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陽 陳璟 汪潔 陳靜 顧雪梅 魏穎 楊雨微




摘 ? 要:采用擠出滾圓法制備山楂葉提取物微丸,建立測定微丸提取物中牡荊素-2-O-鼠李糖苷含量的方法,評價微丸的溶出情況。采用固定微丸的制備工藝,以粉體學為評價指標,優化載藥量、水溶性載體材料、潤濕劑種類及用量等微丸的處方,采用高效液相法測定山楂葉提取物中牡荊素-2-O-鼠李糖苷的含量。微丸處方為山楂葉提取物∶微晶纖維素∶乳糖∶潤濕劑(60%乙醇)質量比為10∶12∶3∶8;色譜條件:流動相四氫呋喃-乙酸-水-甲醇-乙腈(38∶4∶152∶3∶3),檢測波長:330 mm,流速為1.0 mL/min,在蒸餾水中30 min時牡荊素-2-O-鼠李糖苷的溶出量達95.2%。所得山楂葉提取物微丸質量好,牡荊素-2-O-鼠李糖苷的含量測定方法實用性強。
關鍵詞:山楂葉提取物;微丸;牡荊素-2-O-鼠李糖苷;溶出
微丸作為多單元型給藥系統,一個劑量往往由分散的多個單元組成。可裝入膠囊、壓制成片劑,或制成其他的制劑,易于制成緩控釋、腸溶等不同類型的微丸[1]。微丸由于其粒徑小,可以懸浮在胃體的消化液中,在胃中滯留的時間長,生物利用度高,生產工藝簡易、具有較大的表面積、流動性好等工藝學優點[2]。擠出滾圓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制丸法, 該方法操作簡便,成品收率高,制得的微丸內藥物或其他活性成分的含量均勻[3]。
山楂葉提取物是從山楂樹的葉子中提取出來的黃酮類物質,如牡荊素、金絲桃苷、槲皮素、蘆丁等,具有降低血脂、降壓、增加冠脈流量,耐缺氧等作用[4]。本研究應用擠出滾圓法制備山楂葉提取物微丸,以微丸的粒徑、圓整度、脆碎度等粉體學性質作為評價指標,結合微丸中主要成分牡荊素-2-O-鼠李糖苷溶出情況評價制備工藝,為山楂葉提取物微丸的制劑工藝研究及產業化開發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1 ? ?儀器與試藥
1.1 ?儀器
JBZ-300型多功能微丸擠出滾圓機(遼寧醫新聯);RCZ-IB型智能溶出試驗儀(天大天發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AS-20500A超聲波清洗器(奧特賽恩斯儀器有限公司);FA1204B萬分之一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TGL-18C-C型高速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CJY-300B型片劑脆碎度測試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有限公司)。
1.2 ?試藥
山楂葉提取物(質量分數大于98%,SQSZ20190120,西安圣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牡荊素-2-O-鼠李糖苷對照品(99%,PCS-181022,成都植標化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乳糖(20160815,中國上海惠興生化試劑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43964124U0,上海凌峰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微晶纖維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20150625,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甘露醇(20160912,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四氫呋喃、無水乙醇、乙腈(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乙酸(永華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甲醇(山東禹王工業有限公司化學分公司)。
2 ? ?方法與結果
2.1 ?山楂葉提取物微丸的制備
固定擠出滾圓微丸的制備工藝,選取微丸粉體學指標包括:微丸得率(20~30 目間微丸的比例)、脆碎度、圓整度、堆密度等作為評價標準,分別優選微丸的載藥量、水溶性輔料的品種、潤濕劑的種類及用量等。
2.2.1 ?山楂葉提取物微丸載藥量的考察
山楂葉提取物黏性較大,用量直接影響成丸的優劣,MCC因其適宜的良好的黏合性質和流體學性質,可賦予濕物料足夠的凝聚性,具較大的高內部孔隙和比表面積,可以保留和吸收大量的水分,有助于擠出,而通過控制塑性材料中水分遷移,可阻止擠出和滾圓過程中相分離的發生[5]。由其制得的微丸圓整度好、堆密度大、硬度和強度更高,極少出現崩塌現象,應用范圍非常廣泛[6]。所以本實驗以MCC為主要輔料,設置載藥量分別為10%、20%、30%、40%、50%、60%,以微丸載藥量高、成丸性能佳為篩選目標。加入適量的潤濕劑(水)制備軟材,并制備微丸,不同的載藥量微丸粉體學性質結果,如表1所示。
實驗結果表明,載藥量對微丸的影響很大,隨著載藥量不斷增大,微丸粉體學性質中得率降低,載藥量加大,圓整度增加,同時粒徑在20~30 目間微丸的數量在減小,堆密度變化不大。脆碎度先是降低,當載藥量達到30%時,脆碎度又升高。但是總體變化并不大。由此可以看出,載藥量對于擠出滾圓法制備微丸的影響極為顯著。綜合載藥量和微丸粉體學性質對成丸效果采用加權綜合評分原則。總分S=載藥量×100+(得率得分-平面臨界角得分),評分越高,效果越好,當載藥量為40%時各指標綜合評分為98.6,明顯高于其他載藥量下的得分,故本實驗選擇最優處方的載藥量為40%,作為制備工藝研究的處方比率。評分結果如表2所示。
2.2.1 ?山楂葉提取物微丸水溶性輔料的選擇
按照上述制備工藝,選取微丸的載藥量為40%,分別以10%的乳糖、可溶性淀粉、PVP、甘露醇作為水溶性輔料[6],考察微丸的得率(20~30 目間微丸的比例)、圓整度、堆密度和脆碎度等粉體學性質,同時結合微丸中牡荊素-2-O-鼠李糖苷的溶出情況做出綜合的評價,微丸粉體學性質結果如表3所示。
添加水溶性輔料后微丸的得率均達到70%以上,其中乳糖組得率最高為80.2%;乳糖的圓整度在這幾種水溶性輔料中也是最佳的,堆密度和脆碎度變化不明顯。主要成分的溶出度研究發現,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和乳糖后藥物釋放的速度有所提高,30 min牡荊素-2-O-鼠李糖苷累積釋藥量有所增加,30 min時二者均達90%以上,但PVP的加入使20~30 目的微丸得率明顯下降,甘露醇的加入使得藥物更加黏稠,制成的微丸成球性能差,得率降低,而乳糖的使用對微丸得率無明顯影響,故確定10%乳糖為山楂葉提取物微丸處方中的水溶性輔料。
2.1.3 ?山楂葉提取物微丸潤濕劑的選擇
擠出滾圓法制備微丸常用的潤濕劑為水或乙醇與水的混合物,山楂葉提取物微丸粉末具有一定的黏性,所以選用蒸餾水或一定比例的乙醇為潤濕劑進行實驗,分別以水、20%、40%、60%、80%乙醇溶液作為潤濕劑,其中,山楂葉提取物∶MCC∶乳糖∶水(乙醇與水的混合物)質量比為10∶12∶3∶8(載藥量為40%)進行實驗,分別加入適量的上述潤濕劑制備軟材,制備微丸,比較微丸的各項粉體學性質,結果如表4所示。
結果表明,當使用蒸餾水時,混合物過黏,堵塞模孔,微丸的得率低,隨著乙醇質量分數的提高,微丸的得率有所升高,乙醇質量分數的不斷提高,所得微丸成長柱狀較多,微丸的堆密度略有下降,圓整度顯著降低,而脆碎度明顯增加,小于30 目的微丸量明顯增多。當使用80%乙醇時,微丸的得率降低,形成的微丸成球性能差,故以60%乙醇作為潤濕劑時,微丸圓整度最好,得率最高,微丸成球性能好,故本實驗選擇60%乙醇為潤濕劑。
經過對微丸載藥量、水溶性輔料及潤濕劑的處方單因素考察后,確定最佳處方如下:山楂葉提取物∶MCC∶乳糖∶潤濕劑(60%乙醇)質量比為10∶12∶3∶8,所制備的山楂葉提取物微丸質量較好。
2.2 ?山楂葉提取物微丸中牡荊素-2-O-鼠李糖苷的HPLC含量測定方法
2.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 μm)色譜柱;流動相:四氫呋喃-乙酸-水-甲醇-乙腈(38∶4∶152∶3∶3),檢測波長:330 mm,流速為1.0 mL/min,進樣量10 μL,柱溫30 ℃。此色譜條件下,供試品中牡荊素-2-O-鼠李糖苷能得到較好的分離。
2.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牡荊素-2-O-鼠李糖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置于100 mL容量瓶中,60%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得到含牡荊素-2-O-鼠李糖苷為95.46 μg/mL。
2.2.3 ?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密吸取牡荊素-2-O-鼠李糖苷對照品溶液0.1、0.25、0.5、0.75、1.0、1.25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60%的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配制成質量濃度分別為0.010、0.025、0.050、0.075、0.100、0.125 mg/mL的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以進樣量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曲線經計算得色譜峰面積與進樣量之間的回歸方程為:Y=692.52X+20.477,r=0.999 6。結果表明,牡荊素-2-O-鼠李糖苷在0.10~1.25 mL范圍內與峰面積存在良好的線性關系。
2.2.3 ?山楂葉提取物微丸中牡荊素-2-O-鼠李糖苷的溶出測定
考察樣品在蒸餾水中的溶出情況,選擇轉籃法測定,溶出介質:900 mL蒸餾水,溫度:(37±0.50)℃,轉速:100 r/min。稱取3份山楂葉提取物微丸適量,分別置于溶出杯中,于30 min取樣,每次5 mL,取樣后立即以0.45 μm微孔濾膜濾過,棄去初濾液,留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同時補加新鮮溶出介質5 mL,測定其中的牡荊素-2-O-鼠李糖苷的含量,計算藥物的溶出量。結果表明,山楂葉提取物微丸中牡荊素-2-O-鼠李糖苷在蒸餾水介質中30 min時累積溶出達95.20%,溶出效果較好,符合速釋制劑要求[7]。
3 ? ?結語
微丸的粉體學性質可以用得率、圓整度、堆密度、脆碎度等多指標考察,但在整個處方和工藝因素的選擇過程中,微丸的堆密度、脆碎度兩項指標均無顯著性差別,堆密度均保持在0.87 g/mL左右,而脆碎度波動范圍也較小,故選取得率和圓整度作為評價微丸成型性的最主要的考察指標,進而優化微丸處方。主要成分牡荊素-2-O-鼠李糖苷在30 min時溶出達到95%,可滿足速釋微丸的要求。山楂葉提取物中成分較多,將能夠反映該中藥主要藥效的有效成分作為指標對其進行控制。以山楂葉提取物微丸中的質量分數最高的牡荊素-2-O-鼠李糖苷為指標性成分,確定以四氫呋喃-乙酸-水-甲醇-乙腈(38∶4∶152∶3∶3)梯度洗脫對山楂葉提取物中牡荊素-2-O-鼠李糖苷分離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王 ? 瑞,郭 ? 潔.微丸制備工藝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2019,6(15):196,198.
[2]王 ? 立,馬維陽,張文君.微丸的研究進展[J].藥學研究,2014,33(9):528-530.
[3]張 ? 雪,洪燕龍,鮮潔晨,等.擠出滾圓法制備微丸中軟材特征物理性質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14,45(4):387-391.
[4]康 ? 樺,匡 ? 榮.山楂葉提取物對家兔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9,26(11):876-877.
[5]李紅菊,李三鳴,楊婷媛,等.擠出滾圓法制備中藥復方五味消毒飲微丸[J].中國藥劑學雜志,2007,5(5):247-251.
[6]黃竹珺,蒲雪兵,周 ? 英,等.擠出滾圓法制備山楂葉提取物微丸[J].中成藥,2014,36(1):188-191.
[7]黃 ? 洋,賈曉斌,朱 ? 靜,等.物料粉體學性質與中藥微丸成型性相關性研究[J].中國中藥,2010,35(23):3 136-3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