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廷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223-01
近年來,中醫文化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人們在治療一些疾病時,已不再局限于西醫西藥方法,而是更多的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可見,中醫作為一門流傳至今的傳統醫學,在很多形式和療效上已被現代人認可。中醫歷史悠久,橫跨數千年,如果想掌握這一門學問,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方式則為熟讀經典。中醫經典無論是在知識上,還是在其影響力上,都具有不可比擬的豐富性。因此,若想成為一名好中醫,熟讀經典這一環節必不可少,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熟讀中醫經典的重要作用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1 ???細數中醫經典
古往今來,有越來越多的中醫經典在歷史的沉淀下綻放光彩,每一個中醫學者在積累知識的途中都要了解并熟讀經典。清朝的著名醫學家程芝田在《醫法心傳》中說道:“昔賢云書宜多讀,謂博覽群書可以長識見也,第要有根柢,根柢者何?即《靈樞》、《素問》、《神農本草》、《難經》、《金匱》、《傷寒論》是也,宜先熟讀。”此段話可見中醫經典之多,但仍有代表作品,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四大中醫經典。
1.1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以及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對后世的影響極其重大。其主要研究人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以及藥物等學問,講述內在人體規律,故被稱為“內經”。《黃帝內經》還是一部養生寶典,書中多次提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意思為要懂得預防疾病,而不是治療疾病;《黃帝內經》亦是一部關于生命的百科全書,總體以生命為圓心,圍繞其展開關于醫學、天文地理學、心理學等內容的探討。《黃帝內經》在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淀后,于今世依然能成為醫學典范,可見其深刻的精髓,并對現在的中醫治療起著不可磨滅的指導作用。
1.2 《傷寒論》
《傷寒論》是東漢張仲景的著名醫學作品,其主要闡述外感和雜病治療的規律,全書一共12卷,22篇,397種治療法。其中,眾多藥方迄今仍被運用在臨床之上用來治療感染風寒等。此書不僅講述了眾多治療外感疾病和雜病的辨證施治理論知識,還結合了多起臨床案例來說明,對現今的疾病治療提供了寶貴的臨床實踐經驗。其中,張仲景還根據“異病同治”等方法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被后人加以研究,影響至今。《傷寒論》中還有113個基本中醫治療方法,這些也被后世廣泛應用,并為醫學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3 《金匱要略》
同樣是張仲景著作的《金匱要略》,也是中醫經典之一。此書主要闡述的內容包括60余種內科雜病以及少數外科婦產科病癥,其是張仲景辯證理論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金匱要略》被后世所沿用,有方書之祖、醫方之經等贊稱。
1.4 《溫病條辨》
《溫病條辨》是吳瑭研究多年溫病學術并結合臨床案例所產出的著作。本書主要以三焦辨證為中心,結合仲景六經辨證、葉天士為氣管血辯證、吳又可《瘟疫論》、劉河間溫熱病機等,具體闡述溫病辯證治療。其對后世的影響亦不容小覷。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經典著作值得閱讀,中醫學者可一一研習。
2 ???熟讀中醫經典的重要作用
2.1 中醫學習研究中,逃不過“經典”二字,熟讀經典是一直以來眾多醫學家提倡的學習方法。中醫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積聚了眾多醫學典籍,為后世所用。據丹波元簡編著的《醫籍考》顯示,中國古代藝術多于2880余種,而在《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中則收錄了12124種中醫圖書,其種類繁多,迄今為止亦沒有具體數量上限。張仲景、孫思邈等都在其著作中表示,讀經典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張仲景推薦了《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等著作,而孫思邈則推薦了《甲乙》、《明堂流注》等,稱其可以促進學醫者成才。
2.2 熟讀經典可以幫助醫者更好的進行中醫治學,可以說是中醫學習的必經之路。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打好基礎都很重要,而中醫經典著作對于中醫學習來說,就是根柢,只有將根柢鞏固好,才能運用知識治病救人。晉·葛洪《抱樸子》一書中言道:“欲致其高,必豐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功。”如未熟讀經典,則相當于水無源、木無本,后果不堪設想。只有在理論基礎上發展實踐,才能取得一定成績。
2.3 經典造就名醫,學好經典對成為名醫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當今社會,中醫名醫的培養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如何造就一代名醫,是整個社會關切的問題。醫學史上的佼佼者,必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與精湛的臨床醫術,而要想豐富理論知識,就必須熟讀醫學經典。中醫經典著作作為中醫藥學的精髓所在,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后世的臨床救治方法,對科學研究等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想要不斷提升自己,必要途徑就是熟讀經典。
2.4 熟讀經典可以幫助現代的中醫科學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為研究提供創新源泉。古往今來,每一部著作的面世,都或多或少帶有前人的影子,所以要“思求經旨”,從《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中,尋求發展、創新的途徑。
3 ???熟讀經典要注意的問題
3.1 經典誤讀。經典的學習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了解這些問題后,可以更好地掌握經典中的精髓。拿中醫經典著作《周易》為例,其作為群經之首,三玄之一,因其對經傳的解讀方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并引出了眾多“假”經典,也就是經過民間誤讀的經典。現今社會,經典的流傳也會引發一系列亂象,比如“盜賣經典”和“抄襲經典”的情況,給眾多初學者造成了迷惑,影響今后的研究。這也就要求廣大醫學愛好者擦亮雙眼、辨別真偽,切勿受亂象迷惑。
3.2 還是以《周易》為例,其文本具有多義性,所以很容易被誤解或扭曲,在傳播的過程中可能會衍生出眾多不同的理論。這就要求大家在熟讀經典的過程中,能夠辯證的思考,理解其義,再結合實踐,做到深度消化。
總而言之,無論在哪一時期,熟讀中醫經典都是中醫學習與研究的重要一步,更是推動中醫藥學發展的主要助力。中醫經典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有《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熟讀中醫經典對中醫學習起到重要作用,一是能夠幫助學者更好地進行理論與實踐,二是具有促進學醫者成才的作用,三是可以促進中國醫藥學發展創新。但是在熟讀經典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認清市面上經典的“真偽”以及了解經典的深意,避免誤讀。這些內容對幫助中醫學者進一步了解并熟識經典,至關重要。