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漂
摘要:為了改變傳統獎勵效果欠佳的現狀,通過研究得出以“數學存折”為載體的“數學銀行”獎勵模式。這種獎勵模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存”與“支”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兌換的獎勵則滿足學生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學生在玩轉數學存折,爭做學習大富翁的同時,在認知、思考、情感等方面都有了發展。
關鍵詞:數學存折;數學銀行;獎勵模式;學習積極性
1 緣起
獎勵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當下越來越多的老師的獎勵方法存在許多問題,很多獎勵大多浮于形式,遠遠達不到學生在精神層面的需求,因此現在獎勵對于學生學習方面的積極作用并未完全被發揮出來。
那么怎樣的獎勵才能真正激發孩子數學學習的激情呢?長期研究后,我校終于研究得出一種行之有效的獎勵制度——以“數學存折”為載體的數學銀行獎勵模式。
2 概念界定
2.1 “數學銀行”獎勵模式
“數學銀行”獎勵模式是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針對學生課前預習、課堂表現、課后作業、錯題反思等設計相對應的“存款項目”和“扣款項目”,利用存款兌換相對應存款的獎勵,每個學生則是 “數學銀行”的儲戶。這種獎勵模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存”與“支”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兌換的獎勵則滿足學生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對實現學生認知、思考、情感等全面發展有顯著成效。
2.2 數學存折
數學存折是“數學銀行”獎勵模式的載體,每位“儲戶”一冊,由個人自行保管,每次需要“存款”或“取款”時交由相應的操作人員在存折相應欄中進行相關操作。
3 具體實施過程
3.1 制定“數學銀行具體實施方案”
數學銀行就是模擬銀行工作模式,一個班級為一個“總行”,各小組設立為“支行”。銀行總部聘請總行長一名、支行長四名、操作員四名、監督員二名進行日常的記錄與操作。
(1)存款:每位儲戶的原始金額都為100元。針對各“儲戶”的具體表現,有符合相應存款項目的立即給予存款。
(2)取款:若有相應的扣分行為出現時,儲戶要自覺在自己的存折上扣除相應的金額。
(3)積分用處:當各儲戶達到一定余額時,可申請兌換獎勵。當余額低于80分時,總行長要盡快商議對策幫助該儲戶脫貧。
(4)“貧困戶”與“大富翁”:各支行長每周在統計所有儲戶的余額后主要選出該周余額最低的三位“貧困戶名單”及三位余額最高的“大富翁名單”。
(5)評優評先:每學期結束后進行匯總,余額較多、獲得“大富翁”頭銜較多的儲戶將優先推薦校級參加各類比賽及評優評先。
3.2 職員選拔
每班在數學老師的組織安排下,進行各崗位的選拔,主要目的是為了選出一批負責盡職的學生幫助總行長及時進行“數學存折”中的相關操作。
3.3 制定職責表
為了每位工作人員能更快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務,也增加工作時的責任心,制定“職責表”明確各工作人員的分工安排,并嚴格按照表格執行。
3.4 制定“數學銀行存款項目表”
在設計時,我們考慮到學困生的存款能力不足,為了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讓他們覺得也是有機會存入金額并獲得獎勵的,我們加入了一些相對應的加分項。同時為了讓該模式更具挑戰性,我們也設計了一些適合學優生的加分項。
3.5 制定“數學銀行取款項目表”
為了督促一些較調皮的孩子也能有所改善,適應班級的學習、生活,我們制訂了一系列扣款條例,并以80元作為警戒線、60元作為嚴重警戒線。
3.6 制定兌換獎勵表
制定兌換獎勵表 ,明確何種積分可以換取何種獎勵,讓學生更有目標性。
為了“數學銀行”獎勵模式能夠更好地開展,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采用了問卷調查、個案分析等多種方法對學生的需求進行深入了解與研究,我們發現部分家境貧寒的學生對物質獎勵還是渴望的,但更多的孩子渴望的是老師或者長輩給予他們人格的尊重、行為上的認同,以及傾訴內心的機會,從而使孩子得到精神上的肯定與慰藉。所以,我們在兌換獎勵表中加入了“與喜歡的老師共進午餐”、“當一天老師的小助手”等等這類比較新穎,學生們也十分感興趣的獎勵。此外,我們也與學校大隊部達成合作,利用大隊部的“校園廣角”及“學生風采宣傳欄”等展示平臺,提供孩子們展示自己才藝的機會,孩子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展示作文、寫字作品、美術作品、手抄報等等。
3.7 分發存折,“數學銀行”正式營業
4 對比與成效分析
為研究探索“數學銀行”獎勵模式的實際效果,我們選取了兩個同一任課教師執教的班級進行對比分析。
通過對比發現:一班在“數學銀行”正式營業一個月后,無論從數學課堂中的平均回答問題人數(提高了約30%)、主動展示作業人數(提高了約6%)、主動當小老師人數(提高了約8%)、作業每日完成人數(提高了約16%)、作業每日得優人數(提高了約6%)等情況來看,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二班各項數據基本與原先持平。
分析: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同學都對自己的存折及存折中的余額十分珍惜,你追我趕地要爭取在存折里存入更多的金額。在這個獎勵模式中,不管是學優生還是學困生,都找到了樂趣,也激發了很多孩子想要成為“大富翁”的欲望,所以整個班級孩子的學習態度得到了極大的轉變。而且因為“數學銀行”獎勵模式是一個長期的積分過程,因此,此種獎勵模式的獎勵作用持續性較久,學生可以在長期爭做“大富翁”的過程中培養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及生活習慣,這些必定會讓他們受益終生。
5 結語
“數學銀行”獎勵模式的“存款項目”維度多、層次深、時效長,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正面促進學困生進步,刺激中優生提升。該模式不僅幫助學生更積極地學,也幫助教師更有針對性地教,尤其重要的是這樣的獎勵模式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們更有目的地學,在玩轉數學存折的同時,人人爭做大富翁,人人爭做數學小達人!我們也會在之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獎勵需求,進一步完善“數學銀行”獎勵模式,并將此成果進行學科與學科間的推廣,學校與學校間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龔珊珊.教育中獎懲的正負效應及其使用藝術[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6(03).
[2] 郭飛燕.小學教師獎勵策略的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3 張衛星.HB數學銀行:轉化數學潛能生的突破口[J].遼寧教育,2016(17).
(作者單位:東陽市江北小學教育集團茗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