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0多攝氏度的氣溫里,90后攝影師儲衛民扛著相機,獨自漫步在格陵蘭西部的烏佩納維克小鎮上。經過一個月的探索與等待,充滿夢幻意境的作品《格陵蘭島的冬天》誕生了,并一舉奪得2019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舉辦的國家地理旅行攝影大賽的年度總冠軍。
數次深度尋訪
對于戶外攝影師來說,一張好作品的誕生,絕不是靈光一閃就按下快門,它需要前期漫長的鋪墊與等待。
2017年9月,儲衛民開始了對格陵蘭南部峽灣無人區的第一次實地尋訪。借助衛星地圖的導航,他和友人一起徒步、劃船,用腳步去丈量北極冰川峽谷的獨特地貌。
2019年3月,儲衛民先后進入格陵蘭西部,努克、伊盧利薩特、烏佩納維克等城鎮。
“我希望通過各有特色的城市,從中選取代表性的切片,去了解格陵蘭更加深入的一面?!痹诖蟪鞘信c小鎮的對比中,儲衛民十分青睞烏佩納維克的純粹,他在一間咖啡館的二樓一住就是一個月。
持續的觀察讓他進一步了解了當地人對抗低溫風雪的生存方式,他選擇把這種人與自然的互動通過鏡頭記錄下來。
在烏佩納維克小鎮,常住人口只有1000人左右,年輕人離開鄉村,遷入城市生活,反而把這里變成未被城市化洗禮的保留地,傳承著淳樸的民風。烏佩納維克的交通并不算便利,每周2~3趟航班聯結小鎮與旅游城市伊盧利薩特,而《格陵蘭島的冬天》就是在機場附近的山坡上完成的取景。在清冷的藍色光暈中,房屋與道路被皚皚白雪覆蓋,手牽手走在路上的一家三口,卻傳遞出這個北極小鎮上溫暖的一面。也正是這個鏡頭,讓儲衛民理解了在北極的冬天里,人類為什么可以戰勝惡劣的自然條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從軟件工程師到戶外攝影師
獲得了國內外大大小小的攝影獎項,微博粉絲突破90萬大關,但今年也只是儲衛民全職攝影的第三年。之前,他就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計算機技術專業,畢業后又順利留在當地的銀行做軟件工程師。
從大學時攢錢買下第一臺單反相機開始,儲衛民徹底迷上了攝影。學業和工作繁忙,他也始終堅持著攝影這個愛好。
“我不是裸辭,邊工作邊做準備。”2017年年中決定全職做攝影的時候,儲衛民已經可以通過接拍商業照片獲得穩定的收入。
?回想幾年前他還是沒有任何經驗的戶外“小白”,還遇到過至今記憶猶新的危險時刻。大二時他獨自一人去攀登瑞士的雪朗峰,在當天陰天有霧的狀況下,儲衛民挑戰登頂這座海拔近3000米的雪山。當時的裝備與經驗仍欠缺很多,下山時,儲衛民意外走上了懸崖小路,天色漸暗,忽然而至的大雨沖刷著山坡,甚至引發了山洪。最終,他找到牧民留下的繩索幫助自己走出漫過大腿的水流,來到安全地帶。
?這一次荒野求生的經歷讓初出茅廬的儲衛民體會到大自然的瞬息萬變,卻并未阻止他勇攀高峰的步伐。在格陵蘭的無人區,連日的大雨讓他連續兩天被困在帳篷里,他與孤獨相伴,等待姍姍來遲的風景;在與強風的對抗中他努力站住腳;在雪地里他匍匐前進……高顏值照片的誕生,來之不易。
旅途中尋找更真實的自己
儲衛民喜歡拍攝冰川、峽谷、星辰、極地等自然景觀。他形容自己的狀態是:敬畏自然,挑戰自己。敬畏自然的同時,儲衛民不斷挑戰自己的體能,攀登新的高峰。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儲衛民的足跡已經踏上了13座。
?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親近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儲衛民的經歷不斷帶給他新的思考。“每當我回到自然,發現一個登山包的物資就夠我活一星期,吃頓泡面都是如此可口,快樂竟然是如此的簡單,就會感到每個人在努力創造生活的同時,也需要時不時地停下來想想,自己是不是陷入了盲目的追尋,反而錯過了身邊的風景。”
? 幾年下來,儲衛民相繼走過30個國家、200多個城鎮,在認識自然的旅途中,尋找一個更真實的自己。
(摘自《北京青年報》 武冰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