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良 徐松濤
博物館般的農耕文化園,紙墨飄香的國學館,篆刻著大師和學生書法作品的書法碑廊,“五子登科”古樹下的閱讀區,正在翻新的八卦園、美育園……很難想象,能在一所遠離城區的農村學校里見到這些豐富多樣的建筑設施。
面對記者的驚嘆,岳陽市君山區許市鎮黃金小學校長金昌華露出質樸的笑容。學校從2007年開始,一直致力于建設傳統文化和學校建設相結合的特色校園,學校建好了,回流的學生也多了,學生從2007年的127名增加至現在的421名。
像黃金小學這樣充滿特色的美麗校園,在君山區有很多。“學在學校長知識,樂在學校感幸福。”君山區教育局局長彭海泉告訴記者,近年來,君山區堅持優先發展教育,通過改善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均衡配置師資和創辦特色校園等舉措力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城鄉學生共享一片藍天。
高標準建設,全面改善辦學條件
和黃金小學一樣,位于城區的君山小學也在大力改建校園。新建了一棟教學樓和風雨籃球場,正在建設的綜合樓和改建的操場,校長方君一 一為記者介紹。“2019年3月,學校投入3000多萬元,用于化解大班額和提質擴容。”“以前學生座位前靠講臺后挨墻,后門常年關閉,天氣一熱教室汗味濃重。”四年級數學老師魏齊勇對大班額深有感觸,這學期新教學樓建成后新增了16間教室,班額變少了,師生上課倍感舒暢。
記者獲悉,君山區在2014年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工程,3年投入7700多萬元,實現學校基礎設施基本配置到位。2017年,君山區區委、區政府重新規劃,對城區及農村學校進行標準化提質改造,目前已落實資金7000多萬元。2018年,君山區通過改擴建君山小學、岳西中學在內的4所學校,繼續推進全區辦學條件的均衡發展。
“學校已經規劃好要新建一棟教學樓、藝術體育館,翻新運動場、食堂和宿舍,5年之內將實現校容校貌大煥新。”對于即將動工的改擴建工程,岳西中學副校長陳權祥充滿期待。
高素質提升,均衡配置師資
“沒想到農村老師的住宿條件可以這么好,獨立宿舍、家電齊全;教室里也安裝了多媒體。”黃金小學五年級語文老師喬美今年9月剛考入這所學校任教,提到學校環境,她贊不絕口。
“加上今年新進的兩位老師,學校共有16位在編老師和4位臨聘老師,日常教學需求基本滿足。另外,中心鎮的許市中學每年還安排兩位老師來校支教,補充了學校的師資。”說到學校教師隊伍,校長金昌華十分動容,黃金小學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需要充足的師資保障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
為滿足農村學校的師資需求,君山區加大教師招錄力度,近3年公開招錄了136名教師,并全部補充到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同時實施“支教、援教、走教”工程,近年選派了51位骨干教師在農村支教交流,實現了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全覆蓋。目前,君山區小學師生比和初中師生比均達到規定,區域師資配置基本均衡。
為激勵教師安心扎根基層、教書育人,君山區在實現國家規定的工資薪酬待遇和補貼的基礎上,還通過新建教師公租房、設立終身從教獎等獎項來保障教師待遇,通過全面落實“國培”“省培”和送培下鄉等計劃促進教師成長。
高水平辦學,打造特色辦學內涵
學校建好了,教師配齊了,君山區還積極推進區域課改,創辦特色學校,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城鄉學校均衡發展。
農村學校許市中學的課改便是君山區特色辦學的一個典型。自2007年實施教學改革以來,該校已成長為全省課改名校,省內外前來考察學習的人數達8萬人次、培訓教師達9000多人。2009年至今,在岳陽市251所初中里,許市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穩居全市先進行列。
“課前練習回顧,課堂自主合作、展示提升,老師梳理鞏固、達標測評。”2010年,從許市中學畢業如今又回到這里任教的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老師肖青青對學校課改的“五環漸進自主學習模式”十分熟悉,“學生覺得課堂展示很有意思,作為老師能更加感受到這種學習模式對提升學生膽量、表達能力、協作意識的幫助。”
記者從君山區教育局獲悉,君山區在2013年全面啟動了“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的特色立校創建工作,全區80%以上的學校進行申報。黃金小學的國學、許市中學的課改、向陽小學的藝術教育、良心堡中學的剪紙傳統文化教育、君山小學的養花育人……不斷創新、各具特色的學校教育教學模式,助推君山區城鄉各學校齊頭并進,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