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偉 韓西紅 秦益民 申培麗 姜懷飛
摘? ?要:概括了近年來韭菜病蟲害防治方法及海藻提取物類型,并通過試驗研究了實驗室內不同處理下韭菜遲眼蕈蚊幼蟲及成蟲的趨性。結果表明,韭菜遲眼蕈蚊2齡和4齡幼蟲對不同處理下的韭菜趨性基本一致,對空白韭菜趨性最強,對泡葉藻提取物處理韭菜趨性最低,而其成蟲對韭菜趨性最強,對泡葉藻提取物趨性最弱。
關鍵詞:海藻提取物;韭菜遲眼蕈蚊;趨避性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6-0155-02? ? ? ?中圖分類號: S436.33? ? ? ?文獻標志碼: B
韭菜遲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屬雙翅目眼蕈蚊科,俗稱韭蛆,是蔥、蒜、韭菜等百合科植物的地下害蟲。由于其幼蟲在地下為害作物根部,防治困難,菜農們主要采用高毒化學藥劑灌根來防治,造成農藥污染,近年來,頻繁發生“毒韭菜”事件(李文香[1]等,2015)。
由于生物防治方法具有安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特點,逐漸成為韭蛆防治的熱點研究方向。目前,韭蛆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利用天敵昆蟲、病原微生物、昆蟲病原線蟲和昆蟲激素等(陳浩[2]等,2016)。
地球面積的71%是被海洋所覆蓋,海洋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是有機物質的最大生產場所,特別是海藻。海藻是生長在沿海的低等隱花植物,藻類植物生長速度快、結構簡單、適應能力強,由于生長環境的不同,海藻有著許多大陸生物所缺乏的營養物質、生物活性物質等,整個藻體都可以被充分利用。海藻主要有褐藻、紅藻、綠藻以及少量的藍藻等,我國海岸線長,淺海面積廣闊,海藻資源豐富,海帶年產量約30萬t(干品),占世界首位(紀明侯[3],1997)。
海藻種類繁多,用途廣泛,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海藻的新用途也在不斷地被發現,除了常見的食用和飼料海藻外,比如海帶、紫菜和綠藻中的滸苔屬(Enteeromorpha)等,褐藻、紅藻可以加工褐藻膠、瓊膠和卡拉膠。同時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海藻中含有的一些活性成分,能夠對人體起到很好的美容、保健效果。海藻的藥用價值也不容小覷,海人草(Digeneasimplex)、鷓鴣菜(Caloglossa leprieurii)和樹脂軟骨藻(Chondria armata)體內含有驅蟲作用的海人草酸和軟骨藻酸,驅蟲安全、高效,是理想的驅蛔蟲藥(張淑梅[4]等,2001)。海藻中生物活性物質主要有多糖類、蛋白類、萜類、甾醇類、多酚類、環狀多硫化合物、大環內酯類等,從海藻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質可以起到抗腫瘤、抗病毒、抗菌、抗衰老、調節免疫力、抗輻射等作用,已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化工及農業等領域(韓玲[5]等,2012)。
目前海藻肥料主要是用特殊工藝制備海藻提取液,再進一步加工成海藻肥成品,里面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海藻活性物質等(李書琴[6]等,1995)。海藻液體肥能夠促進作物萌芽及幼苗生長,還能提高產量、優化品質及農產品的耐存性,促進根系生長以及提高根系吸收營養的能力,還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提高對水分脅迫、鹽分脅迫及凍害的抗性(王強[7],2003)。
國內外許多學者研究發現,海藻提取物還有著驅蟲能力,如在桃園噴灑海藻提取物,然后對紅壁虱幼蟲數量進行調查,經過一段時間后發現試驗區每100個葉片只發現150頭成蟲,對照區每100個葉片附有232頭成蟲,證明了海藻提取物的驅蟲效果(王強,2003)。
Crews等在研究紅藻海頭紅提取物的殺蟲活性時發現,提取物對煙草天蛾、夜蛾和蚊子幼蟲均有很強的抑殺作用,后來Keisuke等從海頭紅中分離提取出2種有殺蟲活性的物質多鹵單萜,并研究了其可能作用于試蟲神經系統的原理(TsengC.K.[8],1981)。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蟲源:韭菜遲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于2017年8月采自于泰安市周邊韭菜大棚被害韭菜的根和地下莖,并帶回室內人工飼養,采用幕衛[9]等(2003)的人工飼養方法擴大繁殖后供試。
恒溫培養箱溫度(25±1)℃,相對濕度(75±5)%,自然光。
供試作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er ex Sprengel)。
供試材料:泡葉藻提取物(青島明月藍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普通復合肥及滸苔提取物。
1.2? ?韭菜遲眼蕈蚊幼蟲對不同處理材料趨避性的測定
取供試肥料與水按1∶1 000比例配置成溶液,取部分韭菜莖基部切成2 cm小段,浸泡于海藻肥溶液里2 h進行處理,然后參照張鵬[10]等(2015)的方法,將新鮮韭菜同樣切段處理,然后取等量空白韭菜與處理韭菜放置于塑料盒(直徑為16 cm,高為5 cm)四周,用毛筆分別將2齡和4齡幼蟲置于塑料盒中間的接蟲區(直徑2 cm),用黑布覆蓋,置于恒溫培養箱中。
接蟲3 h后,觀察并記錄兩個區域韭菜上的幼蟲數量,若幼蟲不在植物上,則視為不選擇。設5次重復,每重復觀察100頭幼蟲。
1.3? ?韭菜遲眼蕈蚊成蟲對泡葉藻提取物趨避性的測定
參照何祝清[11]等(2018)的方法,取長、寬、高為30 cm×22 cm×10 cm的矩形透明容器,容器平均劃分為左、右兩個區域1和2,區域1分別放置泡葉藻提取物等樣品,不放置時空白樣,樣品下面墊玻片,韭菜遲眼蕈蚊成蟲可以在容器內自由活動。
試蟲為6 h內羽化的未經交配雌成蟲,每一處理10頭成蟲。
2? ?數據分析
采用SPSS數據處理系統進行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利用Excel進行數據作圖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韭菜遲眼蕈蚊幼蟲對不同處理的趨性
韭菜遲眼蕈蚊4齡幼蟲對不同處理下的韭菜趨性結果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4齡幼蟲在供試時間內對不同處理的韭菜趨性差異顯著,顯著性水平P值小于0.01,趨性順序依次為空白>普通復合肥>滸苔提取物>泡葉藻提取物。
韭菜遲眼蕈蚊2齡幼蟲對不同處理下的韭菜趨性結果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2齡幼蟲在供試時間內對不同處理的韭菜趨性差異顯著,顯著性水平P值小于0.01,趨性順序依次為空白>普通復合肥>滸苔提取物>泡葉藻提取物。
總體而言,2齡和4齡幼蟲對不同處理的趨性表現一致,對空白韭菜的趨性最高,對泡葉藻提取物處理的韭菜趨性最低。
3.2? ?韭菜遲眼蕈蚊成蟲對不同處理的趨性
韭菜遲眼蕈蚊雌成蟲在不同處理下的趨性測定結果見圖3,其中放入時區域1的雌成蟲數量統一標記為5頭,空白組雌成蟲數量無明顯變化;韭菜研磨液對雌成蟲有明顯的誘性,自15~25 min區域1內雌成蟲數量保持在7頭左右;泡葉藻提取液對雌成蟲的趨避性在10 min后逐步增加,至25 min區域1內雌成蟲數量降到2頭左右。
4? ?討論
趨性試驗結果表明,韭菜遲眼蕈蚊2齡和4齡幼蟲對不同處理下的韭菜趨性基本一致,對空白韭菜趨性最強,對泡葉藻提取物處理韭菜趨性最低;而其成蟲對韭菜趨性最強,對泡葉藻提取物趨性最弱。此外,鄭方強和馮慧琴[12](1987)經試驗發現,用草木灰、細砂覆蓋地面來營造一個相對干燥的環境,可以控制韭蛆的發生,而且效果顯著。因此,利用泡葉藻提取物既能驅避韭蛆,還能螯合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創造一個不利于韭蛆生活的環境,結合其他防治手段,可以提高韭蛆防治效果。本試驗僅研究了實驗室內不同處理下的韭蛆趨性,在大田條件下的趨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 1 ] 李文香,楊玉婷,吳青君,等.韭菜遲眼蕈蚊研究進展[J].植物保護,2015,41(5):8-12.
[ 2 ] 陳浩,王玉濤,周仙紅,等. 韭菜遲眼蕈蚊生物防治研究現狀與展望[J].山東農業科學,2016,48(3):158-161.
[ 3 ] 紀明侯. 海藻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 4 ] 張淑梅,李忠紅. 淺議中國海藻開發利用[J]. 水產科學,2001,20(4):35-37.
[ 5 ] 韓玲,張淑平,劉曉慧.海藻生物活性物質應用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2,31(8):1794-1800.
[ 6 ] 李書琴,王孝舉.海藻液體肥的研究[J].海洋科學,1995(3):4-6.
[ 7 ] 王強. 海藻液體肥生物學效應及其應用機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3.
[ 8 ] Tseng C K. Proceedings of the Toint China-U.S. Phycology Sympo-sium[M].Beijing: Science Press,1981.
[ 9 ] 幕衛,劉峰,賈忠明,等.韭菜遲眼蕈蚊簡便人工飼養技術[J].華東昆蟲學報,2003,12(2):87-89.
[ 10 ] 張鵬,王秋紅,趙云賀,等.韭菜遲眼蕈蚊對十三種蔬菜為害?調查及趨性研究[J].應用昆蟲學報,2015,52(3):743-749.
[ 11 ] 何祝清,范麗芳,李亦蕾.蟋蟀對碰碰香、薄荷和香妃草三種?植物的趨避性實驗[J].生物學教學,2018,43(2):59-60.
[ 12 ] 鄭方強,馮慧琴.韭蛆發生規律和防治?的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1987,18?(4):71-80.
(收稿日期: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