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每逢4月刊,我們做進口葡萄酒數據解讀,欣喜地看到編輯部的小伙伴每一年的成長。
2018年比較特殊,中美貿易開戰,中國海關在4月份之后不再公布詳細的官方進出口數據,這給我們的行業數據解讀帶來了不少困難和麻煩。幸好還有部分機構仍在發布相關數據,比如各葡萄酒產國的官方協會發布的出口報告,CAWS(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還有中國的金融數據和分析工具服務商Wind等。但各大機構的統計口徑不同,出口和進口在實務操作的過程中也存在差異,導致各大機構的數據存在一定差異,甚至出現數據掐架或數據體現的趨勢不一致的情況時有發生,讓編輯們好生頭疼。
經過多方調研和采訪佐證,終于整理出了這一期的深度專題。
2018年除了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影響,2017年份歐洲的葡萄嚴重歉收引發的漲價潮也開始波及國內市場。新年伊始,本該喜氣洋洋的中國新春佳節,一些主營入門餐酒的酒商并沒能好好過上個順心年。歐洲餐酒大幅漲價引發的市場供求失衡,一面是上游供應商漲價,正頭疼新一年的貨源;一面是大面積斷貨,經銷商和終端在不斷催貨,這些主營歐洲餐酒的酒商們,真是度過了一個心若懸絲的年。沒消停多久,到了中秋旺季,很多進口商又反映:“今年市場很淡,出貨量相比往年有所下滑……”更讓人沮喪的是一到春節旺季,不管是進口數據還是一些進口商和經銷商的反饋,都存在比較一致的下滑態勢。真讓人又捏一把汗!
3月刊,給讀者們奉上了北半球的年份采收報告。讀完新一年報告的你,應該松了一口氣吧!經歷了嚴重的冰雹、霜凍和干旱等極端天氣,2017年份歐洲葡萄收成量降至歷史低位之后,終于在2018年迎來了豐收。餐酒漲價潮早已退去,供應和價格也已趨于平穩,雖然今年的葡萄酒價格會走向如何還未完全明朗,因為這個鏈條上的各個玩家總是要看著市場的實際反應來做具體的應對策略!
對上游的供給狀態有了底,緊接著這一期,我們再來復盤2018年全年的市場情況。老規矩,老時間,準時給大家送上各主要產國的進出口數據解讀,在講求大數據的年代,我們不打無準備和無把握之戰!就透過數據來解讀行業的脈搏,以此來解析行業的趨勢和掌握行業動向。以便能為大家更好地對新一年做布局和調整提供一些參考,這樣,大家自然知道接下來的這一年應該如何布局了。讓我們更好地迎接下一個周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