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良 張瓊華
“Jumping grooving dancing everybody……”10月17日上午,伴隨著音樂律動,岳陽市云溪區云溪街道友好村友好小學近150名師生在操場上歡樂地跳著《兔子舞》。“塑膠操場建好后,學生老師做操、運動都十分方便。”該校老師余志明開心地告訴記者,原來的操場只有一個1996年修建的水泥籃球場和煤渣跑道。2018年,學校投入340多萬元全面升級食堂、操場、教學樓等,師生學習環境大變樣。
友好小學校園環境的變化得益于云溪區辦學條件的改善。近年來,云溪區從學校硬件建設、信息化建設和校園安全建設著手,創辦美麗校園,打造“教育強區”。目前,云溪區27所義務教育學校已全面改薄,數字教育資源實現學校全覆蓋,2018年被評為全省“平安校園建設先進縣市區”。
強基固本,改善辦學條件
走進2016年新建的城郊學校云鷹小學,明亮的建筑風格讓人眼前一亮。“近年云溪區新增了很多工業園、企業,為解決這些職工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云溪區通過大規模新建、改建學校,提質擴容。”云溪區教育體育局局長楊重燕說,危房改造、“校安工程”、全面改薄等工作,云溪區從2008年便開始規劃布局,總投入近3億元。
“食堂現在有兩層,不用等低年級小朋友吃完飯再去排隊了。”云鷹小學四年級三班的李梓妍說。該校副校長吳瓊介紹,今年暑期,云鷹小學投入了250多萬元改造食堂,擴容提質,打造明廚亮灶工程,學生吃飯干凈衛生,環境不再擁擠。同樣的情景也出現在云溪區第一中學,“馨膳樓”在2018年9月落成,食堂由2層變為3層,3個年級各有一層食堂。“分區就餐可以節省不少用餐時間。”提起新食堂,該校辦公室主任張持恒十分喜悅。
云溪小學運動場、陸城中學圍墻和廁所、文橋中學學生寢室、五星小學運動場、云溪中學明廚亮灶……云溪區的29所學校辦學條件均已得到改善,校園面貌煥然一新。
加大投入,信息化服務師生
改善了辦學環境,教學設備也要跟上。楊重燕介紹,云溪區從2009年已開始進行學校信息化建設。“校園信息化建設促進了學校管理信息化,通過信息化平臺,學校財務管理、老師考勤排課、學生分班選課等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云鷹小學的副校長龔杏娥說,學校老師也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進行線上教案設計、制作課件等教學工作,家長們也能通過“微校平臺”隨時了解學生情況。
信息化設備在課堂教學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視,云溪中學的校長黃建斌對此深有感觸。“信息化教學減少了板書時間,課堂節奏更快,容量更大。以前沒有‘班班通’時,老師給學生補充課外知識需要將資料打印出來,現在則能通過PPT直接在課堂展示。”數學老師吳毅也表示,“利用多媒體,課堂導入的形式也更加豐富。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
為進一步加強全區學校信息化建設,云溪區還成立了省市網絡名師工作室3個,在道仁磯中學和云鷹小學建立教育信息化應用市級試點校,構建跨區域網絡聯校。
安全辦學,創建平安校園
校園安全,是云溪區學校建設的一條底線。落實安全辦學措施,除了更新監控設備、定期組織疏散演練、開展安全知識教育,云溪區在創建平安校園中還展現了不少特色。
在云溪區第一中學旁有一條暖心的安全通道,這條路通往學校的教職工宿舍小區,供200多位常住戶進出校園。“以前這些住戶都利用學校干道進出,車來車往安全隱患很多。”校長周振華解釋,2016年云溪區委、區政府投入1000多萬元,開山修路,1年后投入使用,不僅方便了小區居民,學生安全也得到保障。
每天上下學時段,在云鷹小學校門口,8輛黃色校車依次排開,在校車管理員、值班老師和門衛的指引下學生們有序上下車,學校門口還設有交警維護交通秩序。校車安全管理,也是云溪區確保校園安全的一大亮點。據悉,云溪區投入130萬元建立了云溪區校車監控平臺,全區63臺校車都能GPS實時定位和實時視頻監控,監控室設在云溪區教育體育局2樓。
為進一步確保校園安全,今年云溪區為全區所有中小學和公辦幼兒園聘請了58名學校保安并配備相應裝備,還更新了學校的一鍵報警設備。云溪區已實現全區學校專職保安配備100%,全區學校封閉管理100%和校園一鍵報警接通100%。
“學校建設好,老師心情好,學生學習好。”楊重燕對云溪區的教育工作充滿期待,他告訴記者云溪區接下來將繼續改善偏遠學校的辦學環境,重新規劃云溪小學、路口中心小學緩解城區就學壓力,并預備建設1所城區公辦幼兒園解決學前教育入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