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軍
摘要:淡水養殖的過程中魚類經常會出現疾病的現狀,導致疾病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養殖方法不專業以及技術落后最為突出,所以淡水養殖魚類常見疾病成為養殖人員面臨重要的難題。針對淡水養殖魚類常見疾病及治療方法進行相應的分析以及研究。
關鍵詞:淡水養殖;魚類;疾病;治療方法
中圖分類號:S94 ? 文獻標識碼:C
1 ?導致魚類患疾病的因素
1.1 ?水環境
魚類依靠水生長發育,并且是重要的生存空間,所以水質的好壞就決定魚類的健康狀態,所以當氧含量以及pH值等出現異常變動時都會對魚類產生巨大的影響;由于長時間的積累會導致水底的淤泥以及垃圾過多,進而無法為魚類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導致魚出現疾病的現象;對于魚類而言,水的溫度變化過大,就會導致魚類無法適應水環境,出現疾病更甚者會導致死亡。
1.2 ?生物因素
大多數魚類疾病是由于有害微生物侵入魚類體內,而魚類沒有足夠的免疫力抵抗這些有害微生物的入侵,所以使魚類體內的產生巨大變化,這種變化是負面的。而且有害微生物具有傳染性,有害性等特點,所以當這些魚類疾病爆發時,會對大面積的魚類產生影響。而且在魚類生存的環境周圍可能存在一些天敵,會對魚類產生致命的威脅。
1.3 ?自身因素
魚類自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力,由于魚類的種類重量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并非所有的有害微生物以及病原體對全部的魚類產生影響,部分魚類免疫力較強就不會產生疾病,而部分魚類免疫力較弱,就會由于各種因素導致于死亡,魚類身體所構成的部分對于有害微生物都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當外界因素對于身體結構造成很大影響時,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魚類免疫力下降。
2 ?魚類常見疾病
2.1 ?病毒性疾病
其中,最典型的是草魚易發生血病,血病會導致草魚部分區域充血,而且魚體呈黑色,這種疾病的產生后治愈難度較高,會導致于大量的此種疾病的魚類死亡,而且具有發病時長較短的特征,所以會進一步的降低治療的幾率。
2.2 ?細菌性疾病
細菌性疾病有細菌性出血病和爛鰓病,其中,細菌性出血病早期,魚類只是輕度出血,而在后時期,會出現整體出血,并導致身體膨大。而爛鰓病,在早期最突出的表現是魚類的食欲不高,而且頭部發黑;在后期,魚類的腮部顏色會產生明顯的變化。
2.3 ?寄生蟲性疾病
粘孢子病,最主要發病的魚類是鯉魚,會導致魚類的部分身體出現瘤狀胞囊;指環蟲病,當魚類患此病后在吃東西是發生炸群狀態;車輪蟲病,車輪蟲病最易發生的時間是4到8月,并且會對魚苗產生巨大的傷害,而且該病具有潛伏性的特點,養殖人員不易于發現;錨頭鳋病,該病發生于夏季,溫度范圍在12℃~33℃,病癥發生時,對于魚類的鱗片顏色具有變化,并且會產生充血。
3 ?魚類常見疾病的治療措施
每一種疾病都有具體的發病特征,所以養殖人員要對這些疾病具有牢固的掌握。但是由于種類不同,所以在發病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要針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進而要重點觀察魚類的行動和體色,這些癥狀對魚類身體狀態分析非常重要。
3.1 ?水環境的調節
只有保證魚類良好生存環境的維持,才能夠促進魚類正常的健康成長,所以養殖人員要加大重視程度。細菌以及病原體的主要生存區域在水底的淤泥中,所以要定時的對淤泥進行清理,并對養殖區域進行定時消毒,在容易發生疾病的時期之前,要做好防御措施,從根本上預防魚類發生疾病。而且要加大對保護水資源的宣傳力度,讓人們懂得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以避免水質的惡化而導致魚類的大量死亡,并且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重大的影響。
3.2 ?科學的喂養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立一個科學的喂養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要根據種類以及生長時期的不同,選擇不同劑量的營養攝入。政府要對養殖行業進行大力的支持,將先進的技術引入養殖人員手中,并且針對養殖人員落后的喂養方式進行更正,以更加科學的喂養模式來保證魚類的健康成長。
3.3 ?水質調控
在魚類養殖過程中,以更加科學的方案來進行魚類密度和種類的管理,這就要求養殖人員要進行不斷地學習,以更好的了解魚類的特性,來進一步的提高魚類養殖的密度,這樣也能夠更好地對水質進行合理的調控。
3.4 ?中草藥治療
中草藥治療副作用較小,但是中草藥治療具有治療時間長,成本高的特點,所以會降低養殖人員的經濟效益。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中草藥領域發生了質的變化,將中草藥以合劑的方式呈現,能夠給養殖人員帶來極大的便利,而且進一步的提高了藥效。
3.5 ?大蒜頭
大蒜頭具有預防和治療的效果,根據魚的重量數量來決定大蒜頭的計量,將大蒜素從大蒜頭中提取出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治療的效果。如今技術性人才加大了對淡水養殖魚類養殖方法的研究力度,能夠在未來的養殖過程中發現更多的先進的治療方法來保證淡水養殖魚類的正常生長發育。
4 ?結語
綜上,淡水養殖魚類養殖技術以及養殖方法還具有很大的突破空間,所以要針對不同的魚類疾病要整理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當面對不同狀況時能夠及時的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一步的提高魚類的生存率。而且,魚類產生疾病的原因不是單一的,具有多種因素而導致形成,所以為了更好的進行科學性的養殖,就要進行綜合性的分析整合。由于區域性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方案要根據區域性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調整,而且對于淡水養殖魚類常見疾病的解決需要長時間的研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的。
參考文獻
[1]唐黎標.淡水養殖魚類幾種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J].漁業致富指南,2018(06):59-60.
[2]丁恒平,陳美.淡水養殖魚類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J].鄉村科技,2018(01):82.
[3]張金峰,丁紹昆.淡水養殖魚類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J].鄉村科技,2017(03):66-67.
[4]李建勝.淡水養殖魚類常見疾病及治療方法[J].農民致富之友,2016(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