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小敏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我國道路基礎工程建設已被提上進程。其中,道路橋梁的建設項目數量和規模持續增加,在落實民生基礎工程建設的同時,其相應的施工質量倍受民眾關注,而為嚴格把控道路橋梁建設質量,完善、科學的路基施工技術自然必不可少。本文將基于道路橋梁路基的施工要求,結合橋梁道路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合理分析與探究,由此剖析橋梁道路的路基施工技術。
關鍵詞:道路橋梁 路基 施工技術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民生基礎工程作為國家工程建設重心,得以基建部門大力發展,而在其中,道路橋梁的建設十分有利于交通運輸、民眾出行,為保障道路橋梁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便捷性,道路質量自然而然成為關注重點。因此我國基建部門和相關企業應針對道路橋梁施工常見問題,分析和完善路基施工技術,為道路橋梁的路基施工質量保駕護航。
一、道路橋梁路基的施工要求
道路橋梁的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必須遵循一定的路基施工程序和標準,才能完美建成質量佳、評效好、作用大的道路橋梁工程,下面將簡述道路橋梁的路基施工相關要求與標準。
1.結構穩定性。道路橋梁是交通運輸的“動脈”,為緩解交通堵塞的“心肌梗塞”問題,路基施工質量是道路橋梁建設的工作重點,而在其中,路基的基本結構是影響質量的因素之一。基于日常道路交通運輸中,道路橋梁需經受長期的車輛負載碾壓,同時還要面對天氣氣候的挑戰,諸如雨水浸泡、太陽暴曬以及晝夜冷熱交替,導致路基壽命受到不良影響。所以而言,為保證路基質量和增加路基壽命,在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應遵循工程物理結構原理,進行合理科學施工,加強路基結構穩定性、完整性。
2.水溫穩定性。由于道路橋梁建設地理環境復雜,常建于地下暗河抑或江湖河道之上,同時常有突轉下坡和拐彎路勢,這就導致路基容易受到地下水和路面積水的影響,致使路基強度下降甚至路基結構屈變,從而深層次影響道路橋梁運輸路況和交通安全。
3.強度。路基強度是路基質量的基礎硬性要求,良好的路基強度才能使道路經受長期負載考驗,同時足以抵抗一定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例如:當道路面對路面超重負載、城市內澇乃至地質板塊移動等情況時,良好的道路路基強度提供強有力的路面保障,降低外界對路基的破壞程度,不至于出現道路塌陷、路面崩毀等整體性問題,甚至可以維持正常使用,發揮一定時間的交通運輸效用。
二、道路橋梁路基施工常見問題
1.道路橋梁路基翻漿。在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由于路基施工土質多為粉質土,基于粉質土強度受溫度變化而隨之變化的特性,路基極其容易受到影響氣候變化、積水浸泡的影響。正是由于此種原因,一旦大規模降雨抑或季節性氣候突變,由于溫度忽高忽低和雨水集聚,導致路基基層區域凍結線出現,致使路基出現翻漿問題,影響道路橋梁整體質量。
2.道路橋梁路基下沉。道路橋梁路基施工過程中,路基下沉時有發生,而在其中,不均勻下沉是路基下沉的主要形式,同時也對交通安全、經濟建筑等方面的危害十分嚴重,下文將簡述不均勻下沉的主要原因。
(2)主觀施工因素。施工存在關聯影響,同一地區的道路橋梁建設可能基于共通地質板塊,由于周邊施工在深井施工或管道埋設過程中,小幅度改變一定規模地質板塊,導致地質連鎖反應,對同一區域的其他路基施工質量產生消極影響。
(3)客觀設計因素。在道路橋梁建設中,路基設計極其重要,但部分企業未考慮設計合理性,盲目進行施工,導致路基承載能力差,無法滿足工程負載要求,甚至部分路基下沉,造成企業道路返工、重建等巨大經濟損失。
3.道路橋梁路基夯實不足。道路橋梁多為混凝土路面,由于路基夯實不足,導致路面產生裂痕和大規模破損,不僅影響道路質量,在另一方面上,造成民眾出行不便,而簡析道路橋梁的路面裂痕和破損,大多歸咎于路基層次的溫度應力和超載應力以及以下因素:
(1)路基厚實度低;(2)路基施工水泥穩定性差;(3)路基施工過程水泥攪拌不均勻,有空氣殘留;(4)路基施工測量誤差較大。
三、道路橋梁的路基施工技術
道路橋梁的路基施工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技術要求,具體而言可基本分為施工前期測量、施工過程相關技術、施工尾期維護這三個主要方面。
1.施工前期測量。施工前期測量,是指在未施工的基礎上,提前依據設計圖紙測量路基結構位置、管道安置數據指標以及孔樁定位。所以來說,路基施工前期測量,一方面測標各構造物位置、把控縱橫面精度以及檢查路基下層管網路線,在另一方面上,為施工過程和后期改建奠定基礎,有利于應對突發的施工要求,可合理設定孔樁地面標高和管道埋設尺寸,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施工過程相關技術。(1)路基填方。路基填筑前的必要階段,100m長度土石路段鋪筑試驗段,通過選用效用良好的機械設備和施工預案,從而確定優秀的壓實程度、含水量以及相應的完善施工程序,以便制定完善科學的施工方案,從而后期全面施工。(2)路基填筑。路基填筑的條件和要求較多,主要可分為土質路基、石方路基和土石混填路基,就土質路基而言,填筑土料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或+2%,且液限超過50,塑性指數應小于26,同時采用分層填筑,每層松鋪厚度不超過30cm,回填寬度應超過設計最后削坡30~80cm。(3)路基壓實。路基壓實過程中,前期全面輕壓,待性能良好的粉質土凝結后,進行合理重壓,并遵循振動壓實機250~3503~4的工作標準,在土質路基壓實操作中,路床頂下1m實行全面壓實,應按照“兩側直、中間平”要求,做到壓實表面無浮土,同時路基頂層壓實厚度應高于8cm,完工后大致削坡。
3.施工尾期維護。(1)路基排水施工。一般采用溝槽開挖,埋設排水管道的方式,通過機械挖至標高20~30cm,換用人力施工,進行10~20cm的分段開挖。基于標準且安全的排水程序,進行合理排水檢測,將有效提高路基質量。(2)路基后期整修。從合理的道路建設角度出發,加強路基整修工作,不僅要做到道路橋梁的質量檢測,更應定期規律性進行路基維護、整修工作,從而提高道路橋梁的路基質量。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路基施工技術的安全可靠將進一步提高道路橋梁的整體質量,讓民眾出行和交通運輸提供安全保障。所以來說,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應依據路基施工標準和要求,針對路基施工常見問題,從而完善和改進路基施工技術,以期推動道路橋梁工程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1]曾運.針對道路橋梁路基施工技術的研究[J].交通世界,2016(32):92-93.
[2]鄒寶城.市政道路橋梁路基的施工技術及管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6(16):205+208.
[3]唐鵬程.市政道路橋梁路基施工技術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6(12):18-19.
[4]王欣,李丹明,曾兵.對于道路橋梁的路基施工技術的分析[J].門窗,2013(01):92+95.
(作者單位:合肥信睦工程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