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光芬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195-01
胃癌是我國癌癥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對人體有嚴重損害。近年來,隨著我國診療腫瘤水平的不斷提升,胃癌患者在明確病情后可以通過手術方式將腫瘤切除,精心護理患者圍手術期,能夠提升治療效果,幫助患者盡早恢復健康。那么,胃癌切除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本文從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三個階段對此問題進行了如下總結。
胃癌切除手術患者的術前護理需要注意什么?
1 ???飲食護理
眾所周知,胃癌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會因為病痛而有所下降,所以身體中的營養攝入量不足,尤其是在腫瘤大量消耗機體營養情況下,患者普遍存在營養不良問題。所以術前的飲食護理非常必要,要合理的為患者補充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和少渣的食物,緩解營養不良狀況,讓患者能夠有較高耐受能力接受手術。
2 ???心理護理
胃癌患者對于“癌”這個字非常恐懼,有些患者文化水平不高,對手術沒有信心,認為得了“癌癥”就是被判了死刑,這種消極的態度和錯誤認識,會影響患者手術配合度和治療效果。因此,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充足的心理護理,細致耐心的向患者與家屬講解胃癌疾病知識和治療方案,可以引入某某胃癌患者通過手術已經恢復健康,再沒有復發的真實案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讓患者可以沒有思想顧慮、充滿信心的配合手術。
胃癌切除手術患者的術中護理需要注意什么?
1.生命體征監測:在手術過程中,是在全麻下進行手術操作,需要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和關注,這樣才能夠提高手術安全性。
2.固定體位:要求患者采取仰臥位將需要手術部分充分暴露出來。針對患者需要進行輸液的上肢,要控制其外展角度,避免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傷或者輸液不順暢問題發生,一般情況下不超過90度的上肢外展均可。調整手術床與托手板高度一致。檢查二者是否穩妥固定,避免患者在術中發生下滑現象。
胃癌切除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需要注意什么?
1.麻醉后護理:患者全麻未清醒前,需要將患者體位調整為頭偏向一側,去掉枕頭平臥病床上,并且給予患者低流量吸氧。如有嘔吐物要及時清除,保持呼吸道通暢,使用心電監護儀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做好生命體征及病情記錄,當患者逐漸清醒之后,引導患者在護理人員幫助下,采取半臥位。
2.胃腸減壓:護理人員要妥善固定胃腸減壓(胃管),避免滑脫、移動、扭曲和受壓。觀察胃腸減壓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及氣味,并做好記錄,及時將引流出來的液體倒掉,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出現胃管堵塞。
3.腸內營養支持:對安置空腸營養管的胃癌根治術病人,術后早期經營養管輸注腸內營養支持,對改善病人的全身營養狀況,促進腸功能早期恢復都有好處。妥善固定營養管,防止滑脫、移動、扭曲和受壓;保持營養管的通暢,防止營養液沉積堵塞導管,每次輸注營養液前后要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20-30ml沖管,輸注過程中每4小時沖管1次。營養液的溫度以接近體溫為宜,觀察患者有無惡心、嘔吐、腹痛、腹脹。
4.飲食護理:腸蠕動恢復后可以拔除胃管及營養管,拔管后當日可以喝少量開水或米湯;第2日進半量流質飲食,每次50-80ml;第3日進全量流質,每次100-150ml,如蛋花湯、蒸蛋羹、豆漿、菜湯、藕粉;如果進食后無腹痛、腹脹等不適,第4日可進半流質飲食,如稀飯、湯面、菜泥;第10-14日可進軟食,如軟飯、面條、切碎煮熟的肉、豆腐。少吃產氣食物,忌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開始時每日5-6餐,以后逐漸減少進餐次數并增加進餐量,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5.腹腔引流管的護理:妥善固定引流管,病人臥床時引流管固定于床旁,起床時固定于上身衣服,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
6.并發癥預防:胃癌切除手術后,患者面臨的術后并發癥主要有兩種。其一為傾倒綜合征,多發生在進食后半小時內,表現在患者攝入飲食后發生腹痛、腹瀉、惡心嘔吐、上腹部脹滿、出汗、脈快、面色蒼白、心悸、頭暈癥狀,在護理上可以采取少食多餐、避免過甜、過咸、過濃的食物,宜進高蛋白飲食,進餐時限制飲水喝湯,進餐后平臥10-20分鐘。術后半年到1年內能逐漸自愈。其二為空腸梗阻,常伴有上腹部脹痛癥狀,發生在患者術后1周到2周內,當護理人員發現患者嘔吐物為膽汁且進食后有嘔吐和惡心情況,要及時將情況匯報給主治醫生,采取有效的治療及護理措施給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