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公示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公示稱,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國、工作等個人原因申請放棄入學資格,另有少數新生逾期未報到,共計69人,湖南大學研究生院擬取消這69名2019級研究生入學資格。“錄而不讀” 是不守信用、擠占他人機會,還是合理選擇?
破壞了正常招生秩序——“錄而不讀”破壞了高校正常招生秩序,也造成了教學資源的嚴重浪費。由于隨意爽約,其他想報考的學生也會失去錄取機會,甚至研究生導師無學生可帶的尷尬局面。因此,不能簡單認為“讀不讀是我的權利”。我國的法律法規目前對高校新生“錄而不讀”行為還沒有相關制約條款,這也是一些高校不得不自主出臺誠信懲戒加以規制的一個原因。
尊重每個人的選擇權——部分準研究生錄取之后放棄報到,這是不少大學都存在的現象,將來也許還會更普遍。這恰恰折射出現階段我國的就業方向不再唯文憑是從,而是開啟了多扇大門。應該用平常心看待準研究生“錄而不讀”現象,尊重每個人的選擇權。
給考生一個“放棄”機會—— 一些考生選擇“錄而不讀”并非是無理取鬧,而是基于實際利益考量。給考生一個“放棄”的機會,雙方加強溝通,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對于惡意失信的考生,需要誠信懲戒,但前提是要有法律和制度依據,讓考生作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選擇。(綜合《南方日報》《齊魯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