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龍,趙子續,曲木,齊鍇,翟勝利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加上人類的需求越來越大,錦鯉的養殖變得越來越集約化、工廠化,錦鯉養殖水體也更容易惡化,水體里邊的污染物質濃度也更高,水體內的組成也更加復雜,污染治理也更加難以下手,通過對水體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的評價來判斷水質的好壞,再根據情況從注入新水、培養水生植物、用微生物制劑調控水質、培養藻類等方法中選擇適合的方法去調控水質,建立水中的生態平衡、物質循環平衡。
關鍵詞:錦鯉;水質調控;微生物制劑
中圖分類號:S966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養殖錦鯉技術的發展,原來的粗放式的養殖模逐漸轉變為大面積、工廠化、一體化發展。而大規模工廠化的錦鯉養殖中,由于是在混凝土池子中養殖,養殖水體自凈能力比天然水域差很多,而且大規模養殖,投喂飼料,使用藥物,會導致水質更容易惡化,而在工廠化養殖過程中,由于養殖密度大,一旦發現水質惡化,會造成錦鯉無法正常呼吸,嚴重的還會致死,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因此在工廠化養殖中,首要的任務就是建立一套有效且可行的水質調控技術。要進行水質調控,就得先知道錦鯉養殖水體水質好壞的評判標準。
1 ?錦鯉養殖的水質評價指標
1.1 ?生物因素
錦鯉的養殖水體中如果有優質藻類,藻類既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又能吸收水體中的N、P等元素,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改善養殖水體的水質,藻類還能作為錦鯉的餌料;有益菌如光合細菌、硝化細菌等,對水質也能產生正面的影響,水體中的有機物質、有害物質和殘體的分解都需要細菌的參與,由于人為的調控養殖水體水質必然會用到各種藥品,這些藥品也會導致水體水質的失衡,因此需要定期投放有益細菌來改善水質[1]。
1.2 ?化學因素
有資料表明,在養殖水體中最適合錦鯉的pH為6~9,當養殖水體的水質過酸或者過堿時,會導致錦鯉很快死亡,同時還要控制養殖水體的氨氮濃度,氨氮濃度過高會使錦鯉死亡。還要控制水體中的溶解氧,如果溶解氧過低,會導致錦鯉大規模翻塘。還要注意水體中的硫化氫含量,硫化氫是有毒物質,是硫酸鹽經硫酸鹽還原菌還原得到的產物,對錦鯉有毒害作用,硫化氫會將錦鯉的血紅蛋白耦合,成為硫血紅蛋白,嚴重影響錦鯉的正常生命活動,最終會造成錦鯉窒息[2]。錦鯉的養殖水體中磷大多來自人工投喂的飼料,把魚粉當作蛋白源的飼料中大約只有20%的磷被錦鯉吸收,其余的部分全部通過糞便的方式釋放到錦鯉養殖水體中[3]。
1.3 ?物理因素
水體中物理的指標大約有溫度,水體的顏色和透明度。水溫是最易測得但卻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地下水剛從地下抽出必須要經過幾天的曝曬,就是因為地下水水溫低,溫度突變會使錦鯉產生應激反應,生病。錦鯉是冷水魚,最佳水溫是20℃~25℃水體的透明度對水體中的藻類至關重要,藻類需要光,光合作用去吸收水體的氨氮,透明度不高會造成水體里的藻類生長不旺盛,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餌料減少,最終影響到錦鯉[4]。水體的顏色實際上是由水體中的浮游生物的種類以及數量決定的,水體的顏色是綠色,茶褐色的說明水體的水質較好,錦鯉的天然優質餌料較豐富,pH也較為適宜,這種顏色的水體,pH為弱堿性,溶解氧含量較高,水體內部生態系統平衡,水質穩定,是較為理想的養殖水體。但是如果水體顏色呈現藍色,灰色,且水很渾濁,,說明這樣的水氨氮濃度較高,溶解氧較低,很容易使錦鯉大規模死亡,這樣的水是弱酸性的,藍藻是優勢種,藍藻死后在水體表面漂浮一層藍色顆粒,這些藍色物質會緩慢釋放有毒物質,污染水體[5]。
2 ?錦鯉養殖的水質調控技術
2.1 ?注入新水
通過加新水這種方式來調控水質是最簡單、最經濟的一種方法,當放養密度達到一定的量之后,最難以處理的問題就是找到一個可靠的水源以及能夠維持好養殖水體的水質。除了投放殺菌劑和藥物這些水質調節劑以外,添加新水是最棒的選擇,同樣也是最普遍、最經濟的一種手段。添加新水的原理就是選取新鮮的水進入水體,去調節鹽度,降低水體中各種有機廢物的濃度,維持水質平衡是的藻類生長旺盛,并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調整需要的水體水溫,以此來維持養殖水體水質。換水的時候不能一次加入過多的水,應該是逐漸的,少量頻繁的,可以按照較低的一個流速一直往水體交換新水[6]。大量新鮮水如果在很短時間內就加入到養殖水體中可能會導致適應了原來的水體性質的錦鯉不適應,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甚至是死亡。因此,除非是水體的水質極其惡劣、溶解氧含量極低或者用了其他的方法沒效果之外,不能大規模的換水。同時在換新水時應該讓加入的水充分運動起來,不然會引起同一個池塘不同區域不同深度的水質存在較大的差別,尤其是在夏季,更是要勤換水,夏天的時候水溫會比其他季節高,水中的溶解氧減少。在春天的時候,養殖水體最好保持80 cm到1.2 m之間,這樣的深度恰好使池塘能夠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陽光的能量。在夏天的時候,水體的深度最好到達1.5~2.0 m之間,特別是在夏季溫度較高的日子,更要勤換水,來降低水溫,提升水位還能防止底層的水缺氧。同時要根據水體的肥瘦狀況適當調整加水的量和次數,根據實際情況去合理的調節水體的水位能夠有效的提升錦鯉養殖的效率,錦鯉得通過水位來完成呼吸作用和其他的生理作用,因此水位的高低還會對錦鯉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7]。
2.2 ?培養水生植物
可以在錦鯉養殖池里栽培一些水生植物(水花生、水浮蓮等)來降低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氮的濃度,同時這些水生植物還可作為魚類的餌料,一舉兩得;或者在水面上用泡沫板搭建浮島,在浮島上可以種植一些親水的植物,比如空心菜、生菜等,在閑置的水面上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既可以調控水質,又能讓閑置的水面創造收益[8]。
浮床是利用泡沫板等一些有浮力的材料為載體,在水面上栽種水生植物(無土),并且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長過程吸收氨氮的特性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一種新興技術。根據植物和水是否直接接觸將浮島分為干式和濕式浮床兩種,在水質凈化中使用的浮床為濕式浮床,我國使用較多的是泡沫板,泡沫板的優點是可根據植物根部的大小選擇合適的孔徑和間距進行打孔,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間,能夠合理安排空間,避免了植物之間相互競爭太陽和營養物質導致生長不旺盛,合理最大程度上利用植物的凈化水質能力,還能對植物起支撐作用。養殖水體從成份上來看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水體中N、P等營養物質含量相當高,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大量的總N、總P等營養鹽為水體富營養化的發生創造了良好條件。選擇花卉植物或生長茂盛的植物種類應用于生態浮床,不僅對水體中的N、P等營養物質和重金屬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同時在養殖環境的綠化方面也能發揮良好效果[9]。通過人為地對植物進行編排組合,可拼接成各種美麗的植物圖案,尤其是在植物花季更是可以達到"魚、花共賞"的美麗風景,組合生態浮床技術的美學價值得充分發揮。養殖水體由于飼料的不斷投入易造成N、P等營養物質的積累,這些營養物質對于錦鯉養殖來說屬于廢物,錦鯉無法吸收反而會壞水,會對水體產生污染,某些含N物質還會對養殖對象產生不利影響,而P元素的積累易引發水體富營養化[10]。使用聯合浮床手段對錦鯉養殖廢水進行凈化,既可以利用浮床內部的填充物是的微生物能給有效的去發揮作用,還能通過栽種的水生植物江水中大量的氨氮吸收,凈化水質,把氨氮吸收到植物體內,這樣的浮島一經搭建完成后,不需要人工再去過多干預,一次到位,省去后續的人力投入和其他方面資源的投入,完全是植物和微生物自己調控的結果,在植物到達他自己的壽命周期前這個浮島可以一直使用,并持續發揮作用,如果在這樣的同時選取有經濟優勢的植物在浮島上栽種,那樣就可以在凈化水質的同時浮島在產生新的價值,創造收益,不僅不需要后期投入人工,投入資源,反而可以獲得一定的收入,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生態浮床技術不對土地資源占用,浮床植物利用太陽能源和水體中的營養物質進行生長,不需要人為添加額外資源,管理得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同時一些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也能在生態浮床上進行應用來創造收益[11]。
2.3 ?微生物制劑調控水質
微生物制劑是將一些有益于水產養殖的某些細菌經大規模增殖后制成的粉狀或液態的試劑,將其投放到養殖水體中可以明顯改善水質。市場上常見的產品有很多種,光合細菌、硝化細菌、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菌等[12]。水產微生物制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錦鯉和養殖環境,分解錦鯉糞便、殘餌及浮游植物殘留物等有機物,還能吸收利用水體中的亞硝酸鹽、氨N、硫化氫等有害物質,能有效避免固體有機物和有害物質的積累,凈化水體環境。另一方面,微生物制劑在養殖水體中能迅速扶植優勢種浮游生物,大量增殖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快速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和物質循環,提升養殖水體的自凈能力,提升水體中的溶解氧,并且給錦鯉提供豐富優質的餌料資源。但是,當養殖水體以及錦鯉病情已經惡化的相當嚴重的時候,再運用微生物制劑效果不大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投放大量的類似活菌酶或者以黃豆粉為載體的微生物制劑進入養殖水體后,因為投放的制劑分解作用,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造成水體負擔,加速水質惡化。相對于常規的水質調控手段,新興的微生物制劑常常被認為是高科技的、優質的、高效的水質調控技術,往往被賦予很高的期望值。但是由于使用方式的不正確不到位,效果總是差強人意[13]。
微生物制劑在養殖錦鯉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改善養殖水體的水質并且微生物制劑還進一步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節約了飼料成本;當水質可以調控的很好時,就能進一步加大養殖密度,提升經濟效益。使用微生物制劑改善養殖水體水質是很有性價比的,相對收益來說,成本是比較小的。微生物制劑凈化水質的內在機制是微生物制劑中的微生物在養殖水體中大量增殖,形成優勢種,讓微生物去處理水體中的糞便,飼料殘渣等有機物,從根源上杜絕水體富營養化,達到凈化水質,促進錦鯉健康快速生長。在微生物制劑的有益菌群增殖時會分泌各種酶、維生素、輔酶、葉綠素、生長促進因子、維生素等,能促進藻類和浮游生物的生長,建立適合錦鯉的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微生物在微生物制劑中的微生物生長過程中會分泌大量的抗生素,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繁殖,同時與有害細菌一起競爭,最終壓制有害細菌,最終形成有益菌群為優勢種的生態環境。微生物制劑要起到作用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生長、去繁殖、去建立優勢,如果等到病情已經發生再去使用微生物制劑,那么效果的體現可能時間上趕不及。使用微生物制劑是預防為主,要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劑把疾病控制在爆發之前[14]。這些年,微生物制劑在我國已經逐漸被養殖場接受,他能有效的降解水體中的有機物,轉化水體中的氨氮的優點得到多數人的認可,并且不對環境做成二次污染,投入少,依托微生物生長生活來凈化水質,形成了微生物修復養殖水體的新技術,對促進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15]。
2.4 ?培養藻類
養殖水體中藻類如果培養得當的話可以供給80%的溶解氧,藻類又能作為錦鯉的餌料。通過采用物理法、生物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均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以達到凈化水質的效果。但是物理法操作復雜,設備昂貴,消耗大量能源,水質凈化效果較弱。在溫度較低時,很難處理氨氮,水體中的游離態的氨容易造成水體二次污染[16]。化學法操作簡便,處理迅速、效果佳,受溫度影響較小,去除氮、磷的同時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但是該處理方式處理的水體,水中殘留大量難以降解的化學試劑,對環境危害較大。生物法環保,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相較于物理、化學處理方式的花費偏低,在一定程度上踐行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微藻是光能自養型生物,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生活污水的處理,具有操作簡便,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優點。在降低污染、保護水資源的同時,還可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保護生態平衡。近年來,利用微藻凈化各種有機廢水[17]。研究表明,微藻可以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合成自身生長所需物質,并且凈化水質[18]。研究表明,如果廢水里面的各種污染物質含量不同,那么微藻處理廢水的處理結果也會有差異。廢水中有機物含量的多少,會對藻的生長產生正面或者負面影響。廢水中低濃度的有機物對藻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一部分有機物可被藻直接吸收,還有部分有機物通過微藻降解,其產物可作為藻細胞正常生長代謝的營養來源。某些有機物可使藻內酶的活性升高,同時低濃度的有機物還會促進細胞內一些DNA和蛋白質的合成,進而使得藻大量繁殖。廢水中高濃度的有機物不利于微藻的生長,微藻在高濃度有機廢水中,微藻比較容易受到損傷,并且會抑制光合作用,最終造成細胞死亡。但隨著抗性的提升,微藻吸收高濃度有機廢水中的部分有機物,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因此降低,經過一定時間的藻種馴化藻細胞對廢水中有機物含量的抗性增加,可逐漸恢復正常生長代謝。藻類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N、P以及微量元素,在培養藻類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難以肥水或者水體中的藻類大批量死亡,導致水體顏色突然變清甚至會使水體變紅,也就是俗稱的倒藻[19]。倒藻這種現象發生之后會導致水體的溶解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碳酸含量增加,pH下降,死亡的藻類還會壞水,藻類分解后產生氨N,危害錦鯉的健康。為了避免以上的情況發生,我們就要為藻類的生長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生長環境,避免水體發生劇烈變化,其實培養藻類在養殖水體中就是我們人為的去搭建一個穩定的生態環境,通過人工的一些調控,使水體能擁有一定程度的自凈能力。只有養殖水體的各方面因素保持穩定,水質才能得到改善。水體中生態環境的穩定依賴于水中細菌和物質循環的穩定,維持水體內藻類主導的生態環境穩定的方法有兩種,一個是施肥使藻類得到充足的營養生長;二是定期適當的補充藻液進入水體[20]。
參考文獻
[1] 唐秀玉. 魚類池塘養殖水質管理技術[J]. 漁業致富指南,2006,(08):16-17.
[2]白利丹,楊陽,李曉偉,等. 微生態制劑對錦鯉生長及水質的影響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14,42(26):9051-9053.
[3] 金上. 錦鯉養殖雜談水質對錦鯉養殖的影響[J]. 水族世界, 2015(01):126-129.
[4] 黃文, 陳燕, 李森, 等. 光合細菌在錦鯉養殖中的節水應用試驗[J]. 水產養殖,2018,39(08):8-9.
[5] 辛支明. 錦鯉工廠化養殖水體水質凈化技術研究[D]. 四川農業大學, 2014.
[6]王文彬. 魚塘換水加水實用技術[J]. 漁業致富指南, 2019,(17):36-38.
[7]田啟文,郭振,嵇樂樂,等. 水產養殖中益生菌研究進展[J]. 工業微生物, 2019,49(04):50-55.
[8]張宗強. 水產養殖中水質調控技術研究[J]. 鄉村科技,2019(21):100-101.
[9]王義東. 水資源水質調控水產養殖技術[J]. 鄉村科技,2019(19):107-108.
[10]鄧茹,陳春光,孟順龍,等. EM菌及其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EM菌作用及其影響因素[J]. 科學養魚,2019 (07):86.
[11]宋秀臣.淺談水產養殖過程中的水質調控技術[J].現代畜牧科技,2019 (07):145-146.
[12]胡小弘. 水產養殖對水環境的影響及解決方法[J]. 農民致富之友,2019(13):184.
[13]李海潤. 關于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與其控制策略探析[J]. 農民致富之友, 2019 (15):187.
[14]柳云華. 試分析水產養殖水質調控技術[J]. 農民致富之友,2019(14):175.
[15]趙偉,高保燕,黃羅冬,等. 微藻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在水產養殖中的營養價值、生理功能和抗病活性[J]. 飼料工業,2019,40(08):9-16.
[16]李成軍. 微生態水質調控劑在水產養殖中的重要作用[J]. 現代農業,2019(04): 78-79.
[17]宋華文,王金才. 乳酸菌與酵母菌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J]. 江西水產科技,2018 (05):12-15.
[18]楊秀. 水產養殖常用微生態制劑及使用注意事項[J]. 黑龍江水產,2018(05):11-12.
[19]劉洋. 微藻凈化養殖廢水中碳N磷等污染物的特性研究[D]. 山西大學,2018.
[20]彭聰聰,李卓佳,曹煜成,等. 蝦池浮游微藻與養殖水環境調控的研究概況[J]. 南方水產,2010,6(05):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