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沂源蘋果與煙臺蘋果作為山東省兩大蘋果地理標志產品,在生長環境、結構種類、品牌建設等方面存在著許多的相似點和不同點。然而沂源蘋果的知名度以及產量銷量遠不如煙臺蘋果。本文運用比較分析、數據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沂源蘋果和煙臺蘋果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找出沂源蘋果產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進措施,促進沂源蘋果的發展。
[關鍵詞]沂源蘋果;煙臺蘋果;品牌建設
中圖分類號:F326.13?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535
作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沂源蘋果以其鮮艷的色澤、清脆香甜的口感而聞名,已獲得省部級榮譽稱號40多個,有“江北第一果”的美譽。同樣作為山東省內的國家地理標志果品煙臺蘋果近幾年發展勢頭迅猛,在2018年山東省地理標志產品實力排名中,煙臺蘋果榮獲第1名,而沂源蘋果則遠遠落后于煙臺蘋果,位列第99名。沂源蘋果無論從產量規模、知名度還是品牌價值方面都不如煙臺蘋果。棲霞是煙臺蘋果的主要產區,本文從沂源蘋果和煙臺蘋果的產業現狀、品牌建設、營運方式以及政策扶持等一系列現狀出發,運用數據分析、對比分析的方法,指出沂源蘋果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更好地促進沂源蘋果的發展[1-2]。
1? 沂源蘋果與煙臺蘋果的發展現狀及對比
1.1? 沂源蘋果與煙臺蘋果概況
1.1.1? 沂源蘋果概況
據《沂源史志》記載,截至目前,沂源蘋果種植已有100多年的歷史。2008年,沂源蘋果獲得北京奧運會“奧運推薦果品”一等獎,獲得中國農業部農產品原產地地理標志保護等級。2009年,沂源蘋果作為“全運會專用果品”進入第十一屆全運會,同年于國慶60周年走進人民大會堂。2010年沂源蘋果又被評為上海世博專用果品。其中,“中莊”牌蘋果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沂蒙山”“沂源蘋果”被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
沂源蘋果的地理標志范圍包括山東省沂源縣境內的中莊鎮、南魯山鎮等11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7°54′~118°31′,北緯35°55′~36°23′。近些年來,沂源蘋果逐步發展成為以紅富士為主,小國光、黃金帥為輔的種植結構。截至2017年,沂源縣種植蘋果樹2萬hm2,產量70萬t,總產值22.4億元。
1.1.2? 煙臺蘋果概況
煙臺作為蘋果之鄉,是我國最早種植蘋果的地區,也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地區。2002年“煙臺蘋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08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煙臺蘋果及加工品已出口到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占全國出口量的1/5。煙臺蘋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包括山東省煙臺市全鎮。截止到2017年底,煙臺市蘋果栽培面積18.84萬hm2,產量566萬t,分別占山東省蘋果種植總面積與總產量的62%和66.5%。
煙臺棲霞市被稱為“膠東屋脊”,自然地理環境非常適宜種植蘋果。現棲霞市已發展成為煙臺蘋果主要產區,蘋果栽種面積6.7萬hm2,產量200多萬t,年總收入達120億元,享有“中國蘋果之都”和“中國蘋果第一市”之稱[3]。
1.2? 沂源蘋果與煙臺蘋果對比
1.2.1? 基本信息
棲霞作為煙臺蘋果的主要產區之一,棲霞蘋果的產量在煙臺蘋果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文將沂源蘋果與煙臺蘋果及其重要組成——棲霞蘋果進行對比,結果見表1。據表1可知,沂源蘋果在種植規模、產量以及收入上遠不及煙臺蘋果以及棲霞蘋果。主要原因是沂源縣的土地面積小于棲霞市,蘋果種植面積占土地面積的比例僅為棲霞市的50%。產品價格方面,沂源蘋果更是遠遠低于棲霞蘋果[4]。
1.2.2? 蘋果種類
沂源蘋果品種主要包括紅富士、紅將軍、紅嘎啦、新紅星、金冠、藤木1號和松本棉等。據2015年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沂源蘋果早熟品種約占8%,中熟品種占16%,晚熟品種約76%。棲霞蘋果品種更新換代快,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了紅富士、嘎啦、千秋等新優品種,目前,紅富士占80%、嘎啦占10.7%、紅將軍占6%、其他占3.3%。其中,早熟蘋果約占11%,中熟蘋果約占7%,晚熟蘋果約占82%.
1.2.3? 產業環境
煙臺市取得“三品一標”認證的企業有166個,果品貯藏加工企業1 000多家,專業合作社1 500多家,開發了蘋果片、果干、果醋、果膠、水果罐頭等一系列深加工產品。煙臺蘋果網由煙臺市果品總公司投資打造,致力于建成國內果品行業第一個垂直電商平臺。煙臺蘋果積極響應互聯網電商銷售的趨勢,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打造了多個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示范縣。同時,煙臺市已有100多家果品銷售企業開通了電商業務,注冊淘寶賣家近5萬多個,銷售額超過1億元[5]。
沂源縣盡管擁有淄博匯源、華盛果業、大華永大等龍頭企業,以及4 000多處配套保險貯藏設施,但全縣銷售超萬噸的僅有7家,過千噸的合作社僅有15家,大部分企業以蘋果購銷、初級加工為主,缺少果干、果膠等蘋果精深加工。沂源縣擁有蘋果合作社300余家,近1/2為空頭合作社,合作社運營行不規范,不能真正為果農提供幫助。電商方面起步較晚,發展落后,網上銷售普及率低。
1.2.4? 品牌建設及銷售情況
煙臺市政府對煙臺蘋果的品牌建設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2015年,經過市公開招標,制定了《煙臺蘋果品牌戰略規劃》,在戰略規劃中,制定了“中國第一個蘋果,煙臺蘋果”為品牌口號,設計了“大拇指蘋果”成為煙臺蘋果的“代言人”,并將此卡通形象廣泛運用到廣告、包裝等,進行廣泛宣傳。
沂源政府也積極推動沂源蘋果品牌建設,但是宣傳力度有限。沂源蘋果銷售地主要集中在沂源縣本縣以及張店、淄川等淄博市其他區縣,其他地市銷售較少,就算有,也是“脫牌”銷售或“套”牌銷售,對沂源蘋果品牌“走出去”產生了非常不利影響。
2? 沂源蘋果發展的優勢及劣勢
2.1? 優勢
2.1.1? 自然優勢
沂源縣發展蘋果種植的自然條件并不比煙臺差,甚至要優于煙臺。沂源縣作為山東省海拔最高的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十分利于蘋果的生長。水資源總量8.1億m3,且水質好,pH值為7.3~8.2,礦化度為116~508 mg/L,十分有利于農業生產。同時沂源縣位處淄博市南部,是淄博、泰安、臨沂、萊蕪(現屬濟南)、濰坊5個市的交匯處,有著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
2.1.2? 品種成熟期
煙臺蘋果的晚熟品種占主流,僅有12%的早、中熟品種。沂源縣的蘋果品種中盡管也是以晚熟品種居多,但早中熟的品種占到24%。晚熟品種在每年的10-11月進行采摘,早、中熟大多9-10月可下樹,甚至有的品種8月即可進入市場。這些早中熟的產品可為沂源蘋果當年的銷售搶占部分市場。
2.1.3? 文化優勢,旅游帶動休閑農業
沂源縣作為首批集中建設16個示范點、2個美麗鄉村的一員,政府近幾年不斷加強旅游業的發展,促進第三產業對第一產業的帶動,實現農業旅游業的產業融合。沂源縣擁有山東第四高峰魯山、“江北第一溶洞群”沂源溶洞群、牛郎織女景區、沂源猿人遺址等一系列旅游景點。目前,依托魯山、溶洞群建立的藍莓、中藥采摘園“神農藥谷”,依托牛郎織女景區發展的“燕崖大櫻桃采摘園”等都是旅游業牽頭帶動農業發展的休閑農業的好例子[6]。
2.2? 劣勢
2.2.1? 規模小、種植分散,產品特色不明確
沂源縣蘋果種植僅為2萬hm2,和煙臺蘋果的18萬hm2相比非常少,規模小非常不利于沂源蘋果在山東省內甚至省外打開知名度。同時,沂源蘋果和煙臺蘋果在種植品種、果品質量等問題上十分相似,在面對消費者已經對煙臺蘋果認可的局面下,沒有自己的特色,沂源蘋果想要殺出一片市場很難。
規模小不僅指整體規模小,還包括每個種植園的規模小。現在沂源蘋果的種植95%以上的單家獨戶的小規模種植,同時存在著每個家庭有好幾處果園,且位置分散。這在種植、管理上將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2.2.2? 合作社作用虛化
目前沂源縣蘋果類合作社僅有300多家,近50%的合作社空有其名,并未履行合作社應盡的義務。合作社成員文化水平整體不高,管理運行缺乏科學的體制,沒有從根本上發揮合作社的作用。大部分種植戶只是在合作社下掛名,在實際果樹管理、銷售經營中并沒有合作社的指導,少有合作社能與一些果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果農帶來實惠。
2.2.3? 品牌建設不足
雖然政府積極促進沂源蘋果的品牌推廣工作,但是在舉辦的一些活動中,參加的大部分為周邊鄉鎮,輻射面很小。在廣告投放、產品宣傳中也大部分是本縣以及周邊地區,并沒有使沂源蘋果真正地走出去。沂源蘋果一邊進行品牌建設,一邊又存在著大量“自砸招牌”的行為:市場上大量存在著以次充好、缺斤少兩的不良行為。沂源縣果品企業魚龍混雜、發展參差不齊,各個企業缺乏科學的指導及有效的管控,各自為營、濫用品牌,各個企業自行設計包裝宣傳,不能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合力。
2.2.4? 產業配套缺乏
目前,沂源縣蘋果產業尚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多數企業停留在蘋果收購轉銷,蘋果精深加工企業很少。沂源目前對蘋果的加工停留在果汁、果脯的層面,像果膠、膳食纖維、果沙等高附加值產品幾乎沒有。目前90%的農戶選擇租庫存果品,沒有與企業建立好的合作關系,利益無法共享,二者相互不信任,合作程度極低。
2.2.5? 雙老齡問題、郁閉現象嚴重
目前,果農老齡化、果樹老齡化進而導致的郁閉問題現象十分普遍。沂源蘋果的種植人群中近80%的年齡超過50歲,甚至許多70多歲老人仍是果園主力,形成了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就業,在點粉、套袋、采摘時請假返鄉幫忙,日常只有老人看園的普遍現象。果農的老齡化是導致果農文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間接地促成合作社的空洞化、不規范。在大部分果品合作社中,50多歲已經算是年輕人,高齡化導致合作社約束性低、接受性差、執行性差。除此之外,沂源蘋果80%的果樹樹齡達到25年以上,果樹高齡導致坐果率低、產量低、果品質量下降等問題嚴重,使果樹郁閉現象嚴重,采光率成為影響果品質量的一大問題[7]。
3? 沂源蘋果的發展對策
3.1? 優化種植結構、突出特色產品
在接近完全競爭的農產品市場中,幾乎無差異的產品想要吸引顧客很難,沂源蘋果要想在競爭激烈的蘋果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就要想辦法開發產品特色。一方面要優化種植結構,抓住早中熟產品的市場時機,發展“沂源紅”等具有沂源特色蘋果品種;另一方面要借助沂源縣的文化優勢,注入地域文化特色。繼2008年奧運會時發展的奧運印花蘋果后,蘋果高端定制成為越來越多果園發展傾向。印花蘋果、印字蘋果、多形蘋果市場越來越大,可由合作社或企業牽頭積極帶領沂源蘋果“走出去”,發展訂單農業,幫助沂源蘋果打入高端市場。綠色、有機是未來瓜果蔬菜發展的趨勢,沂源縣作為國內首批有機蘋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應適當擴大有機果園,嚴格把控有機標準[8]。
3.2? 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果農”的模式,實現土地規模經營
一方面,由縣政府出面組織多種形式的果樹種植、果品營銷以及合作社管理培訓講座和課程,培育現代化果農,加大對專業人員、技術骨干、領導骨干的政策吸引,吸引高質量人才進入果園與合作社;加大對農業合作社合法性、規范性、有效性的監督管控,促進合作社運行規范高效;真正發揮合作社作用,合作社與龍頭企業積極合作,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果農”的模式。另一方面,積極促進土地流轉,果農可通過入股分紅或者出租收租的方式把果園交給專業的人士種植管理以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實現雙贏。
3.3? 加強品牌建設,規范銷售市場
沂源蘋果可借鑒煙臺蘋果的成功經驗,設計自己的標志、宣傳語、吉祥物等促進品牌宣傳,同時要求各大企業整體宣傳圖文、包裝主調等統一要求,在部分小的包裝等方面可保留企業特色。積極舉辦“蘋果采摘節”等系列活動,宣傳輻射面要廣,不局限于周邊鄉鎮,宣傳逐漸走進山東各地,慢慢走向全國。最重要的是嚴格把控質量,建立蘋果出園的標準化體系,嚴格把控蘋果出園質量,加大對蘋果市場監管制度,對以次充好、缺斤少兩等情況加大處罰力度[9]。
3.4? 完善沂源蘋果產業鏈
拓寬蘋果銷售面,開發蘋果多方面價值,增加產品附加值。政府積極招商引資,吸引各種蘋果加工企業入駐,帶領蘋果“走出去”,多方尋求合作。面對沂源果品企業小、亂、差的現象,政府要積極引導,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由龍頭企業帶領小企業發展,通過多種形式合作實現多贏。
3.5? 園區改造,緩解老齡化和果樹郁閉
一般果樹重種需要3~5年才可以穩定結果,許多果農不愿伐樹重種。可以由縣林業局等部門派專業人士指導農民通過嫁接、片區重種等逐步解決老齡化問題。果樹郁閉現象在煙臺蘋果果園也十分普遍,沂源果農要積極學習其他各地的解決經驗,推進老園區的改造,進行適當間伐、修改樹冠、間隔壓縮,積極尋求專業人士解決問題[10]。
3.6? 發展休閑農業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沂源蘋果要積極利用沂源縣現有的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與農業的產業融合,帶動周邊村鎮發展民宿、特產售賣等帶領農民共同致富。
參考文獻
[1]劉守貞,張洪波,王奎良.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戰略思考——以煙臺蘋果為例[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4):31-34.
[2]王凱.依托電子商務平臺銷售農產品的市場調查——以煙臺蘋果為例[A].中國統計教育學會.2015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論文[C].北京:中國統計教育學會,2015:44.
[3]翟衡,史大川,束懷瑞.我國蘋果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J].果樹學報,2007(3):355-360.
[4]李孝敏.昭通市昭陽區蘋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6):71+73.
[5]夏少杰,李育宏,姚匠.對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的一些思考[J].現代園藝,2019(5):45-46.
[6]竇興華,馮冬梅,劉利名,等.吉縣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見和建議[J].山西果樹,2019(2):21-24.
[7]王泉棟.“互聯網+”視角下蘋果產業發展的思考——以棲霞蘋果產業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9(6):41-42.
[8]王璞,張盈科.陜西省蘋果產業標準化現狀與對策[J].標準科學,2019(1):104-107.
[9]神農島.“互聯網+”電商模式帶動農產品產業鏈轉型升級[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12):9.
[10]韓煥法.特色農產品電商消費者初始信任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12):32-35.
收稿日期:2019-05-03
作者簡介:邢智慧,女,碩士,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