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鐸思 景雙善

在新疆紫晶川梭高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植物工廠里,不到400平方米的蔬菜生產區域,每天可以固定產出200公斤生菜、小白菜、小黃瓜等十幾個種類的免洗即食蔬菜。據了解,該公司的“植物工廠”采用的是人工補光技術。
“植物工廠最核心的就是LED燈板,它們模擬陽光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照條件。”新疆紫晶川梭高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世澤說。立體式培育的蔬菜完全依靠營養液和LED燈補光技術生長,因為完全脫離自然環境,主要靠人工控制,蔬菜可以365天不間斷產出,加之植物工廠高度清潔,蔬菜無須清洗即可食用。
“植物工廠”也被視為農業領域的革命性突破,2016年6月在北京舉辦的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植物工廠”作為農業領域的前沿技術備受關注。LED光照需要充足的電力資源,新疆在這一方面又具有優勢。新疆有半年的冬季,這個時間并不適合植物生長,但植物工廠能解決這個問題。其次,新疆水資源較為欠缺,但植物工廠只需要傳統種植3%的用水。由于是立體種植且不受氣候限制,植物工廠的蔬菜產量1公頃地相當于傳統農業4公頃地的產量。傳統種植中的生菜,從播種到長成銷售需要60天左右,但植物工廠的生菜只需要40~45天。以往1年最多只能種3茬菜,在植物工廠里卻可以不間斷地種。
除了蔬菜,植物工廠還種植蟲草,并且進行深加工。目前,研制完成的蛹蟲凍晶粉、純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等新產品,已銷往東南沿海的不少城市。
在深加工車間,植物工廠通過科技手段將農業剩余物進行高效處理。每100公斤蔬菜會剩下30公斤的根系和淘汰菜葉,這些根系和淘汰的菜葉,被放入低溫發酵設備,可以做成天然酵素。天然酵素除了可以食用,還能作為飼料添加劑,既可解決養殖業使用抗生素的問題,還能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生態循環經濟模式。
從建成到擴大規模,從過去的每天10公斤到現在每天的200公斤,植物工廠在不斷擴大規模、增加品種。日前,一座4000平方米的量產植物工廠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即將投入使用。屆時,預計每天將有1.5噸的免洗蔬菜投放烏魯木齊市場。
在烏魯木齊市的一些大型超市,消費者已經習慣購買免洗即食蔬菜,即便價格高于普通蔬菜,每公斤售價在48~80元,依然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