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山東大學的校園,許偉偉很像一名風華正茂的大學生。
1988年出生,31歲的許偉偉是山東大學今年6月份新引進的一名物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名從安徽蕪湖一個小鄉村走出來的博導說,從小到大,自己都不算聰明,也不是學霸,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已。
一個1988年出生的年輕人,何以成為山東大學的博導?許偉偉用科研成果,做了響亮的回答。
2009年從南開大學本科畢業后,許偉偉到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攻讀碩博連讀研究生。2014年博士畢業后,就職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先后作為博士后、資深博士后、研究科學家,外派到歐洲的核子中心工作,直到今年6月作為青年人才加入山東大學高等技術研究院。
自2011年起,許偉偉一直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領導的AMS實驗室工作,負責電磁量能器的刻度、重建和粒子識別等離線軟件的開發和維護。在宇宙的物理學研究中,許偉偉所研究的宇宙線正電子、電子和反質子等物理課題屬于基礎物理的研究。
作為研究團隊分析工作的核心人員和協調人,許偉偉在科研上已經碩果累累,做出了杰出的科研貢獻。
對于起點低的學子來說,人生從一開始,就是“困難”模式。出生于安徽蕪湖的一個普通農戶家庭,父母都是農民,如果說人生有起跑線,那許偉偉是從小學四年級才開始起跑?!八哪昙壍臅r候,學校里來了一個大學生老師,帶來了新的視野和知識,當時我們從來沒見過大學生,也不懂什么叫上大學,一下子就被這個大學生老師迷住了。”許偉偉說,從這個老師開始,自己才喜歡上學習,成績從班里中游前進到班里的上游。
即便是成績提升,許偉偉在班里也不是出類拔萃的聰明孩子。
“我不是很聰明的小孩,也從來沒考過第一,甚至沒有考過滿分。我這30多年唯一的一次滿分,是在考駕照的時候科目一考了滿分?!痹S偉偉笑著說,自己的“不聰明”還表現在偏科上,理科好,文科差。特別喜歡物理、數學,語文成績卻一直“吊車尾”,甚至在讀大學之前,自己連普通話都不會說。
“也跟我們當時封閉的學習環境有關。農村小學沒有好的師資,很多都是靠自學。對我來說,數學學習比較簡單,只要師傅領進門,自己學就可以了。但是語文和英語,是需要練的,我沒有這個機會?!?/p>
都說有夢想什么時候都不會晚。但是對于很多起點低的孩子來說,夢想本身就是一個虛幻而奢侈的名詞。
懵懵懂懂,完全憑著興趣學習的許偉偉迎來了高考,這也是他改變人生的一次機會。對于他來說,高考不難,難的是填報志愿。
“不可能有人指導填報,就是自己想。當時我拿著填報指南,翻到了南開大學,就填了南開大學,正是在南開大學,我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物理學研究之路?!拔覜]有什么愛好,一天大概12個小時在學習和工作?!?/p>
從一個農村孩子成長到山東大學的博導,許偉偉說,自己覺得最難的地方是堅持上學。
“很多同學上完初中就輟學了,對我來說,能夠一直上學,是一件小概率的事情,太難,太幸運?!痹S偉偉說,“也是我人生最正確的選擇。”(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