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飛
摘要:現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鐵路橋梁等基礎工程項目數量顯著增加,在工程項目中對現澆混凝土材料的應用也日益擴大,隨之日益提升的是人們對施工質量的重視程度。但研究分析發現,較多的質量通病仍舊存在于現澆混凝土本身。而由于這些質量通病的存在,也對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乃至城市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極大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鐵路橋梁;現澆混凝土;質量缺陷成因;處理主要方法
混凝土工程被稱為缺陷性工程,主要因為在混凝土現場澆筑施工過程中,部分生產性缺陷在混凝土初凝時間得不到及時處理,從而影響使用質量及混凝土構件的表面與整體性。這種表觀及混凝土構件整體性缺陷在經過天氣與水文因素影響與正常使用中帶來整個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嚴重造成工程質量事故。
1現澆混凝土技術概念
施工體系的復雜性是混凝土現澆施工體系所具備的特點,混凝土施工策略的應用,需要根據具體的工程要求來進行。現澆混凝土出現的質量問題,與受到溫度、濕度等氣候條件的影響有關,也與內部結構的狀況、場地環境情況、運輸的距離等狀況的影響有關,與原材料配制技術、攪拌技術、養護方法等亦是密切相關。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實際工作狀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行混凝土質量問題預防方法的選擇。在現場澆筑這一過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設施成本較大、施工程序復雜,與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相對比,現澆混凝土的結構剛度水平、抗震性能、整體質量等比之前者為高,不僅可以節約鋼材、水泥等建筑材料,還能有效適應構件斷面的復雜性狀況,因此現澆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領域具備良好的優越性。除此之外,混凝土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必須通過對混凝土形成狀況的分析,來提升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2混凝土病害種類及形成原因分析
2.1混凝土表面產生蜂窩的原因
表面蜂窩現象是混凝土產生外觀質量缺陷較為常見一種現象,產生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個部分:①由于混凝土振搗不當產生蜂窩,通常來講,振動棒振搗恰當同時振搗間距也較為合適時,粗骨料之間孔隙就會被砂漿體所填滿,這種情況下就很少或者不會出現蜂窩。②由于混凝土配比不合適產生蜂窩,混凝土配合比中重要指標例如坍落度、含砂率等,一旦當其超出一定配比時,蜂窩麻面現象就會自然形成。③把握不好模板拆模時間,當混凝土強度達不到拆模要求強度時,模板面上就會附著上表面的混凝土,這就容易在拆卸的時候形成蜂窩麻面。④不能恰當使用模板脫模劑也是一項重要因素。只有涂抹均勻模板涂脫模劑,才能有效避免在側模上粘上混凝土。
2.2混凝土孔洞
混凝土結構存在孔隙(孔隙即局部或全部無混凝土的結構)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這屬于質量問題。混凝土的和易性差流動性太差是形成混凝土孔洞的原因,這種問題是在運輸或澆筑過程中發生離析造成。鋼筋過密或骨料過大導致物料被鋼筋卡住無法順利下瀉,而且振搗力度不足也會引起混凝土孔洞。
2.3麻面的形成原因分析
麻面是指在混凝土表面出現排列不規則的凹點,這種麻面一般面積較小且無鋼筋外露。主要形成的原因如下:一是混凝土在振搗工序中,振搗沒有達到規定的集料級配排列標準,表層出現沒有完全排出的氣泡,經過混凝土干燥過程后在表面形成的體積較小的表層孔洞。麻面對于鐵路橋梁混凝土工程質量影響較小,只是對于鐵路橋梁表觀影響較大。二是混凝土模板與混凝土脫離時,混凝土表面部分與模板結合緊密且沒有刷涂足夠的脫模劑產生的模板與混凝土粘連現象。這種麻面對于鐵路橋梁的影響較小,經過后期的隱藏工程后基本對于混凝土工程本身沒有影響。三是由于混凝土模板漏漿,混凝土在振搗中沒有得到有效的重新排列而產生的氣泡排出不及時。混凝土的振搗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關鍵工序,振搗操作的主要目的是讓混凝土根據骨料的顆粒大小均勻排列,形成級配排列。模板漏漿時混凝土砂漿會大量流失,混凝土表面沒有足夠的砂漿形成保護層。
3混凝土病害預防措施及治理方法
3.1蜂窩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
蜂窩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配合比沒有達到規定要求。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項:一是嚴格要求現場測量人員檢驗頻率與檢驗精確性。混凝土的技術控制指標主要是和易性和水灰比。攪拌充分、和易性好的混凝土可以有效杜絕混凝土蜂窩的發生。二是嚴格振搗操作工序。振搗是使混凝土集料內部重新排列的重要工序,振搗的技術性要求以混凝土在振搗過程中,排列密實不繼續下沉且氣泡不再產生為宜,嚴格的振搗操作能有效的減少混凝土蜂窩的產生。混凝土蜂窩治理方法:使用清水對蜂窩表面進行沖洗,并用水泥砂漿及時進行修補。如果蜂窩產生體積較大,可先將松動的骨料一次性清除并向外擴張成外徑大內徑小的喇叭型,用清水沖洗干凈后,選用高等級混凝土進行搗實,重新補齊的蜂窩混凝土。在進入混凝土養護期時要加強混凝土缺陷處理部位的重點養護工作,防止其它病害的產生。
3.2混凝土麻面預防防治措施及處理方法
混凝土麻面的防治措施及方法:混凝土模板在使用前要將雜物清理干凈,并刷涂脫模劑。保證混凝土模板的接縫密實,不能有漏漿現象的發生。二是混凝土振搗時應分層均勻布料并振搗密實。主要治理方法是用清水直接沖洗,并選用高標號混凝土砂漿對麻面表層進行修復抹平。
3.3混凝土孔洞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
混凝土孔洞的防治措施:一是在混凝土施工的各個環節強化現場管理,防止雜物摻入。二是在實施大體積鋼筋密集混凝土施工時在適當位置預留振搗專用的“天窗”,必要時可采用人工與機械相配合的混凝土振搗。三是減少混凝土傾落高度。使用人工溜槽或串筒,防止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離析現象的發生。孔洞對混凝土施工質量有較大影響,具體的治理辦法如下:首先是對孔洞進行檢查并采用臨時性加固支撐。再對孔洞面積進行實際測量,會同監理與建設單位進行協商,確立孔洞部位混凝土維護方案。孔洞具體處治程序先是將孔洞病害混凝土進行鑿除,并使用有壓水進行全面沖洗,保持清除混凝土表面濕潤,用高標號混凝土集料對孔洞進行填充,振搗后保證后期養護質量。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鐵路外觀質量評價當中,鐵路現澆混凝土外觀質量是其中十分重要一項指標。然而在近些年道路交通蓬勃發展時,鐵路現澆混凝土外觀質量問題日益突出,所以對于鐵路現澆混凝土外觀質量缺陷研究與分析刻不容緩,文章通過針鐵路現澆混凝土外觀質量缺陷研究與分析,提出了相對應預防及解決措施。通過對于鐵路現澆混凝土外觀質量嚴格控制,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提升鐵路現澆混凝土外觀質量,不僅對與施工水平提升有積極影響,也可以進一步提高鐵路施工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思明,張云龍.淺談現澆混凝土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8):242.
[2]劉濤剛.現澆混凝土質量控制及施工工藝研究[J].科技資訊,2017(23):67.
(作者單位:中鐵十二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