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出門上班時感覺冷風刺骨,驀然想到,冬至即將來臨。所謂一朝進九,寒氣洶洶,一年中最冷的時刻要來了。每到此時,小崔姐的命都是外賣給的,尤其重慶的冬季,由于濕氣太重和大霧天氣造成即便沒到0℃也會感覺寒冷刺骨,具有穿透性的寒冷自然也磨滅了我下樓吃午飯的熱情。
惡劣天氣最是應該呆在室內享受上門服務的便利,但真點了外賣,心里又有幾分愧疚,這對配送小哥會不會有點殘忍?前段時間,一個有溫度的話題討論#惡劣天氣該不該叫外賣#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惡劣天氣雖然存在送餐更困難的問題,但因為很多消費者不愿出門而促成了訂單高峰,不利的送餐條件和更多的訂單服務費,在相互博弈的情境中,很多外賣小哥選擇向高金額投降。不過網友們卻為“該不該點”吵得不可開交:有人認為,惡劣天氣,消費者應把麻煩留給自己,讓外賣小哥在家休息;也有人認為惡劣天氣可以點外賣,但應該相互理解;還有人認為,惡劣天氣點不點外賣是一種市場行為,只要規范就好。那么,你怎么看?
小扣子:理論上來講,只要小哥不拒絕,惡劣天氣送外賣就是你情我愿。
鹿笙:沒有人愿意頂著風雪做這么辛苦的事,除非他有需要。不要去道德綁架去剝削別人賺錢的機會,能做的最大善意就是接受超時,不要過于苛責。
蘇科拉莫斯:與其呼吁雨天不要點外賣,不如將焦點放在如何提升配送員薪資待遇和安全保障上,建設外賣/物流產業文化,增加商戶、配送員、消費者三者間的相互理解。
進擊的小胖紙:可以點,但也可以拒接。平臺要有對突發事件的把控,對于各種突發狀況拒接單或者延遲的,可以酌情取消罰款。
Urielamuka:我覺得這個是兩個命題,一個是從業者的職業操守,一個是顧客的人文關懷。一方面從業者不能因為需要人文關懷放棄職業操守,另一方面顧客不能因為那是人家的職責就認為理所應當而不顧別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