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禹
摘要:注水井測調主要指的是調節注水芯子上面的水嘴來實現對注水壓差的合理調節,并以此來充分保證注水井下各個層段能夠完全按照油藏生產開采來實現注水平衡。但是在實際的注水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水質不合格從而導致井下出現嚴重的吐砂等問題,由此就會導致測調遇阻井數量增多,對油田整體的測調成功率會產生巨大影響,如果不能及時針對這種現象進行合理的調整,就會導致地層能量得不到有效補充,對油田穩產會產生最大影響。
關鍵詞:注水井;測調;腐蝕;吐砂
1 某油田區塊注水井測調狀況分析
油田區塊近年來注水井測調的成功率基本能夠維持在87%左右,測調遇阻井的數量相對比較多,而在油田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不能及時的根據油藏生產開采需求進行及時調整,導致地層能量不能實現及時的補充,針對這種現象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
2 測調遇阻井影響因素分析
針對該油田區塊30口測調遇阻井實施了治理作業。針對上述的30口井進一步強化了作業跟蹤描述,并充分結合油管、配水器、底篩堵的實際應用狀況來完成了遇阻井的描述合分析,經過描述分析后發現該油田區塊測調遇阻主要是由出砂、結垢、腐蝕等幾種因素引起,而在很多情況下往往同一口注水井中會同時出現上述幾種因素[1]。
2.1 注水水質不合格
在經過對上述30口井注水的水質進行分析調查后發現,多數注水井實際注入水的水質不能夠達到標準水質要求,從而導致出現注水檢測調遇阻現象。根據對上述30口入水井的水質進行化驗分析后發現,多數注水水質中懸浮顆粒含量、腐蝕速率等指標都存在嚴重超標現象,由此會導致注水井井壁出現嚴重的腐蝕、結垢等現象,進而造成地層堵塞問題。例如在針對其中一口注水井進行測試的過程中,當流量計下落到井下1930米的時候遇阻,在取出流量計后發現,上面附著了大量的原油以及膠狀物,通過分析可以知道該注水井測試遇阻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井筒沉積了機雜,針對這種現象,初步制定利用洗井作業來進行治理。在具體實施洗井作業后,成功完成了測試作業。在30口井的測試分析中發現,因為井筒出現了嚴重的機雜沉積現象從而導致出現測調遇阻井的數量達到了18口,針對這部分井主要采取的是徹底洗井的方式進行治理,通過這種作業方式,基本上能夠實現對測調遇阻井問題的有效解決。
2.2 地層激動吐砂
注水井在進行正常注水作業過程中通常不會出現吐砂現象,而注水井之所以出現吐砂主要是因為在注水作業過程中出現了管線穿孔,從而導致出現注水井停井,這樣就會造成地層激動出現吐砂現象。注水井一旦出現激動吐砂現象,會導致井下工具被出砂掩埋,從而使得測調作業受到影響。在針對上述30口井進行作業跟蹤分析發現,其中有20口井都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出砂現象。
2.3 油管腐蝕結垢
注水井經過長期注水作業后,注入水中存在的各種離子會與管柱上的金屬成分化學反應,從而導致管柱出現嚴重的腐蝕結垢現象,從而使得注水井出現測調遇阻現象。例如,在針對其中某一口注水井進行測試作業的過程中,在403位置下不去,針對該井進行反復的洗井作業后,在井口20米的位置測試的水量數值要遠遠超過402配水器以上位置全井水量,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存在油管泄露現象。為了能夠對油管泄露問題進行進一步的驗證,針對該井投入了402測試球桿進行測試,測試過程中發現配水間的水表水量落零,由此就可以知道油管并沒有出現泄漏現象。隨后針對該注水井多個層段充分利用流量計檢漏進行漏失位置確定,最終發現全井水量與地面水表顯示水量完全相符,但是402配水器以上的各個深度位置實際水量有很大差別,充分結合投球桿測試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后發現,由于注水井存在嚴重的結垢現象,從而導致上次測量出現了誤差。針對存在嚴重結構現象的注水井主要采取投球方式進行測試。通過30口井進行作業跟蹤分析可以發現,其中有21口注水井出現了嚴重結垢現象,部分注水井甚至出現了2-5mm厚的結垢。另外還有17口井存在嚴重的腐蝕現象,絲扣腐蝕非常嚴重,而且本體上也存在嚴重的刺洞現象[2]。
3 測調遇阻井治理對策
3.1 精細水質處理
如果注入水的水質不能夠達到標準要求,必然會對井下油層造成一定的傷害,導致油層的滲流通道出現堵塞現象,對油層吸水能力也會造成一定影響,最終會對油田的注水開發效果產生一定影響;注入是一旦對油層造成傷害,后期治理難度非常大,而且治理作業施工成本也比較高,由此就會導致油田注水開發成本增加;注入水水質的腐蝕作用不僅會造成地面管線出現破壞,甚至會導致管線產生嚴重的穿孔或者是結垢問題,從而會對正常注水作業造成嚴重影響,而且腐蝕產物也會導致油層出現嚴重堵塞。
3.2 強化出砂管理
3.2.1 優化管柱
經過對注水井進行作業跟蹤分析后可以發現,通過采取封隔器、沉沙式底球、蠕動補償器的管柱組合能夠很好的起到防沙效果,在針對該油田區塊50口注水井使用這種井下管柱組合之后,現場注水效果得到了明顯改善。
3.2.2 精細管理
首先針對目前注水井實際作業過程中大量應用的單流閥嚴重失效問題,更換了新式單流閥,通過對更換后的注水井進行跟蹤后發現,因單流閥故障而導致的躺井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實際應用效果非常良好。
3 結論
綜上所述,在針對注水井進行測調作業過程中,注水井水質不合格、管柱結構不合理、日常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都會導致測調遇阻井數量增加,因此必須要強化水質處理,進一步優化管柱,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日常管理,這樣才能有效解決注水井測調遇阻問題。
參考文獻:
[1]荊德杰.影響分層注水井測調質量原因分析及對策[J].科技與企業,2011(13):138-139.
[2]楊鵬,劉愛,阿慶,孫莉,高永亮.胡尖山油田注水井測調遇阻現狀研究與對策[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33(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