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從義
摘要:在新課程的改革下,素質教育成為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方向,尤其在初中階段,學校的素質教育更為重要。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生活德育的教育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和品格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生活德育;思想品德;意義;方法
生活德育的教育指的是初中老師在進行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運用生活德育的知識,回歸到生活中去。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始終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德育教育,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升。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實際的體驗,能更加的理解道德標準,使之融入自己的內心,從而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質。但是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教學內容過于死板,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把生活德育教育運用到初中的思想品德課堂上,能夠而更好的改善這一情況。本論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重點對生活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意義和運用方法進行了研究。
1 生活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意義
1.1 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生活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運用,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學生是祖國的花朵,背負著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學生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國家青少年的形象,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幫助學生學會判斷是非對錯,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成為國家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1.2 提高老師教學質量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許多老師都開始注重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老師還是沒能跟上潮流,因循守舊,教學的方式過于死板。這種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有充足的熱情來投入到學習中去。把生活德育融入到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去,突破了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更加的接近生活,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老師的教學質量。
2 生活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運用的方法
2.1 選材貼近生活,增強情感認同
為了初中思想品德課更好的融入生活德育,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充分的利用生活內容,從生活的實際出發,讓學生能夠認可老師所講的課堂內容。讓學生認同中國共產黨,認同中國夢。積極把學生實現個人夢想與實現中國夢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得到思想上的洗禮。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進行生活德育的教育,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可以學習的榜樣。老師自身也要為學生做好榜樣,在周末的時候可以去做義工,然后把自己的經歷與學生們進行分享。老師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學生還能夠增近師生之間的了解和交流。學生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也會學習老師的品質,樹立正確的三觀。
學校中也有很多可以值得學習的學生,老師可以發揮學生的榜樣作用,在學習《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這一刻中,老師可以列舉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某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沒有放棄英語的學習,最后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老師就可以以這個學生作為學習的榜樣,讓學生們學習他身上那種面對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在老師講學生身邊的故事對學生來說,教育意義會更加深刻。學生也能更加直觀的意識到自己和榜樣之間的差距。
2.2 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積極組織活動
生活德育要求思想品德教學更加的貼近生活,這就要求學生的教學方法上也要貼近生活。為了更好的貼近生活,老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把現實生活的事例帶到課堂上,通過學生們之間的討論進行問題的解決。老師還可以多舉辦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得到鍛煉。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去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比如去養老院探望老人,去孤兒院看望孩子。積極參加生活體驗,如參加重慶智博會,讓學生感受到科技影響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感受到了祖國變得越來越強大,自覺增強愛國主義,振奮民族精神。這樣多樣化的教學手法能夠讓每一位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活動中去,通過實踐,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
2.3 進行教學評價,進一步改善課堂
教學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一部分,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一定的影響,老師的正面評價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負面的評價會讓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足。把生活德育融入到教學評價當中,對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評價的的才更加準確。老師在進行評價的時候一定要全面,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等。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意學生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因為家長能知道學生在家的表現,比老師更加的了解學生,通過家長的評價,老師可以了解到學生不一樣的面貌,發現學生身上的不同特質。這樣多方面的進行評價,老師和學生的聯系也更加緊密,老師能更多的了解學生生活中的樣子,對學生的生活德育的評價也更加的全面,從而進一步的去完善自己的課堂。
3 結語
將生活德育納入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上,能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課堂上所不能體會到的各種感情,老師通過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舉辦各種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更好的進行自我評價,促進道德水平的提高。老師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促進學生向老師學習。
參考文獻:
[1] 盛利銘.生活,讓思品教學更美好——“生活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實踐與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0).
[2] 張麗敏,謝均才.小學品德教科書內容分析[J].教育學報,2016(03).
(作者單位:重慶市江北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