特務頭目李炳銀供述,這個代號為“長江好”的特務組織,早在平津戰役結束時就潛伏下來,其成員由原國民黨軍統老牌特務頭目構成,他們當中有爆破專家、無線電專家、狙擊手等各類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是潛伏在大陸最具專業性、破壞性最強且裝備最先進的特務組織。臺灣方面對這個特務組織的啟用非常慎重,自1949年1月3 1日組建至今,一直處于休眠狀態,用他們的話講就是,只能是關鍵時刻,只能制造重大國際影響,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為此,上級對在前門烤鴨店周邊的執勤部隊提出了特別要求:要不惜生命代價確保周總理、阿什拉芙公主及我外交人員的安全。
必須在0.35秒內傳達指示信號
指導員動員完畢后,立即帶全連戰士直奔哨位。我領命去師團部前進指揮所擔任團首長的通訊員。據命令,團部首長的指示全靠口頭傳達,向上級報告只能使用旗語。
接著通訊股股長把我帶到烤鴨店的西北角,拿著粉筆在地上畫了一雙腳印,讓我不可跳出這個腳印,并向我交代任務。據了解,僅擔負此次旗語傳令的人員就達18人之多,每人一個崗位,實行梯次、逐級傳遞。每一個旗語兵身后配有兩名旗語觀察員,他們一個攜帶夜視儀,一個配有高倍望遠鏡,在風向不穩定、距離較遠、能見度差、肉眼視覺疲勞的情況下,都能及時準確地捕捉到對方旗語信號。
當時,在人民大會堂頂層設有兩個旗語崗,其職責是確保設在人民大會堂的中央軍委、北京軍區聯合前進指揮部的首長在第一時間掌握敵情社情;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現為國家博物館)設有兩個旗語崗,確保設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內的北京衛戍區前進指揮部的首長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敵情。我的任務是:上傳,必須在0.35秒內把首長指示準確地傳達到設在烤鴨店樓上的信號崗;下達,接到樓上信號崗的指令后立即報告師團前進指揮部。
圓滿完成任務
17時38分,聯指通知:總理正在西花廳門口上車。師長立即命令:全體人員進入一級勤務狀態,槍彈結合、送第一發子彈上膛;駐守在樓頂的高射機槍組、班用機槍組、其他機槍火力點群組槍彈分離,方向正東、槍口角度45度,待命。
總理的黑色紅旗牌轎車已停駐在門口。總理從車后座緩緩下來,抬頭看了看烤鴨店大門,目光掃視了一下四周,轉身向正門走去。
宴會結束,當總理送走外賓后,轉過身來,抬起微微彎曲的右臂,微笑著向我們揮手致意,并親切地說:“同志們辛苦了!”此時,我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只是迅速地向周總理敬了一個標準的舉手禮。
四個多月后的8月16日,中國與伊朗發表了建交公報。
(摘自《縱橫》葛勤利 口述 曾祥書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