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數據環境下,不僅僅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推動社會的變革。基于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的工作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是企業管理面還臨著一系列的難題,亟待人們的及時的解決,企業管理者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迎接挑戰,促進企業管理的變革和發展,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鑒于此,本文對大數據在企業管理架構思維創新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管理架構;思維創新;應用
引言
大數據時代代表著海量數據的出現以及海量數據信息的有效應用,在此背景下,我國企業管理模式與發展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進程。同時,大數據時代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借助大數據時代的特點進行企業管理模式的升級和創新,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活力,促進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1大數據時代概述
就當前的學術界對于大數據時代的定義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最早將大數據的概念帶到人們視線中的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咨詢公司麥肯錫,大致可以總結為:數據已經滲透到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成為了推動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由于大數據的定義具有廣泛爭議,造成大數據時代在不同的場合擁有不同的定義,概念十分混亂。從根本上來說,只有明確了大數據的準確定義,才能更好的實現其價值的應用。大數據,也可以稱之為巨量資料,指的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2大數據環境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必要性
傳統的企業管理方式已經遠遠不能勝任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同時也無法提高企業的運轉效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引入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在企業的現代化發展中就顯得異常重要。其中基于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建設是目前我國企業建設的重中之重。大數據技術的優點有很多,相比傳統的企業管理方式,能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企業的前瞻性和預見性以及企業的運營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首先,它能降低企業對企業管理的投資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以往對于每一個公司項目而言,都需要企業的管理層調動各個部門進行處理,既費時又費力,同時企業也必須投入相應的資金進行扶持,現在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立,各大企業再也無須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其次,在對企業的數據和各大項目進行管理之時,往往需要企業各大管理部門的共同協調配合,以往沒有大數據的環境下,都是專門人員負責監督和管理,既浪費時間又浪費人力資源成本,所以工作效率往往不高,而且容易出差錯。現在通過信息化、網絡化的管理以及監督,可以實現公司各大部門的直接聯系,在企業運行和管理方面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得到處理,省去了大量時間和人力的成本,而且也大大簡化了其過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3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問題
3.1決策手段滯后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進行本體戰略決策制定,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能進行一意獨斷式的操作,需要正規化、準確化的數據作為支撐,在獲取信息基礎上才能進行企業管理決策。事與愿違,很多企業依舊使用傳統邏輯思維判斷形式來思考問題,如此便不會對市場定位相關事宜等作出合理判斷,其次是企業決策實效性低下情況出現,不能完美契合于發展目標,且難以找尋到適合企業戰略決策的內含價值所在。
3.2數據價值性判斷有誤
互聯網數據呈爆炸式增長趨勢,這便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企業數據分析加工原有能力,此類數據庫潛移默化之中增加了企業本體數據分析工作量度,不能有效的挖掘到價值性信息,嚴重情況下還會對企業戰略方向造成強烈干擾和影響。所以說,只有首先做到數據處理方面的工作,防止出現失誤,這樣的數據信息才算有利和有價值,讓企業決策變得愈加合理化和有效化。
3.3企業在管理上缺少創新性,尤其是對于大數據的運用
在現代化的商業競爭當中,能夠及時地把握住時代的前進方向的企業,必將能順勢而為,從而走在企業發展的前列。大數據技術是當前科技最前沿的成果,但是許多企業并沒有意識到這種技術對企業管理的重大作用,并且仍然在延續著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而不去進行技術方面的開發,企業的運行效率自然得不到提高。
3.4技術人才儲備不足
企業要充分發揮出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價值,則需要構建一支專業的大數據技術開發管理團隊,而該項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在項目啟動時,由于企業領導沒有對其進行一定的重視,認為浪費時間與人力進行大數據技術的開發管理,不如直接招聘專業的人員,組建大數據研究工作時,則可以快速的投入工作當中。大數據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若僅是組建大數據研究工作室,只能發揮出大數據優勢的十分之一。通過大數據技術人才的儲備,構建一支專業的人才管理體系,才可以確保大數據技術融匯到企業的各項工作當中。而在技術人才儲備時,還可以提升企業的整體技術管理層實力,推動企業的改革創新。但實際的情況并非如此,在部分企業發展應用大數據技術時,都沒有做好技術人才儲備工作,而是采取拿來主義直接應用大數據處理技術。由于開發應用理念的不同,企業在應用大數據技術時,產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4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探究
4.1提高企業的智能化程度
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向著智能化、現代化、高效化的方向前進,各企業需要抓住時代的發展機遇,借助大數據平臺構建企業的智能化平臺。企業的智能化程度取決于企業的信息化基礎水平,為了更好地實現企業的智能化管理,首先要提高企業的信息化基礎水平。企業的信息化基礎水平指的并不是辦公室自動化和信息化,而指的是企業員工的信息素養和數據意識。信息化系統用戶要意識到大數據對于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性,只有提高了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才能夠保證企業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4.2加強對大數據人才的培養
企業可以建立一個智能化人才培養基地,利用企業內部的培訓機制和高校信息化人才培訓機制進行密切的聯系。利用大數據建立起一個人才自主培養的學習環境,保證企業在引進人才時能夠充分地發揮大數據的作用。同時,各高校在對人才進行培養時,需要轉變思想,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團隊意識等等。同時,需要加強對于大數據人才的培養,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將大數據概念知識融入專業課程當中,引導學生不斷地提高數據搜集、整理以及分析能力,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踏入社會,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崗位,能夠更好地避免企業規避市場風險,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大數據時代人才的培養不僅僅需要高校教學制度的改革和創新,還需要國家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通過引進大數據專業相關的教師,提高各高校大數據人才的培養,進而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
4.3建立大數據網絡系統
大數據網絡系統的構建是大數據時代對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需求,企業為了進一步提升對大量多樣化數據的有效應用,還需要構建出高效系統的數據庫管理平臺,建立起聯系緊密的網絡系統。主要針對非結構化信息以及半結構化的信息,包括音頻、視頻、圖片、微博、微信信息等進行存儲和應用。利用大數據網絡系統企業可以進一步地提高數據收集與處理的速度,能夠更加深層次地進行數據潛在商業價值的挖掘,為企業的發展和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大數據網絡系統的構建還可以為企業提供相關的監控數據流向以及監控數據庫,可以進行服務內容和產品信息的實時展示,保證數據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和科學性。企業管理者在建立大數據網絡系統之后還可以利用相應的網絡環境,加強對客戶信息的獲取,吸引新的客戶與公司合作,加強與老客戶的溝通,維護公司客戶量。并結合大數據系統的分析結果為客戶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加強企業與客戶之間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建立更加適合新時代發展以及創新需求的合作伙伴關系,促進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為集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4.4深入挖掘企業內部數據信息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僅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于企業內部數據信息的分析也同樣有著巨大的價值,要求企業深度挖掘企業數據信息,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進一步改善企業管理模式,發揮企業中各種數據的作用和價值,加速企業向信息化管理轉型。在企業中數據的獲得渠道往往在信息數據平臺中提取,因此,就需要對所提取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篩選,確定所獲取的信息可靠并且準確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分析和加工。
4.5管理人員對大數據技術高度重視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領導,企業管理模式要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完成改革,身為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意識到大數據對于企業的影響,知道它的重要性。企業管理人員需要了解現有形勢,然后在企業日常管理過程中融入大數據技術和元素,針對詳細數據實施透徹分析,和企業發展實情相互聯系起來,對詳細數據研究完成后,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的具體管理模式、方案等,助力企業未來更好更優的正向發展。
5結束語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應該積極轉變觀念、實事求是,對本體管理策略等加以調整,最為常見的便是借助電子數據對消費者消費習慣加以掌握和了解,之后在此基礎上對未來企業發展方向和管理模式等進行優化,此類操作具備一定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陶靜嫻.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智富時代,2018(12):103.
[2]蔡麗莉.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9(23):136-137.
[3]楊浩.基于大數據背景的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18(23):73+75.
[4]李揚.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J].中國民商,2018(12):137.
[5]王璐瑗.淺談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J].財經界,2018(12):83.
[6]劉芬.淺析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管理模式創新[J].商場現代化,2018(22):95-96.
[7]陳高峰.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創新管理模式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22):90-91.
作者簡介:
陳國鋒,男,漢族,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