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英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001-01
???從臨床工作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對危重癥患者的肺部狀況進行評估,還需要對患者進行轉移處理,進入到放射科進行CT影像檢查,就算是進行床旁X線檢查,其也需要進行一個相對繁瑣的環境,這能夠有效實現對患者病情的判斷,將轉運風險進行減少。隨著近些年的發展推進,國內外對于床邊超聲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強,床旁超聲會受到其直播,準確,快捷等因素的影響,能夠將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進行反應,將其數據的分析時間進行縮短,加強臨床判斷的準確性,這在國外發展中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ICU和麻醉,急診等科室,對患者進行監測和評估。但是在國內,只有少數醫院作為床旁超聲進行危重癥管理。本研究將以此為主要內容,做出相關分析報告如下。
1 ???肺臟超聲在呼吸困難中的鑒別意義
在以往的臨床發展過程中,患者一旦出現突然性的呼吸困難,則需要醫生給予患者快速的鑒別工作,而其中的心力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導致患者出現氣促的主要原因,但是卻需要臨床對這兩種原因進行鑒別和分析,從而保證治療工作的有效性。就重癥醫學科的醫生來說,他們會受到患者年齡較高,臨床癥狀較為復雜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在促進醫生快速診斷方面存在較大的困難。
從以往的臨床經驗來看,其對肺臟疾病等展開診斷工作,通常為集束式,其中主要包括體格檢查,病史確定和各項輔助檢查等。我們在對其展開分析時,其體格檢查和病史的特異性相對較低。而胸片象征對等則與放射科的醫生水平存在較大聯系,同時,促進檢查工作的推進,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基礎,通常難以在患者發作期間實現。就B型腦鈉肽來說,其能夠被有效應用在心源性呼吸困難中,但是,通常需要一個小時能夠得出檢測結果,因此,其通常被當做驗證診斷工作中。
在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時,需要醫生快速準確的對患者目前的肺部情況進行了解,對其肺水腫,胸腔積液和氣胸等問題進行診斷,但是對這些進行判斷,難以通過CT或是X線進行判定。根據相關數據結果顯示,不同的病理情況,其對應的肺臟超聲聲像和放射學影像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其中表明肺臟超聲能夠對肺泡間質綜合征進行診斷,就這種聲像學來說,其改變會在不同的病理學下表現出不同的特征。但是,很多人也認為,超聲難以通過氣體肺臟,使得其肺臟超聲難以被認可,并且得不到重視。但是后來,卻在不斷的發展中,通過在病理狀態下其肺臟出現的特定征象,使得肺臟超聲得到人們的重視程度,進而認識到肺泡間質綜合征,表明其能夠對呼吸苦難原因的潛能進行鑒別,也就是心源性呼吸困難和COPD出現惡化所導致的。
2 ???國內外研究情況
就心源性呼吸困難來說,其主要是在心臟出現收縮和舒張功能損傷的情況下,導致患者肺循環壓力增高,進而導致肺淤血和肺水腫情況的發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血管外肺水增加。而急性左心衰,導致其問題的發生,通常為肺水腫。在這種情況下,心功能相對較差的患者,需要我們給予患者動態監測,確定患者是否存在肺水腫,能夠盡量在心衰發作前將肺水腫的發生率進行減低,提前預防心衰問題的發生。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對肺水進行評估,其對應的方法通常是給予患者胸片檢查。曾有人提出動態監測心衰患者肺水攝像,但卻沒有比胸片更合適的工具,但是胸片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將其存在的閱片水平差異等外界進行排除后,報道中也曾表示胸片陰性結果中并不能將肺毛細血管契壓進行升高。而美國心臟協會也曾提出,胸片不能當做慢性心衰肺淤血評估的主要手段,這主要是因為其敏感性較差,難以實現對肺血管內外水容量的狀態。還需要借助肺動脈漂浮導管對肺血管和非水腫進行評估,但是就這兩種檢查方法來說,其存在創傷性,而且檢查費用相對較高,臨床需要的是一種無創,動態,及時的技術。
隨著肺臟超聲的出現,這一問題的解決出現了一項相對關鍵的技術,其肺水腫的象征,也就是“彗尾征”,其是目前臨床中所公認的評估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肺淤血可靠技術,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彗尾征”出現增加,與紐約心功能分級惡化程度表現出一種正相關性。而肺超“彗尾征”則與放射學檢查的Kerlry B線相關,其與胸片所評估出的肺水得分存在聯系,同時一旦其收縮功能處于一個水平不動時,其通常與舒張功能受損程度有關。因此,可以說,肺臟超聲“彗尾征”能夠對心源性肺水腫和COPD急性加重情況進行鑒別。有人提出所有心衰而導致的呼吸困難問題,其在接受肺臟超聲檢查時,全部出現了“彗尾征”。而COPD惡化的患者則沒有出現“彗尾征”,也就是說,“彗尾征”對心源性呼吸困難進行鑒別方面的敏感性為100%。
“彗尾征”能夠快速的鑒別心源性和COPD急性加重而導致的呼吸困難問題,簡單來說,在患者出現了呼吸困難問題時,給予患者肺臟超聲檢查,如果能夠見到大量的“彗尾征”出現,則表示患者可能存在心衰,相反的來說,肺源性呼吸困難的可能性則相對較大。從國外研究來看,其對應的研究相對較多,其通常將雙盲法進行應用,讓B超醫生對患者進行肺臟超聲分類,將臨床的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然后對二者進行比較, 對肺臟超聲在二者診斷中的價值進行分析。有部分研究人員將BNP進行應用,實現水平比較, 還有些研究者通過肺臟超聲聯合BNP對二者進行診斷鑒別。其研究結果顯示,肺臟超聲在對心源性氣促進行快速診斷鑒別時,其對應的特異性較高。因此,肺臟超聲是一門相對有效的鑒別技術,在國外的ICU來說,這一技術在近些年的發展中已經成為了常規檢查手段。但是在國內,受到床旁超聲技術起步晚等因素的影響,其床旁超聲儀器的價格相對較高,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還沒有達到普及,因此對應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
綜上所述,床旁超聲在應用過程中,具有準確,快捷等特點,被稱之為“看得見的聽診器”使得其在我國臨床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雖然這種床旁超聲的研究逐漸深入,但是其探索工作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未來的發展中,進行不斷的努力,從而為我國臨床診斷工作作出基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