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杰
國家出臺的有關文件和規定落實到基層需要幾年?在安徽蚌埠,答案是4年多,并且不是主動落實,而是在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第六督查組暗訪核查,提出建議和要求之后——據新華社報道,根據2014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人社部等五部門發布的相關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各地應取消收取人事關系及檔案保管費、查閱費等名目的費用。可4年多過去了,蚌埠市一些企業仍被要求繳納每人每月10元的檔案托管費。
收取這筆費用的蚌埠市勞動保障事務服務中心有關人員表示,對相關文件精神并不熟悉,而蚌埠市人社局局長表示,“對政策理解有偏差,把握不透徹、不精準。”
無獨有偶,國務院此次大督查中,第八督查組查出一樁違規收費——山東濟寧市梁山縣交通運輸局授意授權的一個培訓類APP,號稱免費實則強制向數千名貨車司機收費幾十萬元。
不難發現,一些地方在被要求放權放利時,總是進展緩慢、“舉步維艱”,被推著、趕著都不肯挪半步;而在有利可圖、有權可追時,往往能夠精神抖擻,馬上就辦。如此“吃相”實在難看。
把國家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是對基層政府部門和人員的基本要求,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要反思。對一些把國家規定當空氣,甚至對著干的情況更須嚴厲懲處,以儆效尤。只有保持政令暢通,各地各級政府部門都能令行禁止,我們的各項改革與發展事業才能順利推進。
(摘自《工人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